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語,阿耨多羅譯為無上,三藐譯為正等,三菩提是正覺,合起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究竟圓滿佛的所證的果德。三世諸佛因中修行,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的現象。這一切的現象,雖然緣起性空,但是諸法的真相是空而不空,它有妙用,所以能不著於空。雖然諸法真性,能隨緣幻生諸法的現象,但是這些諸法的現象,似有而非有,所以又不著於有。這樣空有都不著,而能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直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得無上正等正覺。其實我們念佛法門也是這樣,空也不著,一句阿彌陀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不著空。有也不著,業盡情空,這就是不著有,業盡情空,直達本源,見到我們的本性。所以《心經》適合一切的法門,法法道同,我們說殊途同歸,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如果把《心經》你了解明白了,我們念佛也是非常的方便,也是直達我們的心性,這樣我們念佛,念的才明明白白,才能夠看得破,放得下。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前面的經文是顯說般若,從這段經文往下是密說般若。佛說法利生有顯教和密教,佛經中用語言文字說明真理,使人心開意解,依教奉行,這是顯教。一切的咒語,是佛菩薩依據甚深禅力所說的秘密語,雖然不可解說,但是這些咒語,因為有諸佛菩薩的威神力的加被,具有秘密功德,極大威神力,能讓至心持誦者獲得不可思議的利益,這是密教。佛陀說法常常顯密兼施,像《楞嚴經》中有楞嚴咒,有長行(經文),也有咒語,像《藥師經》也有長行(經文),也有咒語。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故知一詞是承上文,菩薩諸佛都依此般若而證得涅槃菩提,由此可知般若的功用不可思議,因為用語言無法表達,所以這裡用四種咒,來贊歎比喻般若的功用。第一個是大神咒,大是廣大,神是神妙莫測,來比喻般若具有神妙不可思議的功能,能讓人驅除煩惱魔,幫助我們驅除煩惱魔,解脫生死苦,這是大神咒。大明咒,明是能破暗的意思,般若的真理智慧能放光明,光明能破暗嘛,破除眾生愚癡無明的昏暗。無上咒,是說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沒有一法能勝過般若,確確實實是的,一切諸佛成佛都離不開智慧,所以它是無上咒。無等等咒,第一個等是比的意思,第二個等是相等的意思,也就是說無有一法能與般若相比齊等。能除一切苦,這個功用非常了不得,能除一切苦,究竟成佛才沒有一切苦,我們因為妄想執著、沉溺生死苦海無有出期,現在以般若觀照之力,照見五蘊皆空,惑障頓斷,生死頓除,所以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真實不虛,這裡是勸信的意思,般若的功德無與倫比,恐怕有人狐疑不信,為了讓眾生能夠信受奉行,特意叮咛勸勉:般若的智慧妙用是真真實實的,沒有半點的虛假,大家要深信不疑,才不失修學般若的利益。《大般若經》中說:“學此般若波羅蜜多大咒王時,與我及法,雖無所得,而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這是《大般若經》來給我們做的印證。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前面用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來比喻般若的殊勝妙用,這裡的咒語,密說般若不可思議的境界。咒語本來是不可以解說的,如果用語言來解釋的話,就成分別了,就是有思想,一落思想,便成知見、便成所知。永嘉禅師說:“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則知君不可見”。這裡密說般若,正是讓人情忘智泯,不去尋求,要至心持誦,使散亂心歸一,自然積久成定,心定則明,即起感應。就像我們世間說的書讀千遍,其意自知一樣,不要先求解,你只管去讀,讀的時間長了,使散亂的心自然就歸一了,心一歸一,就成定,定一成,你的智慧自然也就生了。這就是我們念佛的時候,所以師父對大家念佛的要求就是執持名號,不要觀想也不要觀像,也不要觀你腳踏蓮花,你就念那四句名號,口念耳聽入心,都攝六根,沒有其他的意念了。你只要有二念,則是散亂心,你就不能歸一,你不能歸一就沒有正就沒有定,沒有定,智慧就生不出來,就這麼一個道理。本來惑業本由心造,心性靈空惑業自滅,般若波羅蜜多咒的作用,就是讓持誦者空其心,而專於一念,而顯自心之般若波羅蜜多。我們念佛就是這樣,空其我們所有的念頭,專念一句佛號,讓我們本來自心的彌陀性海顯露出來,一個道理,所以我們剛才說了殊途同歸,就是這麼一個意思。讓我們本來的性德,我們本來的般若、我們的佛性自然的顯露出來,就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修任何的法門,方法雖然不一樣,但是最後的果都是一模一樣的。這個密咒本來不翻,如果勉強翻譯,那我們就依據賢首國師的心經略疏,給大家講解一下。揭谛揭谛,就是度過去呀度過去,揭谛就是度過去的意思,揭谛度過去揭谛度過去,波羅揭谛,向彼岸度過去,波羅僧揭谛,大家一同向彼岸度過去,菩提薩婆诃,速速證到菩提,就是這麼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