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彼愚人 專為名聞 眈著利養 自持少能 不往如來 傳法人所 聽受正法 彌勒 若彼此和合 則能住持 流通我法 若彼此違诤 則正法不行 」「如彼愚人 專為名聞 耽著利養 自持少能 不往如來 傳法人所聽受正法 」釋迦牟尼佛把哪一種人稱為愚人呢?就是說,或者是為了求名聞利養而修法傳法的。或者是自持少能,年少氣壯自己有能力,看過很多經知道幾個詞,知道什麼叫佛也知道什麼叫法等等,知道什麼叫三皈依。不往如來傳法人所,聽受正法的這種人是愚癡之人。
為什麼呢?釋迦牟尼佛在很多經典上要求我們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要求我們多聽聞經法,多讀誦經典,如果我們不讀誦經典,那麼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到底說了什麼?知道不,如果不讀誦經典,上來我們就奔著一個法門修下去,這個法門僅僅是修,而沒有理論的指導,我只是想問一句話:那麼在修行過程當中,你產生了一定的覺受的時候,怎樣去認知它?怎樣去超越它?有很多人說了師父我念佛念得一陣風就過來啦,一陣風就過來了,那是誰啊?誰我不知道,你看看經上說的是誰吧。
去年臘月初一,一個修學十幾年的老太太,在她老家給她父母上墳啊,一個老菩薩了嗎,一看墳地裡坑坑窪窪不平,突然間差一點摔倒,就沒有摔倒差一點摔倒,她就開始,回頭就看一邊看一邊就問了“誰啊?誰呢?誰啊。”當時看誰也沒看見,除了墳頭就是她,沒看見,到底是誰她自己沒有搞明白,回家非想搞明白,“到底是誰?誰推了我一把,差點摔倒。”然後就回頭看啊,找人,不是找人找鬼,誰啊,因為她沒看到,沒看到然後回家,哎呀心裡那個不安啊,就是這一跤還沒摔倒,就不行了“哎呀,不行,問問誰,誰能給我看出來。”給我打電話,我說“不知道誰。”真的不知道誰。她那個墳地我也沒去,去我也看不到。
然後呢,既然師父看不見了,她得找那個能看見的人吧,最後找了一個神婆,一找那個神婆,哎呀,這個事情可大了,大工程啊,多大的工程呢,說了“你父母的墳也不行,那塊地也不行。”那塊地都不行,那肯定得搬家啊,讓他父母搬家,就是遷墳嘛,遷墳查日子算時辰,怎麼樣怎麼樣。她一聽,哎吆,這個好像是太麻煩了吧,又把電話打我那去了。
“師父啊,他說一個誰誰誰說,我父母不想在那裡住了。”不想在那裡住了,我說:“不想在那住了,還能掛起來嗎?”不想在地底下住,還能掛起來嗎?這個問題,不好說,哈哈,她一聽,她不跟我問不跟我問談了,不問我了,哎呀,最後就是,就是遷墳了。折騰了好幾千塊錢。[自持少能 不往如來,傳法人所聽受正法]。
下面「若彼此和合 則能主持流通我法 若彼此違诤 則正法不行」這個不聽正法也是一種很大的過失,剛才已經講到了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說,你不要聽經聞法從來沒有說。要多親近善知識,釋迦佛的前提是善知識,善知識是什麼意思呢,根據《論典》上來講,是「說法論議 皆合經義 行此行者 為善知識 」善知識就是說它講的、說的、做的,如佛法原理,如果它講的這一段,完全是經上的道理,完全是按佛說的那個要求去說的,那他不愧為是個善知識,大家一定要知道,並不是讓大家去什麼也不聽,什麼也不去看,而是多親近善知識,多聽經聞法。
我給大家講課的時候多次說,我希望大家多看原經。看原經,慢慢的會明白一些道理。「若彼此和合 則能主持 流通我法 若彼此違诤 則正法不行」這就是說的不團結的惡報,如果不團結特別是修行人,特別是經常再一塊修學這些的居士們,如果是不團結的話,可以這樣說功德很難開顯,功德是很難開顯,正法不得弘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