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又分三種: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實相般若是眾生本來的面目,是如來的法身,也可以叫做妙明真心、佛性、法性、真如、涅槃、大圓覺海、菩提。實相離一切虛妄之相,沒有一相可得。就像《金剛經》中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說實相無相。
師父給大家做一個比喻,就像我們因為電和風扇這兩個因緣,風扇在快速轉動的時候,就會有這種圓的影相,這個影相是虛妄之相,是不可得的相。有一次,我在講完這個經,我下課以後,我在外面散步,我就看我們花園裡的花,開的非常鮮艷,但是師父突然感覺到,它是虛妄之相,都是花的細胞,在剎那剎那生滅的變化,只不過它變化的速度非常的快,我們眾生感覺不到。它因緣組合的非常快,因緣變化的非常快,而我們就執著這個花這麼美麗它就是真實存在的,其實,不知道它是每一個細胞生滅變化非常的快速。就像風扇在運轉,它產生圓的形狀的時候,圓圈形狀的時候,我們不懂的時候,就認為這個圓是真實存在的,其實不知道,它這種相是虛妄之相。任何我們眼所見的相,都是因緣變化所產生的虛妄之相,所以佛跟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看小河流水,看著這個河水在流,我們認為都是水,我們把它再解剖以後,剎那的剛才那一滴水,早已經過去了,不是我們眼前所見到的,它是由無數個水滴在組成,在不斷的組成、不斷的變化。就像師父剛才說的,三片風扇葉子所組成的圓圈,其實你所見到的圓圈,早已經變化沒有了,一個轉一圈,一個轉一圈,早已經剎那剎那的變化,只不過我們的心不夠清淨,我們觀測不出來。所以說,我們沒有一物不是虛妄之相。我們眼所見,六根所接觸的,沒有一項不是剎那在變化的,包括我們人在內。你們今天看的師父,和昨天看的師父已經在變化了,師父的細胞已經在變化了,師父昨天吃的米飯已經沒有了,今天早上吃的饅頭,饅頭的變化又組合了師父的細胞,已經在變化了。佛跟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所以實相無相。實相無相又具足恆河沙數功德之相,沒有一法它不具足,所以又叫做實相無不相。實相無相無不相,就是說,實相雖然離一切虛妄之相,但是本性不空,雖然具足,但是自性本具。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如果說有,是空之有,沒有一相可得;如果說是空,是有之空,沒有一法不具。沒有一法離開我們的本性,後面我們會詳細地講。
所以說實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無相無不相,這就是實相般若。實相是我們大家乃至一切眾生,無量劫來本具有的,而且各個平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亘古不變,這就是無形無相的性,我們都叫做自性、法性、佛性。
那麼我們平時說的心又是什麼呢?這個非常關鍵,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心和自性,一定要把它了解明白,你才好用功,別走錯路。這個心,是我們人的根與塵相對,而喚起的一種感覺。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叫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就是眼見到色,耳聽到聲,鼻嗅到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就會生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六識,六根、六塵、六識集合起來,而產生的念頭和思想,是幻心、是影子、是虛假的。這個心不是單獨獨立存在的,它是客觀環境的反映,假如沒有客觀環境,就根本沒有這個心。毗捨浮佛說,心本無生因境有,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所以客觀環境是生起心的外在原因,那麼內在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性。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生起心的能量,也就是說,它是生起心的本源,因為有這個性才能生起這個心,我們可以這麼講、可以這麼理解。我們做一個比喻,就像電,雖然眼睛看不到電,但是一切的照明,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我們看不到電,但是一切的照明,動力都是背後的電在起作用。眼而見、耳能聞、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意能思,那根本都是性在起作用。所以心是由性生起來的,才能發揮各種的作用。性是體、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
性是真實永恆存在的,但卻無形無相,經中稱為真心。而我們平常所說的心是虛幻的,但卻有形有相。眾生往往被各種虛妄的、假合之相所迷惑,認妄為真,執著追求,因此被各種無明煩惱所束縛,被各種的業障所蒙蔽,見不到自性的光明,不得自在,以至於輪回六道,不得解脫。如果我們大家明白了什麼是性,什麼是心,性和心是個什麼關系,就會明白,心與物都是虛幻不可得的,因而放棄身心世界,不再去執著的追求。
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心雖然是虛幻不實的,但它也非常的重要,所謂三界唯心萬法為識。我們之所以能夠活動、能夠工作、能夠待人接物、能夠創造發明,都是靠性的作用,但是也是通過心在事上有所成就的。從世間法來說,我們要研究科學、要生產物質財富,就離不開人們對客觀環境反映的各種念頭和思想,也就是離不開這個心,利用這個心,來成就世上的一切的事業。從佛法上來說,十法界四聖六凡,四聖: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個都是由心所成就的。善用這個心,你就是佛;不善用,你就是六道輪回。我們說的眾生,眾緣和合而生,我們學佛成道,就是要善用這個心來成就自己。凡夫都是以妄心為主、念念流浪、執著外境、欲望無盡、貪取不停,整日整夜沉浸在憂愁煩惱之中,造業受報。其實,就在我們六道輪回、生死輪轉之時,這個真心不曾離開我們,時時在我們面門放光,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只是我們被無明殼包裹著,被妄心所障覆著沒有發現,以至於冤枉地受罪受苦。現在我們要出六道輪回,要證得佛果,不僅要從理論上明白這些義理,還要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從心地上去用功,來消除執著外境的習氣。
我們大家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真心是主人,我們的性、真心是主人,妄心是僕人,主人要用僕人做很多的事成就事業。所以我們平時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主人和僕人的關系,時時刻刻要識得主人,要識得這個真心,不要把僕人當做主人,而被這個僕人所利用,我們說的別認妄為真了。這就是說,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心不要顛倒,不要執著外面的環境,不要被外面的環境所左右、所動搖。我們大家遇到順境,脾氣相投的人就會產生喜愛之心,遇到逆境,脾氣不合的人就會憂愁、就會煩惱,這就是迷真、逐妄,主僕顛倒了,主人被僕人牽制住了。
我們要隨緣起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雖然心念在動,但是不著相,心無所住,做過以後心裡不留任何的痕跡,做和沒做在心裡面是一樣的,沒有任何的痕跡。就像鏡子照萬物,鏡子當中沒有任何的痕跡,心裡清清淨淨、一絲不掛、一塵不染,這樣才是你的真心做得了自己的主。用這個妄心去做事,而心裡面沒有任何的牽掛,沒有任何的染濁,這就是真心在做得了主了。要達到以真心做主的境界,平時就要做好心地上觀照的功夫,時時刻刻觀照這個心,轉換這個心,把妄心轉換成真心,達到觀照般若,這是第二個觀照般若。我們平時,時時刻刻要用功,時時刻刻觀照,看看我們的心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留沒留痕跡、有沒有染污,這個是觀照般若。
觀照般若,就是觀照一切有為和無為諸法都不可得的智慧。觀照不是用眼睛去看,也不是用頭腦去想,更不是用第六意識去分別觀想。師父有時候跟大家說,你們去深悟一下,大家跑到一邊去苦思、去冥想、去加以分別,把自己的經驗都積累到一起,看看我該怎麼處理這個事情,都是動的什麼,都是動的是妄心。而不是讓我們的心清淨下來,不著一物、沒有一絲一毫的染污,叫我們清淨本性自然的流露出來,這個叫悟。不是叫你苦思冥想,一加一到底等於幾,用幾何的方式一點一點的解,最後得出一個結果,並不等於二,這都是我們人都用這種意識心、用這種經驗、用這種分別,加以分別了。而是要用無形無相之性,就是集中心力觀照,我們修行就是要集中精力,觀照我們所修的法。
比如我們修淨土法門,當我們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念佛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集中攝在這一句佛號上,沒有二念,這叫都攝六根。就這一句佛號來攝住我們的六根,佛號從心起、從口出,耳朵聽的清清楚楚,這樣才能攝住妄念,因為耳聞即是心聞。心觀照在佛號上,妄念自然不生。印祖在《念佛三昧摸象記》中說:“必須當念佛時,即念反觀,專注一境,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念念契合佛體,返念自念,返觀自觀,即念即觀,即觀即念,務使全念即觀,念外無觀,全觀即念,觀外無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樣念佛才能證入念佛三昧。不僅淨土宗離不開觀照,佛教內一切的宗派一切的法門,都離不開心地觀照工夫。時時觀照這個心,妄念一起,凜然一覺一轉,息下妄心就是菩提。妄念一來,立刻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樣我們就能返妄歸真、返本還原了,這個就是觀照般若它的作用。
第三個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從狹義上來說,就是用文字語言來表達佛法的要義至理。如三藏十二部經典、講經說法,因為這些文字能夠幫助眾生悟到實相,所以叫做文字般若。我們前面說過,實相是無形無相的,既然無相,就不能跟哪一樣東西相比。不可名狀、離念絕知,不是用語言可以說得到的,這叫做言語道斷。也不是用我們的思想推理、想象所能得到的,叫做心行滅處。言語說不到,情識不能及,不可言說,說了即不是,所以動念即乖、舉心即錯。但是如果離開了語言文字的表達,那我們又怎麼能了解和認識佛性呢?又如何修持正果呢?所以不得不於無言說處,說一些義理,使初學入門,使這些初學者入門。所以文字般若是為表法方便,修學者通過對文字語言的理解、思維,明白了佛法的義理,再起觀照實修的,起這麼一個作用的。
從廣義上說,文字般若不只是文字,一切事相都是文字般若。如果從一切事、一切境、一切法中體會到它是實相,那這些事相都是般若。比如我們曾經,講過好多大德們開悟的一些公案,像黃庭堅聞木樨香而開悟,那對黃庭堅來說,這個木樨香桂花香也是文字般若。但我們聞到這個桂花香體悟不到,那這個桂花的香,對我們來說不是般若,只是文字。我們看佛經,我們沒有悟道,而是去分別去執著,只去注重文字相,你們聽經只注重語言相,而沒有去悟道,那這個就只是文字,不是般若。體悟到了就叫般若,文字般若,體悟不到還是文字。我們要知道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這三般若是眾生各個心中所圓具的。實相般若是心之本體,觀照般若是心的妙用,文字般若是心的相,聖相。體、相、用三者一心具足,就是三者一心中具足,即一即三、三一不二。蕅益大師在《心經釋要》中說:“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即是三般若也”。那我們可以用一面鏡子,來給大家做一個比喻,說明這個深奧的道理。我們看,鏡子是由水銀和玻璃所組成的,那就是說,水銀和玻璃是這個鏡子的本體,就像實相般若;那鏡子的作用就是照,能夠照萬物,照就是鏡子的作用,這個就像觀照般若;那這個鏡光、形狀是鏡子的相貌,就像文字般若。這三般若,是我們一念中所具有的,不需向外求,只要能夠一念回光返照,即得現前,受用無窮。通過鏡子這個光,我們就能了解它的實相,通過鏡子的照,我們就能了解它的實相,所以這三者是一。我們眾生分別,只看現象而沒有回光返照。只要你能夠一念回光返照,即得現前,受用無窮,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