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佛教中所有所有的法門匯聚在一起,無外乎“信、願、行”,通過信願行,走通戒定慧的路。我們信了什麼、願了什麼、行了什麼?這個才是我們流轉生死的根本,這個才是我們出離六道輪回的依托。有的人說:“我信佛,我學佛。”但是他每天行做的還是貪嗔癡、還是執著妄想、還是分別計較,那麼就算說學佛多堅定、說信佛多久,這都不能左右他生命流轉的方向,內心中的這些東西不除去,生命就一定是六道輪回、就一定是由惡牽惡漸入困境。不是佛菩薩不慈悲,而是自己不願意離苦得樂。世間有這樣愚癡的人嗎?有,而且大有人在。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不認為這是苦、不認為這是惡、不認為這是不好的,於是在這世間很享受。
正如過去常常和大家分享的,沒有惡的事情發生,或許我們不會意識到惡和苦離我們這樣近,乃至呼吸都能拉近我們和苦惡的距離。世尊在做太子時駕車出游四門,分別見到人間諸苦,回到王宮才開始思維生死大事。能看到別人的苦,就想到自己也會受這些苦,這是上上等人;而當苦痛發生在自己周圍,但是卻渾然不覺的人,就是下等的人了。因為他對自己存在的環境是如此的不關心,換句話說,你不關心你存在的環境,就相當於你不應該存在於這個環境。通俗地說,你不關心你存在的環境,就代表你以後得不到這樣的生存環境;淺白地說,你不關心你存在的環境,就相當於你不配再次擁有這樣的生存機會。
於是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生命的真實狀態是什麼樣的?不學佛的話,你不會有准確的答案。佛教幾千年來研究的就是這個宇宙人生的實相,宇宙就是我們生存的環境,大環境、小環境、宏觀微觀的環境,人生就是我們的生命在其中的運行軌跡。所以人要想在這個世界活的清晰明白,就一定要學佛。什麼是學習?學是知道、習是做出來,於是佛教歡迎大家學習,但是不歡迎只學不習、不歡迎只去研究不去實踐。學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他的人是沒有辦法知道你的感受的。就像你穿的鞋多少錢別人可以知道,但是他一定不知道這個鞋子合不合你的腳?你的腳在鞋子裡是否舒服?這個感受外人是不能知道的。於是表現在外的就是這個“行”,言語舉止都是行。
也正因為有人能行做,所以佛法才不會滅盡。於是正法時期是有人學,有人行;相法時期是有人學,少人行;末法時期是有人學,無人行。不是法出了問題,而是人出了問題。末法時期的人斗爭堅固,都忙著辯論、忙著爭奪搶要、都忙著長養貪嗔癡,這個時候佛法的法運也就要盡滅了。世間只要還有一個人在躬行佛陀的教法,佛法就還不會滅。當這個世界的人都在用嘴學佛、都在用攀援心去聽法、都在用貪求心去行做,佛法的光明也就無法照亮這樣深厚的屏障了,當佛法的光明最後一跳,就像將滅的灰燼最後亮那一下,以後就是漫長的黑暗。所以法滅否,還是在於人能否躬行、能去做,雖然你在末法時期,但是你在行正法之事,因此正法住世。所以這一個真正行做的人就是佛之明燈,他的行做就是在續佛慧命,在這世間接續佛陀的法身慧命。因此一個人雖然很微小,但是他很可能對整個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更不要輕視那些初學的人。
同樣都是一個行,心是什麼樣的?外在的行就會有所對應。我們常常說修行修行,什麼是修行?內修其心,外修其行。對內修正我們的起心動念,對外修正我們的言行舉止。內在的心改變了,外在的行也就會對應改變。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相由心生”,大家表面上的理解是我們樣貌的變化,是由我們的心境引發產生的,更深的內容是一切的色塵相想,都是我們這個如如不動的如來藏性投射出來的影像。
古德留下這樣的名言 :“一月照三江,三江月不同”。這“一月”就是我們的本性,而那“三江”乃至千江萬河就是我們的境遇狀態,在不同的江河境遇狀態中,我們都可以看得到這個朗朗皓月反在水面,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江河不同,所以我們能了知的月亮也有所不同。於是本性圓融的這個心,內無色、無相、無動、無想,外包山河大地、稻麻竹葦。
能得到不可壞的“行”,這對修行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利益,起碼能做到“行”不退,只要“行做”不被破壞,就會一直“行做”下去,就會得到那個果,就會在菩提路上得不退轉。前面提到“信不壞”是“信不退”,這裡說到“行不壞”就是“行不退”,信和行都不退的話,必然得到“位不退”,這個三不退轉,在圓教的修持中 必須征得七地菩薩位才能得到,又叫阿惟越致菩薩。所以大家不要小看這《十善業道》,這決定是大乘法門,這法門易行難懂,義理極深 ,任何一尊菩薩乃至任何一尊佛陀,都必須由這十條善法的不斷修持而證得福德、智慧、神通方便的圓滿無礙,所以不要小窺這十條我們輕而易舉就能聽聞到的法要。
能得到行與法堅固不壞,這條利益實在是大乘菩提路上的巨大保障。這個保障從何而來?從真實地躬行不兩舌的善法中來。於是只是一個簡單的兩舌,就會牽扯到如此深廣的內容 ,大家一定要深思維之、要善思念之。
所以在兩舌的五條不可壞法中,一得不壞身;二得不壞眷屬;三得不壞信;四得不壞法行;五得不壞善知識,這太重要了。於是我們反思自己:“我們有沒有得到這些不壞法?”如果還沒得到,那就要知道,這一定是過去我們造作了兩舌的惡,導致我們沒有得到這五條不壞法,當我們真的明白這個道理,就一定會升起真誠的忏悔心來,忏悔我們過去造作過的“身、口、意”三業根上所有的罪業。或許我們沒有宿命通,不知道過去某生造了一個什麼惡,但是我們在行十善得到的利益上對照,就會發現哪條善法利益我們不具備,那麼就是我們過去造作過哪條惡。這樣一對照就會發現:我自己罪業深重,不是別人,這個造作無量無邊罪業的不是別人,真的是我,所以真的需要忏悔自己過往造作的罪業。如老法師說:“學佛不得力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忏悔不得力。”也就是說,對過去造作的業力不承認不忏悔,導致了我們在學佛上也踟躇不前,不怕你不會,不怕你笨,就怕學了不去做,做了不堅定。
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十善業道經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