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行十善業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十集 行十善業道(上)  

  張正圜老師 主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在上一集中,我們說到要修集大乘見道的福德資糧----包括要歸命三寶、供養三寶、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以及修十善業道。我們為什麼要修十善業道呢?那是因為菩薩在漫長的修道成佛當中,必須要有許多善緣的幫助,才能減少修道過程中的障礙,也才能使得我們的成佛之道得以順利的進行。因此,每一位菩薩都應該要勤修十善業道,以迅速的增長和累積自己的福德資糧,以作為進修佛道的基礎。

  在上一集中,我們說過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每一相都要以百福德來圍繞,才能成就三十二相的一一相。也就是說,菩薩必須在無量劫中,為諸眾生作大利益。然而這不是指在有漏有為法上作大利益,而是要在無漏有為和無漏無為上面所作的利益,才能叫做大利益。譬如,如果我們只是度化眾生去做各種世間的善事,譬如說去救濟貧困啊,造橋鋪路,或者去救助各種天災人禍等等,這雖然都是在利益眾生,但那不叫做大利益。為什麼呢?因為那個福德是屬於世間的福報,是有漏有為的福報,即使我們這一世用不完了,在未來的兩世乃至於十世,這些福報也會被用完的。但是如果是在無漏法上所作的利益,卻可以延續到未來無量世,乃至於成佛。所以我們才會說,在無漏有為和無漏無為上所作的利益,才是大利益。因為這種利益,可以延續到未來無量數劫,所以說這才是真正的大利益啊。菩薩在無量無數劫當中,不斷的教導眾生各種世間法、出世間法、世出世間上上法,這就是為眾生作大利益。而且菩薩都是以至誠心精勤的來做一切的善業,而不是以輕心、慢心、有間斷的心來做這些善業,因此,這樣三大無量數劫的修行下來,就能夠具足成就無量的功德,這也就是三十二大人相各各都有八十種隨形好的原因。菩薩們由於在因地的時候,發起了大悲心,並且造作種種利樂有情的身口意三業,因此就產生了佛地的三十二大人相以及八十種隨形好的果報。

  各位菩薩,綜合前面所說,我們就可以知道,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都是屬於福德之業,而這福德之業,都是以身口意為體而出生的,也都是在有為法上來顯現。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在身口意上面來修集的話,就不可能成就佛地的三十二種大人相。所以,三十二大人相的成就,還是要回歸到最基本的、最初淺的十善業道上面來修行。

  了解這個道理以後,接下來,我們要開始來談談十善業道。什麼叫做十善業道呢?所謂十善業道,就是十惡業道的相反。首先說身有三道,身的三道就是殺生、偷盜、邪YIN(在家指邪YIN,出家則是指行YIN);口有四道,就是妄語、兩舌、绮語和惡口;心有三業而非道,也就是貪、嗔、癡(癡就是無明的意思)。這樣總共有十個法相,也就是身三、口四、意三業,總共有十個。這十個惡法就是十種惡業的根本,這十個惡業則是一切眾罪的源頭。

  但這其中有三個只叫做業,而不同時叫做道,是業非道。是哪三個呢?就是我們的心,也就是我們的意所生的貪、嗔、癡,這三法是業不叫做道。為什麼不叫做道呢?因為道是要有行為造作出來,而對別人造成了好或不好的事情,才能稱為業道;可是意,也就是我們的覺知心和我們的意根所想的,在還沒有以身口的行為造作出來以前,譬如說我們只是在心中自言自語的罵我們的冤家,這在表面上看不出來,所以沒有傷害到別人,這就叫做只有業而沒有道。道是已經實行出來而對別人產生了影響,才可以稱為道。所以在這十件事情當中,意根、意識的貪嗔癡,只稱為業不稱為道;可是色身的殺、盜、YIN,口的妄語、绮語、兩舌和惡口,這七件事情既是經過意的造作與決定,也同時經由身、口實行完成了,所以既是業,也是道。

  其實這十惡業道就是十善業道,它們只是一體的兩面。不造惡的一邊,就成為另外善的一邊,所以十惡業道不做,反過來就是行十善業道。譬如說,殺害眾生就是惡業道,我們如果不去殺害眾生,因為不殺的善業,將來就會往生到善道去。又譬如眾生偷盜,而我們不偷盜,這就成就了善業,將來也可以往生到善道。所以說,十惡業道與十善業道是二而一,是一而二,只是作與不作的差別而已。那麼到底什麼是善業呢?什麼是惡業呢?往往是眾說紛纭,不是大家的認知都一樣。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由於眾生無量世以來所熏、所習之不同,所以產生有種種不同的想法與作法。因此,能夠如理作意的了解十善業道與十惡業道的意涵,就顯得非常的重要。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這十惡業道的詳細內涵。

  這十惡業道各有三件事,也就是根本罪、方便罪和成已罪。換一句話說,每一件惡業、惡道的成就,各有三罪,假使不是根本、方便、成已三罪都具足,就不會成就惡業道,也就不會具足惡業的果報。我們可以這樣說,十惡業道各有三罪,如果是一個有智慧的人,知道了這其中的差別道理,就懂得在起心動念想要造作惡業的時候,就趕快懸崖勒馬不讓惡業成就,讓它只有根本罪,最多只到方便罪而已,不至於成為成已之罪,而造下無法彌補的惡業果報。

  這樣說過三罪的差別法相之後,我們先以殺業為例作說明。大致上來說,犯殺戒是以殺人為重罪,殺傍生異類為輕罪;但是如果我們是以嗔恨心來殺傍生,即使是像螞蟻、蚊子這樣的小昆蟲,仍然是犯重罪的。我們應當要知道,一切有情眾生莫不愛惜自己的生命,乃至蝼蟻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如果去斷除有情眾生的生命,則不僅有違菩薩的大悲心,也會與這些眾生結下無比的怨仇,生生世世互相殺戮、互相欺凌,無有了期。所以,菩薩不僅應該要斷除殺心,更應該要效法 世尊在過去無量生行菩薩道的時候,為了救護眾生而捨身喂虎、捨身救鴿等種種偉大的行誼,這才是菩薩所當為、菩薩所應為啊!所謂“菩薩從大悲中生”,菩薩救護眾生尚且來不及了,何況是去殺害眾生斷其性命呢,而為的只是逞自己一時之快,或者滿足自己一時的口腹之欲呢!

  那麼如果造了殺業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果報呢?我們來引述《大智度論》卷十三作為說明:

  【殺生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者眾生憎惡,眼不喜見;三者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者眾生畏之,如見蛇虎;五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者常有惡夢;七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命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墮泥梨中;十者若出為人,常當短命。】(《大智度論》卷十三)

  各位菩薩,前面這一段經文所說的就是殺生的種種慘痛果報。譬如說:生生世世心中都常懷邪惡之心;眾生憎惡不喜歡看見我們;乃至我們也是所思惟的都是惡法,都是惡心和惡念;眾生看見我們就好像看見毒蛇,或者看見老虎一般,心生恐怖;睡覺的時候也心不安穩,醒來以後心神不寧;常常會作惡夢;命終的時候狂怖惡死;種下種種未來世短命的業因緣;身壞命終會墮入地獄之中;如果是再生而為人的話,常常都是短命的果報。

  各位菩薩,我們可以總結來說:殺生這一件事,不管是對今生,對未來世而言,都是自害害他,無利於自己和他人的事。所以希望有智慧的您,從此能夠不再造任何的殺生之業,不再與任何的眾生結怨,福德當然也就因此而能夠逐漸的增長,修學正法的因緣也因此而得以漸漸的成熟。

  在說過殺生之後,接下來,我們繼續說明身的第二個業,也就是偷盜。什麼是偷盜呢?所謂偷盜的意思是說,心中知道那個財物是別人所有的,而實際上那也是別人的,心中決定要偷盜,這叫做根本罪;接下來就施設種種的方便,想盡辦法要把東西拿到手,這就叫做興方便;結果就自己前去把東西拿到手了,或者派人去拿,當東西拿到手了,這叫做成已罪。這個偷盜罪,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在不知不覺當中常常會違犯,但是卻大部分都不自知。譬如說,我們把辦公室的物品帶回家使用,或者使用辦公室的資源來做私人的事等等,都是在不知不覺當中犯了偷盜罪。又譬如,我們應該要繳納的稅款,卻不肯如實的去繳納,想盡辦法要逃漏稅,這也都是犯了偷盜罪。或者作生意的人“輕秤小斗”,乃至嚴重的譬如侵占他人的財物啊,拐騙眾生的錢財啊,貪污啊,虛設行號詐騙斂財,乃至現代人都很害怕接到的詐騙電話等等,都是構成偷盜罪的各種情形,可說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啊。

  然而眾生為什麼會去犯偷盜罪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不相信偷盜會帶來嚴重的果報。我們來舉述《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三作為說明,經中說:

  【若人樂偷,是人亦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他人失物,於己生疑;雖親附人,人不見信;常為賢聖之所呵責,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墮於地獄----受得惡色、惡力、惡名,饑渴苦惱,壽命長遠,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貧於財物,雖得隨失,不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愛念;身常受苦,心懷愁惱;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惡果殃流萬姓。 】(《優婆塞戒經》卷三)

  各位菩薩,這一段經文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人喜歡偷盜之業,那麼在今生乃至未來際生,都會受到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等等惡業之果報。雖然經中分明宣說這些慘痛的果報,但是卻不是大家都相信因果,所以才會有人為了個人的私欲,而不擇手段去偷竊,或者詐騙他人的錢財,完全不顧嚴重的果報在後面等著呢。說到這裡,不免令人為眾生的愚癡而感到難過萬分啊!

  各位大德,菩薩在無量世行菩薩道的過程當中利樂有情,使有情生福生樂尚且都來不及了,又怎麼能夠忍心去偷竊眾生的財物,或者詐騙眾生的錢財,使眾生心痛難過呢?這難道是以慈悲喜捨為志願的菩薩行者所當為嗎?我們相信,這一定是一切有智慧的菩薩所不願為也不樂為的事。

  接下來,我們繼續介紹身的第三個業是邪YIN,出家則為不YIN。什麼是邪YIN呢?所謂邪YIN是指說,對方不論他是男性或女性,凡是他已經婚嫁而系屬於他人的,我們在他身上行非梵行的話,就是犯了邪YIN的根本罪;而邪YIN的方便罪則是譬如說,我們派遣一個侍者去向某一個有家室的女人或男人相約,或者自己前去相見而交給對方信物,乃至以手去觸摸對方,或者與對方講悄悄話,這樣就是邪YIN的方便罪成就了;接著如果交歡之事已經完成了,就是成已之罪已經成立。這樣就根本、方便、成已三罪都具足了,這就犯了邪YIN罪的重罪。《圓覺經》中有這樣的一段話,經中說:“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YIN欲而正性命。”(《圓覺經》卷一)意思是說:眾生都是因為YIN欲之心難以斷除,所以才會在欲界中頭出頭沒,輪轉不息。

  各位菩薩,至於邪YIN會產生什麼樣的過患呢?我們來舉述《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三作為說明,經中說:

  【若復有人樂為邪YIN,是人不能護自他身,一切眾生見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喜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是名邪YIN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力、饑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色、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優婆塞戒經》卷三)

  各位菩薩,從這一段經文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邪YIN的果報包括了沒有辦法守護自己和他人的色身,說話人不信受,心常散亂,受種種的苦惱,沒有辦法修集善業,遲早要散失所有的財物,妻、子不會戀慕恭敬於他,壽命短促等等,這都是現在世邪YIN的果報。而捨此身後墮到地獄之中,受種種惡色、惡力、饑渴長命、苦惱無量等種種的苦報。總之,邪YIN會引生種種不可愛的苦受和果報,行者於此當深自警惕,切莫為了貪一時之樂,而換來無量世的慘痛果報。菩薩修集福德都尚且來不及了,那堪造作虧損福德的事與業呢?

  各位菩薩,我們都知道欲界生眾生其實是很難斷除YIN欲的,必須修行到了三果的阿那含位,斷除了五下分結,或者修學禅定功夫到了初禅以上,才能真正地斷除YIN欲,所以說就叫做欲界眾生。至於我們怎麼樣觀行YIN欲的虛妄以及它的不清淨,我們在下一集繼續為大家說明。

  非常謝謝您的收看,謝謝!

  阿彌陀佛!

  

  第二十一集 行十善業道(下)

  張正圜老師 主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上一集中,我們談到YIN欲的一些現象,也知道YIN欲所產生的許多過患。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來觀察YIN欲的無常和虛妄。

  各位菩薩,一切有情眾生的色身,其實都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有。身體裡面盡是膿血臭穢、屎尿不淨,只是因為包裹著一層薄薄的皮,所以看起來好像還不錯,其實是名符其實的“活動廁所”啊。我們之所以會對別人的身體表相產生貪著,往往都是因為有情的言語、氣質、姿態、神韻等種種韻味,而使人產生了邪思,乃至於產生了YIN欲之心,進而造下了邪YIN的罪業。如果就真實義來說,我們所見到的這個色塵相,其實是自心如來藏由於無始來的虛偽妄想習氣所顯現,並沒有真實的外五塵可得,就好像一只狗在啃著已經干枯的骨頭一樣,只是自食津液而已,完全沒有實質可得。菩薩行者應該生生世世以無量的善法來利樂有情,來救護眾生,使眾生能夠離苦得樂,乃至可以度眾生進入正法之中修學才對啊,菩薩怎麼反而可以違背戒律,而把邪YIN這種惡法加在眾生身上,造成眾生欲求出離,卻反增系縛呢?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裡頭,由於男女混雜,物欲橫流,傳統的道德觀念淡薄,又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使得眾生非常容易違犯邪YIN罪而無法自拔,導致因邪YIN而產生妄語等惡業不斷,不僅使自己和他人的身心都蒙受極大的苦惱,而無法獲得解脫,更遑論要專心一意的來修學佛法,來求證佛菩提了。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的是身三業的邪YIN罪。接下來,我們繼續介紹口四業,也就是妄語、兩舌、惡口和绮語。口業的四業也各有三罪,也就是根本罪、方便罪和成已罪。

  我們先來說說妄語。什麼叫做妄語呢?所謂妄語,簡單地說,就是說話不如實。妄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指在世間法上的妄語,也就是說“有說沒有、沒有說有、見說不見、不見說見”,這是屬於世間法上的妄語;另外一個就是佛法上的大妄語,就是“未證言證、未得言得”。所謂“未證言證、未得言得”是說,自己其實並沒有那種禅定的證量,或者沒有解脫的證境,甚至於也沒有佛菩提道的修證,卻示現出好像有證量和證境的樣子來欺騙眾生,這都是大妄語的根本罪。而大妄語的方便罪則是說,施設了各種莊嚴,然後用言語暗示別人,說自己有什麼樣的佛法證量,讓別人信以為真,這就是大妄語的方便罪。而大妄語的成已罪則是說,在施設了種種方便之後,別人真的相信了,那就是根本、方便、成已三者都具足成就,大妄語業的罪業也就成就了。如果只是在世俗法上說,沒有神通卻騙人家說有神通,這雖然也是重罪,但卻不是斷頭罪,最多只是墮落到餓鬼道或畜生道而已。但是如果是大妄語而三罪都具足的話,那就是地獄罪啊!這可是世間妄語罪中的最重罪。

  各位菩薩,至於妄語會產生哪些過患呢,我們來舉述《大智度論》卷13作為說明:

  【如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口氣臭;二者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者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語議,常不參豫;五者常被誹謗,丑惡之聲,周聞天下;六者人所不敬,雖有教勅,人不承用;七者常多憂愁;八者種誹謗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者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大智度論》卷十三)

  從以上經文所說,我們可以歸納來說,妄語的過失就是:口氣常臭;善神遠離,非人得便;有時候雖然講的是誠實語,但是別人也不會相信;有智慧的人會看不起他;他常常會被人家誹謗,所以往往都是惡名遠播;因此就不會為人所敬重,如果偶爾對別人有所教導,別人也不會接受;由於這樣的緣故,所以常生憂愁;種下被誹謗的業因緣;在身壞命終之後,會墮到地獄之中;如果出而為人,也同樣是常會為人所誹謗。

  各位菩薩,在佛道的修行上,如實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實才能常常保持身心的輕安與自在,不會因為害怕謊言不知道何時會被拆穿而惶惶不可終日。譬如說,如果自己沒有那種禅定的證境,或者沒有解脫的證量,乃至在佛菩提道上沒有那種修證,而為了種種虛妄的名聲、眷屬、錢財等等緣故,而故意示現“未證言證、未得言得”,來欺瞞眾生,來籠罩眾生,為了短短一世的名利,不僅要在未來無量世受種種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在今生也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唯恐哪天被人家指名道姓拆穿的時候,沒有辦法自圓其說而下不了台。各位菩薩,有智慧的人對於這個部分,一定會三思再三思啊!

  在說過妄語之後,接下來,我們說明口四業的第二是兩舌。什麼叫做兩舌呢?所謂兩舌就是以不如實的言語去挑撥雙方,使雙方不能再和合相處,這叫做兩舌的根本罪。兩舌不僅在世間人互動之中常常可以看見,在學佛人之間也同樣可以看得見。譬如說我們在敘述某件事情的時候,不照事實的真相去講,而是用隱瞞的方式挑撥兩個人,破壞雙方的和合;或者講話的時候故意要隱瞞一部分,譬如說掐頭去尾只講中間一段,或者只是講起頭與結尾,而把中間的部分給省略了,讓別人產生誤會,這都是根本罪與方便罪成就了。也有一些人講話常常誇大其詞,或者加油添醋來強調自己所說的是事實,但目的就是要挑撥是非,其實都沒有那回事。譬如當他兩舌之後,如果有人勸雙方要和好,他就不斷的主張說:“不應該和合啦,對方實在是太可惡了。”這樣就具足了兩舌以及破和合僧的根本罪與方便罪。後來果真讓他挑撥成功了,雙方從此沒有辦法再和合相處,這就是兩舌的成已之罪。如果兩舌兼有破和合僧的話,這可是菩薩戒中的極重罪啊。學佛的人對於這個部分,應該要特別小心,要謹慎口業。

  在談過妄語、兩舌之後,我們繼續來說明什麼叫做惡口。在菩薩十重戒中有故嗔,這故嗔和惡口有關系。大致上來說,惡口有兩種:第一種是大聲的叫罵,或者是說聲音不大,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和顏悅色的,但是講話的語氣卻是尖酸刻薄,這也是屬於第一種的惡口;第二種惡口是臉色大變,他不跟你大聲講話,但是板起凶惡的臉孔,臉色鐵青來和你說話,這也叫做惡口。又譬如,講話大聲叫罵,或者以三字經啊五字經來罵人,那當然更是惡口了。如果話已經說出來了,由於這些話,都會讓人覺得十分的難堪,因此惡口的根本罪就成立了。那什麼是惡口的方便罪呢?譬如說聽到別人做了不好的事,自己沒有事先去求證,結果就加油添醋一番,要讓別人覺得那個人實在是“十惡不赦的大壞蛋”,如果心裡只是這樣想,還沒有付諸行動,那就叫做惡口的方便罪;但是如果遇到了另外一個人,而開口把話說出來了,這就是惡口的成已之罪。在修行團體當中,兩舌和惡口都是很容易違犯的,我們應該要特別小心才好。

  接下來,繼續說明绮語。绮語也同樣有根本、方便、成已三罪。绮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說,第一個部分是“說欲事”;第二是“說非時之言”。所謂說欲事,譬如有某些修行團體,專門教人在從事男女樂空雙運的修法,教導眾生如何可以到達“第四喜”的YIN樂境界,這都叫做說欲事,也是標准的具足了绮語的根本罪與方便罪;當他把話講完了,就是绮語罪已經成立了。那什麼是非時之言呢?譬如說有些人,閒著沒事就東家長西家短的閒扯淡、打哈哈,或者說應該要在打坐修定了,或者應該要聞熏佛法的時候,應該要看話頭要參禅了,卻都只是在談一些生活上的瑣事,這都叫做非時之語,也都叫做绮語。又譬如有些世間人,在聊天的時候常常會夾雜一些“有顏色”的笑話,或者吃異性的“豆腐”,講一些不正經的話等等,這都是屬於绮語。換句話說,說欲事、說非時之言,就是成就绮語的根本罪;而绮語的方便罪,則譬如說:把绮語編成一首歌來唱,這是屬於绮語的方便罪。但是如果是在適當的場合和適當的時間,我們在佛前恭敬的唱誦贊佛偈,這是贊佛而不是绮語。為什麼呢?因為贊佛也是屬於修行的一種方法。但是,如果我們編寫了一些沒有意義的歌曲,而讓別人在聽聞之後心生歡喜,因此就供養我們財物;或者我們寫出錯誤的偈頌來教導別人,讓別人誤以為這是真實法,當別人聽了心生歡喜來供養財物,而我們如果收了他所供養的財物的時候,绮語的成已之罪就完成了。

  由此可見,口四業是很容易違犯的。以上所說的是口四業的情形。各位菩薩,其實人之所以異於畜生者,就在於人有廉恥心,有慚愧心,並且有語言可以表達意思。尤其是一個菩薩行者,如果能夠善用語言的力量來宣說正法,來教化眾生,那麼就可以把口的四個善業發揮得淋漓盡致,也就可以迅速的培植我們今生見道的福德資糧。但是相反的,如果沒有正確的知見,往往人雲亦雲,就很容易用這小小的一張嘴、薄薄的兩片皮,造下妄語、兩舌、惡口、绮語等惡業,而遮障自己今生乃至未來際生的道業呢。

  在說完口四業之後,我們繼續來說明意三業,也就是貪、嗔、癡。什麼叫做“貪”呢?所謂貪,就是指對別人的財物生起了貪愛之心,想要把它變成自己所有,這就是貪的根本罪。而貪的方便罪則是說,在起了貪得的心以後,心中就施設方便,想要把別人的財物變成自己所有,這就是貪的方便罪。在思惟過後,隨即付諸於行動,果不期然別人就把財物送到自己的手上來了,這就是貪的成已之罪。甚至於有的人,在貪得財物之後又到處去宣揚炫耀,一點都沒有慚愧羞恥之心,這也是我們常常可以看得見的事。

  意業的第二個業道是“嗔”。意業所造的嗔就是想要辱罵別人,或者想要打人,這叫做故嗔。菩薩如果故嗔其罪極重,因為會斷了與眾生的法緣,有時候甚至於會斷了眾生的法身慧命----他為了要抵制你而造下謗佛謗法的大惡業。所以,菩薩如果故意起嗔,而對別人惡口罵詈,這個罪是非常嚴重的。菩薩如果犯了故嗔之罪,在生完氣以後,應該要趕快跟對方和解,不要把這個種子留到未來世去,因為這樣會對未來這個道業產生非常嚴重的遮障。假使菩薩生起了嗔心,想要打人罵人,那就是故嗔的根本罪已經成立了;接著就施設許多方便,譬如說:拿取石頭或者棍棒來恐嚇對方,想要讓對方降伏,那就是故嗔的方便罪成立了;後來果真氣極了,就打了下去,那成已之罪也就成立了;甚至於嚴重的話,在對方求饒的時候還洋洋得意,沒有絲毫的慚愧與悲心,這樣就具足了故嗔的根本、方便與成已之罪了。

  十惡業道的最後一個是意業,也就是“癡”。癡就是愚癡,沒有智慧,也就是無明。癡的根本罪有很多種,譬如,我們常聽到有些人會這樣說:“唉呀!不管造什麼善業和惡業,都沒什麼未來世的果報啦!造了善業還不是都是白造的!造了惡業也不會有惡果啦!所造一切業都是無因也無果啦!”或者有些人也會這樣說:“唉呀!什麼四聖谛、八正道都是騙人的啦!有什麼地獄?不過都只是聖人方便施教而已。什麼解脫不解脫的,所有的宗教還不是都同樣在勸人為善嘛?”甚至於也有人會這樣說:“世間哪有什麼賢人?有什麼聖人?大家還不是都是凡夫肉胎!還不是一樣都是父母生養的!”各位菩薩,以上這些說法,都是我們常常可以聽到的,說這些話的人,就是被無明所籠罩的眾生。他們不知道當他們心中這樣想,決定要做的時候,愚癡的根本罪就已經成立了;在決定之後,想要用種種的方便施設來說,這些設想,都是屬於愚癡的方便罪;假使自己沒有能力方便施設,就找了別人來幫忙,然後就寫出誹謗業、誹謗因、誹謗果、誹謗真谛乃至誹謗賢聖的書籍去流通,或者去助印、流通邪見的書籍,這都是意業的愚癡業道的方便罪成立了;如果透過書籍的流通,使得這些邪見深種於眾生心中,而成就了謗因、謗果、謗業、謗賢聖等惡業,那麼愚癡業道的成已罪也就成立了。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的是身三、口四、意三業,總共有十種業道,有智慧的人應當要遠離這十惡業道,反過來修學十善業道。造了十惡業道的時候,如果是有業也有道,那麼就必定會下地獄;如果是有惡業而無惡道,則大多數會墮落到畜生與餓鬼道當中。但是如果是勤修十善業道,那麼就一定有福也有德,並且能夠得到證悟三乘菩提的因緣,永遠不入三惡道,乃至可以獲得無上正等正覺之果報。所以說十善與十惡之間,一出一入的差異非常的大。有智慧者應當要棄捨十惡業道,要勤修十善業道。

  各位菩薩,希望您在聽完我們這三集的說明以後,能夠建立起正確的福德修集知見,棄捨會不斷漏失功德法財的十惡業道,努力實踐可以迅速增長福德的十善業道;否則知見弄錯了,很可能自認為是在勤修身口意三善業,而實際上卻是造了十惡業而不自知呢。無怪乎 世尊會在八正道當中,把正見放在第一位,其實是有深刻的意涵在裡面啊。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就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上一篇:淨空法師:如何善巧方便把佛法與工作更好的結合起來?
下一篇:勸患者轉心瘉病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