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往昔有一人做事,需用火和冷水,就取來了火,以澡盥盛水,放在火上。後來想取火用,而火都滅了;要取冷水用,而水又燒熱了。火及冷水,兩樣東西都失卻了。
世上的人也是這般,歸依了佛法,出家求道,既已出家了,又回首懷念妻子、兒女、父母、眷屬,以及俗世的情事、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的怡樂,因此而失卻了他原有的功德精進的火苗、持受戒律的清淨之水。念戀情欲的人,兩樣都失,也是這般。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捨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诃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谷從何而生。答曰。五谷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25、水火喻
昔有一人,事須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①火,以澡盥②盛水,置於火上。後欲取火,而火都滅;欲取冷水,而水復熱。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還復念其妻子眷屬、世間之事、五欲③之樂。由是之故,失其功德④之火,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復如是。
注釋:
①宿:同縮,取。
②盥:洗,通指清洗用的器皿。
③五欲:佛教名詞,指由色、聲、香、味、觸,即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而起的五種欲望;還把財欲、色欲、食欲、睡欲、名欲,也稱為五欲。認為五欲是難以脫離苦海的主要原因。
④功德:有把福利和善行稱為功德之說;“惡盡言功。善滿曰德。”修行證悟的結果也稱為功德。
解說:
進不得邯鄲之步,退又失壽陵之義,俱是兩失之境。
辨析:
這個比喻故事的構思是巧妙的。水與火是互相對立的事物,作者並沒有用火燃干了水或水澆滅了火來組織文章,而是在條件的限定上作了安排。隔夜火與冷水都是必要條件,然而將水置火上,水變熱,又使火因燃燼而熄滅。這樣,兩個條件就同時失去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事物相互作用的結果,不僅僅存在著一成一敗,一榮一損的結果,而且也會兩相作用,同時消亡、變化。其中的比喻也有一石二鳥之功,欲望之心既熄滅了求善去惡的功德之火,也斷絕了通往清淨、自在、美好的境界之水。
至於欲望追求究竟是人們發展進取的動力,還是走向痛苦深淵的根源,它反映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如何取捨,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作出選擇。然而選擇得正確與否,這就要看各人不同的自身條件和機遇了。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