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學佛怎樣才能把握生死,生死自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學佛出輪回

  我們為什麼學佛啊?就算有千萬種理由,可畢竟還是要以出輪回為第一個階段目標。當年釋迦佛還在做太子的時候,坐馬車出城游玩,在四城門見到了人間地生老病死,回到皇宮就悶悶不樂。為什麼呢?他不僅為別人的生死痛苦憂愁,同時也在考慮是否自己也要如此承受?

  我們學佛了,不管出發點如何都會知道:生死必然來臨,也必然要面臨自己和親人地分離,這些痛苦是伴隨出生而來的。出生又是從哪裡來的?從我們內心深處地妄想執著而來,所以生死的根本是心,心起妄想,三千大千世界浩若煙海;心起執著,一根針也重如泰山。當我們執著某事、某物的時候,此事物就如遮蔽眼睛的那一枯葉,就算不大,卻也障蔽了山川秀美。於是生生死死輪回不停,今天你得勢在上,明天他得勢在上,互相碾壓而成輪回,在這樣的輪回裡只有無盡的痛苦磨難。

  我們學佛人為什麼想出輪回?就是因為知道有輪回一事,就像你能看到路的前面有無法逾越的溝渠,就會提早繞路而行。可是畢竟很多人走路玩手機撞了電線桿子的事情也是常常發生,何況暫時沒看到溝渠,是不容易相信的,可當他看到就為時已晚了。這是學佛人得到佛陀加持的第一層,就是雖然自己沒看到大火滿三千,但是通過學佛知道輪回生死的苦難,若我們真地理解了這輪回的痛苦,就是不枉費諸佛菩薩的諄諄教誨。這些教誨與別人的好壞優劣無關,和自己地生死有關,所以當你要幫助別人的時候,應該先有幫助人的力量和智慧。

  2.眾生,六道,十法界,輪回

  我們通過學佛知道了有輪回,也就知道了有六道,也就知道了有十法界,知道了除人和動物外還有數量龐大的眾生群體,這個事情對某些人是不容易認同的。有人認為你佛教說善是好的,說平靜不爭是好的,說讓人心淨世界淨也是好的,可是說鬼說神他就接受不了。可是各位,眾生是世界的一部分,不是隨我們個人意志轉移的,你接受與否他就在那裡,知道或不知道,也不會扭轉這些。

  輪回、六道、因果是不可拆分的,因果是輪回的根本法則,六道是輪回的表現形式,而輪回只是眾生間相互追討、轉換身形、周而復始的縮寫。有人不承認輪回,因為自己沒見到,其實這類言辭是最容易辯駁的。一如每個人都有祖先,爺爺有爺爺,那麼誰見到過自己爺爺的爺爺呢?恐怕也只有彭祖活了八歲才能被七玄後代見到了,那麼活不到一百歲的我們見不到祖先,是否祖先就不存在呢?

  世界之大我們不知道的太多了,隨著學佛地深入,這個感慨也越深。佛法太深了,而我太渺小,自然是很容易放下所謂的個人執著,容易放下那些虛榮地傲慢。可是學佛是一個過程,並非每個路人都已走到了終點,所以我從來沒有以此要求過各位,也沒以此來衡量你們,因為我沒到,也沒辦法要求你們必須到達。

  3.往生淨土

  對淨土而言,往生與否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若經文理解,對諸佛菩薩的慈悲妙意能了解一點,也會對往生的事情略有一些認識,可是這些認識是否真實正確呢?這就不見得了。最後這些認識都必須通過實踐,只有通過實踐的道理才是硬道理;一如學佛往生,只有正確地掌握了往生的根本手段和方法,這還不夠,還缺少什麼?缺少驗證!古來大德祖先是給我們做證明的,或許他們善根深厚非你我能及。

  如果我們對往生的道理和根本手段真得做到清晰了然了,那麼就必然可以接受《普門超度》,也必然可以使用《普門超度》去廣利眾生,這關系是很自然的一個思維進程。就像我們懂得了這道理,畢竟臨到自己往生還要些時日,是否這道理可以指導自己往生極樂呢?說大話當然容易,說佛理玄妙是最容易的,但是能不能得利益?能不能在其中獲得真實的收獲呢?

  我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說,若你們在這群裡真地看到這些,就應該想一想自己是否也要漂浮著。這三位配合的方法從誕生到現在一直是有效果保障的,《普門超度》我已經說了很多,確實不大想提,擔心大家聽多了不珍惜。一如群裡晚上的分享部分也是這樣,不是我有事,也並非我懶惰,而是真的擔心各位不珍惜。一如這《普門超度》,很多人也不珍惜,可是我沒辦法告訴你們這有多浩瀚和博大,我並非不想告訴你們,而是擔心你們接受不了。

  這個超度各位都當熟悉,並且爭取早日把精華版能脫稿。當各位自己脫稿做的時候,感受會有不同,不需要一邊看著手機或者書本,一邊又要去做觀想,一邊又要清淨自己,能脫稿了這些就容易了。我們這一生為人,很多親人沒這福報,散在各道承受種種。學佛了,沒什麼奇特的,有了解脫的方法當分享給他們,當利益他們,當解脫他們!我們分享這些方法的時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將獲得更大的收獲。越敞開心胸,分享的內容越有利益,獲得回饋也會越真實和強烈。

 

上一篇:印祖故事:太平寺巧遇印老,李傳書從此念佛(68)
下一篇:《地藏十輪經》:忏悔品第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