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百喻經卷上》7之認人為兄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譯文:從前有一個人,容顏端正,具有種種智慧,又多錢財,世人沒有不稱贊歎美的。這時有一個愚人,見他這般情景,便說他是我哥哥。為什麼這樣稱呼呢?因他有錢財,需要的話,即可以用,所以叫他為哥哥:而見到他還債,則說不是我哥哥。傍人說道:「你這愚人,為何需錢財的時候,稱他為哥哥,待到他負債之際,又說不是哥哥呢?」愚人答道:「我因為想得到他的錢財,方認他為哥哥,其實不是我的哥哥。若是他負債了,就稱不是我的哥哥。」人們聽了這話,無不哈哈大笑。

  這猶如那些外道,聽到佛陀說法的善巧,就盜竊得來,用在自己的學說中,便當作是自身本來就有的。等到傍人要他實際修行這些學說了,便不肯修行,說道:「為了獲得供養的緣故,取用了佛陀的語句來教化引導眾生,實際都是虛幌子,怎麼談得上修行呢?」就好比方才那個愚人,為了得到錢財,說是我哥哥:待到他負債時,又說不是我哥哥。這些外道也是如此。

  寓意:有人利用佛法作為他們的教法,卻不是真心信奉,到旁人勸他應依所說的去做時,他們則不肯實行,還說:“為了名利,我們引用佛的語言,至於化導眾生,就不用去做了,這有什麼修行的?”這樣的所為,如同“認人為兄”故事一樣的可笑。

  百喻經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捨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诃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谷從何而生。答曰。五谷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百喻經》7、認人為兄喻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①,復多錢財,舉世人間,無不稱歎。時有愚人,見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爾者,彼有錢財,須者則用之,是故為兄;見其還債,言非我兄。傍人語言:「汝是愚人,雲何須財,名他為兄,及其債時,復言非兄?」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錢財,認之為兄,實非是兄。若其債時,則稱非兄。」人聞此語,無不笑之。

  猶彼外道,聞佛善語,盜竊而用,以為已有。乃至傍人教使修行,不肯修行,而作是言:「為利養故,取彼佛語化導眾生②,而無實事,雲何修行?」猶向③愚人,為得財故,言是我兄;及其債時,復言非兄。此亦如是。

  注釋:

  ① 具足:具備、滿足。如《金剛經》有:如來具足五眼。《法華經》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

  ② 眾生:主要指人類,也泛指世間一切生物。佛教認為,一切眾生以其誕生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四種,即四生:胎生,指一切由母胎而生的動物,如人和獸;卵生,指一切由卵化而生的動物,如鳥;濕生,指一切由濕氣而生的動物,如蟲;化生,指無所依托,自然而生者,如神、幽靈等。

  ③向:方才。

  解說:義淨在他翻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九中作了一條夾注,說印度到處都有提婆達多派的教徒,所具有的軌儀,也多與佛法相同,至於五道輪回,生天解脫之類的教理,所修習的三藏,也與佛法大致相同。(參見《大正藏》第二十四冊第四百九十五頁)

  辨析: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理想與現實總是有距離的,理論與實際也總是有距離的,但是我們卻發現,善於引導人的高僧,對那些承認佛理之精深,但又不願修行自持的人,采用了漸進式的引導,用愚人只認錢來對照,比喻只說不做的弊病。人們都認識到拜金主義的危害,但在生活中能夠正確對待和處理金錢與人格、現實與理想關系的,還只是一少部分人。能自甘清貧和寂寞去追求人生理想,把理想變成不懈的努力、現實的行動並不容易。

  摘自: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上一篇:淨空法師:什麼都不想,只想阿彌陀佛的好處!
下一篇:印光大師:如何理解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6-10)答念佛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