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究竟圓滿的佛陀果位,這個境界可以用“智不墮輪回,悲不離眾生”來描述。古往今來的高僧大德、大菩薩們,他們都具備了“智不墮輪回、悲不離眾生”的大境界。
也許有人會想:既然高僧大德以及佛菩薩已經解脫了輪回,那他們為什麼不在蓮花中化生?卻還要投胎?為什麼不在空中飛翔?卻還要走路、奔跑?為什麼生病時也要吃藥打針?……
其實,這些都是為了度化我們眾生而示現的。在凡夫能夠承認和接受的情況下來度化眾生,這是佛菩薩慈悲和智慧的善巧方法。
試想一下,如果長了三只眼睛,人們自然會覺得太離奇古怪,甚至會產生排斥和恐懼感。如果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沒有辦法去度化眾生,可能會被送進博物館,僅供大家買票參觀。
因此,佛菩薩必須顯現跟凡夫一樣的相貌,跟凡夫一樣地生活。真正的修行者會特別隱蔽,從不刻意顯示自己的非凡之處,有時甚至會示現出更煩惱、更痛苦的模樣來度化眾生。
不過,盡管他們的外在顯現和我們凡夫沒有兩樣,但內在就完全不同了。佛菩薩雖然和我們一樣會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他們的心並不會被污染。
就像蓮花一般,雖然是從污泥裡生長起來,但綻放出的花朵卻纖塵不染,十分圓滿、清淨和美麗;而反過來看,盡管它圓滿、清淨和美麗,卻始終沒有離開過污泥,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
佛菩薩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具備這樣的能力呢?
第一,因為他們有大智慧。有了智慧,不僅自己不會墮入輪回,可以永遠不受業煩惱的影響,永遠保持清淨,同時還知道該如何度化眾生,如何以各種善巧的方法去根除眾生的煩惱迷惑。
第二,因為他們有大悲心。具備了悲心的力量,就能像大地一般包容:無論在它上面行走還是駕駛,無論是暴雨降下還是飓風刮起,大地都會一一容忍,其包容心不僅無比廣大,而且無比堅強。佛菩薩的悲心和耐力便是如此,眾生需要什麼就變成什麼,甚至是化作沒有生命的事物,有些佛菩薩就會變成大樹為眾生擋風遮雨,帶來清爽,而以人或動物的身份示現的佛菩薩更是不計其數。
可見,佛菩薩離我們並不遙遠:一方面,你所遇見的一切都有可能是聖者的化現,佛菩薩就在身邊。另一方面,我們最終能夠去到哪裡,並不取決於外表的行為或是所修的佛法,而是由發心決定的。
所以,只要像佛菩薩那樣去發心,在生活中隨時記得轉心向法,那麼你就在一步步走向解脫,終有一天能夠達到“智不墮輪回,悲不離眾生”的佛陀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