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選擇本願念佛集》
前面的兩段典故還沒有點出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然而在法然上人《選擇集》的最後跋文,就非常恭敬地贊歎善導大師,贊稱大師是從大唐時代以來就一直傳頌他是彌陀化身。法然上人是何等人物?他是日本淨土宗的開宗祖師,他以這種口氣、這種崇敬心來稱述善導大師是從大唐時代就已經被傳頌是彌陀化身了。
(四)《西方略傳》
接下來是北宋的慈雲大師,他和天台宗知禮大師齊名,慈雲大師的本名是遵式,“慈雲”也是宋朝皇帝敕封給他的法號,他也叫慈雲尊者。他有一本《西方略傳》(全名是《往生西方淨土略傳》),裡面就談到“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五)《淨土修證儀》
擇瑛是北宋時期的一位大師級的人物,他寫了一本《淨土修證儀》,裡面同樣談到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
(六)《白蓮記》
用欽大師也是宋朝的一位大師,他也有好幾本著作,其中有一本《白蓮記》(全名是《觀經疏白蓮記》),裡面也談到“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七)《往生集》
明朝蓮池大師編輯了一本《往生集》,裡面搜集了比較殊勝的往生事跡,有出家眾,有在家眾,有國王,有大臣,有一般百姓,甚至有動物往生,其中當然少不了善導大師的往生事跡。蓮池大師在《往生集》的每一則事跡後面幾乎都有按語,他對善導大師贊歎說:“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蓮池大師是明朝數一數二的高僧,也是淨土宗第八祖,他這樣的贊歎,當然不是隨便的。
(八)《印光大師文鈔》
近代印光大師也非常崇仰、極為贊歎地說:“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意思就是說,善導大師就是彌陀所顯化的,所以他在世的時候,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又以偈贊言:“世傳師是彌陀現,所說當作佛說看。”意思是說,自古以來,相傳善導大師是彌陀所示現化身,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我們不能把它看成是一般的著作,而要當作佛所說經典一般。印光大師在近代中國是數一數二的高僧,也是淨土宗的第十三位祖師,他所講的,他所贊歎的,可說是不隨便、不含糊,必須有他的證量,透過智慧思惟之後才敢這樣講的。不然,所講出來的如果太過輕率,或者是無本可據,豈不是自損人格。
由以上的幾位祖師大德的證言,更能顯現善導大師彌陀化身的分量。
二、原則標准——以善導釋為指南
我們今天要來了解第十八願的內涵,與其依循其他祖師大德的解釋,何不以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的解釋作為原則標准呢?
原則標准——本願批注,異義多端,唯應以善導之釋為其指南。
“本願”就是指《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無量壽經》自從在中國翻譯出來以後,有好幾位大德為《無量壽經》作批注,而他們並非都是專修淨土的,乃至善導大師之後,在日本對《無量壽經》的批注、對第十八願的闡釋也非常多。綜觀這些解釋,可說是異義多端,各有不同,甚至彼此相反。在這當中,我們只可以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作為指針,作為原則,作為衡量的標准。也就是,跟善導大師的解釋吻合,就是正確的,可以參考;不然的話,就不是正確的。不過,既然有善導大師的解釋,我們就不必另外花費時間、精神去看其他的解釋了。因為我們既沒有人來引導,又沒有能力去分辨正訛,看了之後,反而會在我們的腦海中起分歧的見解,那就非常不好。
這幾年來,我們對第十八願也有多次的研討,可是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我們都是依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在闡釋的,再怎麼解釋,都是回歸到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內涵。所以,大家如果看到有人解釋《無量壽經》、解釋第十八願,解釋的人如果引用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那或許能夠比較接近善導大師的思想;如果他不引用善導大師的解釋,或者雖然引用了,可是卻加上另外的解釋,不直截了當地顯現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意涵,當然就不能采納。
譬如在日本,法然上人建立淨土宗之後,底下也有各流各派。各流各派當中,對《無量壽經》也都有解釋,尤其是對第十八願,也都有充分廣泛的批注,這當中尤其是日本淨土真宗為多;可是,他們有關第十八願的解釋,都很少引用善導大師的解釋,而是另有發揮。如此異說紛纭,可能就會偏離善導大師的思想。所以說“本願批注,異義多端,唯應以善導之釋為其指南”。
同時,也是因為善導大師的解釋簡明,扼要,明了,一看就容易理解,而且容易默記,容易行持。它本來就很清楚、很明白,如果把它發揮得很玄奧,令人摸不著邊際,那就已經偏頗了。因為它是一目了然,當下可以明了、掌握的,卻作過多玄奧的解釋,恐怕就會畫蛇添足,偏離方向。
凡淨土行人,應依此釋,信解之,實踐之。
不研究淨土教理則已,不專修淨土法門則已,凡是要專修淨土、研究淨土,就必須依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解釋,去信受它,去明了它,進而依善導大師所解釋的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