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的事用的是頭腦。出世間的事用的是心靈。要開發我們內在神性一面的力量,使用的是心靈,必須把心靈的這扇門打開。世間的學問皆是頭腦、思維、邏輯的學問,所以很多學問都是頭腦創造的。
但是詩歌、文藝是從靈性中迸發出來的。為什麼說女人的直覺比較准確?因為她活在自己心靈的空間裡面。而男人使用的是頭腦,是邏輯思維,所以他們的直覺比女人的要遜色得多。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更傾向於使用靈性的力量。西方人則傾向於使用頭腦。
我們學佛的人通常說“開智慧”,指的就是把心靈的這扇門打開。“去掉我執”指的就是去掉頭腦思維的這一面。實際上,一個高素質的人,或者說一個有成就的人,這兩種力量都合二為一,並且都發揮出來了,當他走進殿堂,他靈性的大門自然打開。
一個學佛的人,不應該把自己定位在某一類型上,他應該什麼都是,又什麼都不是。他的是與不是只能透過宇宙的萬物來看,用宇宙的萬物來比喻。
一個得道的人,他的內心非常像個小孩,真的是瞬息萬變,情緒忽高忽低,就像你剛才評論自己的一樣,不屬於任何一個類型,好像樣樣都沾一點兒邊,但又不完全是。有一點不同的是,一個得道的人任何時候都處於警覺狀態,對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都清清楚楚,全部帶著覺知。
幾個晚上聽到你們的自我點評,我非常高興。你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都非常到位,超過我的想象。我原以為你們對自己的認識達不到這個水准,沒想到,確實沒想到!你們能做到這樣,對自己的點評,對自己的認識能這樣到位,這同時也就意味著你們的未來是非常光明,非常明了,而且是非常正確的。
一個人只有認清了自己,才能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和方向。所謂讓自己的前途事半功倍,首先對自己要認識到位,然後把認識和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踐來改變自己,在實踐中讓自己的思想得到升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用頭腦真正用到了極限,就進入了心靈;用心靈達到了極限,又和頭腦相應。怕就怕我們處在中間原地踏步,哪一類型都不是,都沒有突破,更不用說走進去,再走出來了。頭腦的終點是心靈。心靈的終點是頭腦。我們修行的第一步是先深入經藏,獲得知識,通過知識,也就是通過“戒定慧”進入靈性裡面。
通過靈性,在發揮它的力量的同時,又到達了頭腦——如此才叫做圓滿。但是在我們剛開始起步的時候,知識就是知識,智慧就是智慧,頭腦就是頭腦,心靈就是心靈。而對於已經合二為一的人來講,他只有用,已經沒有體,沒有相了。如果問他的體、相在哪裡,是什麼,只能用佛教的話來講:山河大地、飛禽走獸就是他的體,他的相。
就像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比如這個階段非常喜歡整齊,到了另一個階段又非常喜歡自然(自然就是無為,整齊就是有為)。這說明我們的力量進入了頭腦,或者進入了心靈。心靈裡面是自然的。而頭腦裡面是整齊的。所謂的“規矩”、“制度”全都是頭腦的產物。頭腦能接受制約。心靈則喜歡無拘無束。只有頭腦和心靈有機地結合,才能構成一個完美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