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信知本願,心生歡喜,念佛不怠,決定往生(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決定往生語錄】信知本願,心生歡喜,念佛不怠,決定往生(四)

  法然上人《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決定往生之人有二品類:

  一者具足威儀,心仰彌陀本願,口常念佛相續。四種威儀現遁世之相,三業所作備出離之要。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無愚癡懈怠之心;行為無缺,渡世不疑;心志堅固,不谄利養,不思名聞;無貪瞋邪偽,無奸詐百端;無雜毒之污,無不可之失。誠然,外儀精進,內心賢善,內外相應,一向願往生之人,是決定往生人也。如斯上根之後世者,末代甚稀。】

  【二者外雖不現殊勝之相,內卻不起名利之思。深嫌三界,厭心銘肝;欣慕淨土,願心徹髓。信知本願,胸中歡喜;願生極樂,念佛不怠。身雖雜於世俗,馳於世務,如隨在家,似仿利養,隨逐妻子,行儀更無遁世之相。然而,往生之心,片刻不忘;身口二業,讓於意業。以經營世務為往生資糧,以妻子眷屬為知識同行。體力日減,喜往生之期漸近;余命夜促,知娑婆之離不遠。此命終時,是生死之了;此體捨時,是煩惱之斷。彌陀影現紫雲之上,行者期於此時往生;跏趺端坐觀音之蓮,剎那生於極樂淨土。】

  這兩段法語法然上人寫的非常的好。法然上人因為學問很好,不但日文相當的深入,就是漢學也非常的好,所以法然上人的著作,除了日文的著作以外,也有漢文的著作。

  這兩段文是在說,決定往生之人有兩種品類。這兩種品類,若以我們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而言,我們是屬於第二種的品類。

  第一種是根性比較猛利的眾生,身口意三業都非常的好,不但沒有貪瞋邪偽,沒有奸詐百端,沒有雜毒之污,無不可之失,而且內外一如,內在賢善,外在精進,內外相應,這種上等根性的人,是十方眾生之中的少數,這種人當然是決定往生,這是屬於上根。在第一種品類的最後一句,法然上人說“末代甚稀”,這種上根的眾生,在末法時代是很少。

  第二種品類,雖然是凡夫,也許在五欲裡面打滾,但是深嫌三界,厭離這個娑婆,欣求極樂,深信阿彌陀佛的本願,願生極樂世界,念佛不懈怠,同樣做到往生三法信、願、行,所以照常能往生極樂世界。縱然是下等的根性,只要做到往生三法信、願、行,仍然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淨土法門攝機之廣,上度等覺菩薩,下度地獄眾生,可說九界的眾生無一不度、無一遺漏,因為阿彌陀佛發願,要用本願名號救度的眾生,本來如此。所以阿彌陀佛的願力這麼廣大,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說阿彌陀佛的願力,用“弘願”兩字來形容,“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所以印光大師說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兩句話就將阿彌陀佛的願力攝機非常的廣大,說的非常清楚明白。上根、中根、下根的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用名號要救度的眾生,不管是利根或鈍根的眾生,也都是阿彌陀佛慈悲以願力要救度的眾生。所以諸位菩薩,不管你是上根或中根、或下根的眾生,你只要做好往生三法,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是故,疾哉往生,希大命速終;慕哉極樂,盼此壽早盡。悔哉我心,以生死為家,惡業常驅使;喜哉我願,還涅槃之都,四生仰為主。如是之事,常懷心中,永不廢忘。】

  這段話,法然上人教導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我們如果肯這樣做,心中經常記住這樣的修行,你念南無阿彌陀佛,當然一定是與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相契相應。這篇文,法然上人用字遣詞用的非常好。

  “疾哉往生,希大命速終”,疾就是快速的意思,往生這件事,很希望能夠趕緊完成,所以“希大命速終”,希望自己在娑婆人間的生命趕快終了。為什麼?因為很想要趕快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你真有這種心,想要早一點往生極樂世界,成菩薩乃至成佛度眾生,你念佛的心一定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契相應,因為《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即宋譯的《無量壽經》,譯經師是法顯大師),說阿彌陀佛的願力,在幾乎每一條因願文,都有法藏菩薩希望我們凡夫眾生,趕快往生極樂世界。第一條願就這樣說出法藏菩薩的心願:“三惡道的眾生,地獄、餓鬼、畜生速生我剎,不久悉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一個“速”字,“速生我剎”。在法藏菩薩古佛的心中,他是非常的期待十方還有生死的凡夫眾生,趕快念佛仰承他願力的救度,回歸極樂世界,所以有趕快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這樣的念佛心,是和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阿彌陀佛希望我們早一點往生極樂世界,不要在這個人間受苦受難,我們如果有一份想要早一點往生極樂世界,了辦生死,甚至成就佛道廣度眾生,你的心願豈不是與阿彌陀佛的心願相契相應,感應道交,當然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

  瑩珂法師是一個出家人,因為飲酒不遵守戒律,感覺到自己的修行有虧,害怕將來墮落惡道受苦受難,所以向同參道友借戒珠法師所編的《往生集》來看,心中有所體悟,虔誠念佛三天,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來現前,跟瑩珂法師說:“你應該好好精進用功,十年後我來接引你,往生極樂世界。”瑩珂法師跟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說:“娑婆人間濁惡不善,要保持正念不容易,我希望能夠趕快回歸極樂世界,親近聖眾。”阿彌陀佛很慈悲,滿足瑩珂法師的心願,跟瑩珂法師說:“既然你的心願如此,那三天後我來迎接你,往生極樂世界。”果然時間一到,三天後瑩珂法師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是《淨土聖賢錄》念佛實例當中,非常特殊的一個念佛往生。

  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早一點往生極樂世界,除了與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相契相應以外,早一點往生極樂世界,比較不必在人間徒受十年的的苦受。再來,早一點往生極樂世界,面見大慈尊阿彌陀佛,早一點受到阿彌陀佛的教化,早一點成就大菩薩,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說的“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早一點成就大菩薩,當然就早一點回入人間,廣度眾生。

  所以法然上人說“疾哉往生,希大命速終”。這種的道理,對很愛惜色身身命的凡夫眾生來說是很難接受,我活在人間的生命,活的非常好,為什麼要叫我趕快往生極樂世界?其實,你如果體會到法然上人的用心,也體會到阿彌陀佛的願心,我相信你一定會想要趕快往生極樂世界。而且我們現代人因為吃好做少,營養過剩,運動太少,所以老來多病,雖然能夠活到七老八十,但是幾乎七八十歲的老菩薩,大多都有病苦的折磨,所以趁年輕,早一點往生極樂世界,當然是比較好。

  “慕哉極樂,盼此壽早盡”,意思一樣,文字所使用的不同。“疾哉往生”是希望快速往生極樂世界,“慕哉極樂”,仰慕極樂世界,就是欣慕極樂世界清淨莊嚴殊勝快樂。為什麼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不要繼續在這個娑婆人間生活呢?因為在我們這個娑婆人間有生老病死,人生四輪苦相,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沒有生老病死,對我們這一種會死亡的凡夫眾生而言,最值得追求的,就是永遠不會死亡;對我們這種會生病的凡夫眾生而言,我們希望得到的就是身體永遠健康不會生病。我們回到極樂世界,成就金剛那羅延身,這就是阿彌陀佛的金剛那羅延身願。“金剛那羅延”是天上的一位大力士之名,因為這位大力士不會生病,孔武有力,身心安樂。什麼人願意要生病?所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知道我凡夫眾生,生生世世六道輪回,光是受病苦的折磨就苦惱無量,苦不堪言,所以誓言用本願名號要救度眾生回歸極樂世界,每一位眾生都成就金剛那羅延身。《無量壽經》說:“虛無之身,無極之體”,也就是和佛一樣的無為法性身,永遠不老、不病、不死。光是說不病這一點,三國時代的張飛,骁勇善戰,張飛說“我什麼都不怕”,孔明在他的手上寫一個字,他就不敢再說什麼都不怕了,哪一個字?“病”!大家都怕生病。

  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聽從法然上人的開示,仰慕極樂世界,“盼此壽早盡”,希望人間的陽壽早盡。這句“盼此壽早盡”,對應前面“希大命速終”,意思都是一樣,文字的使用不同;“慕哉極樂”對應前面的“疾哉往生”,所以這兩句話其實是在說,趕快往生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確實有太多清淨快樂,值得我們向往追求。往生極樂世界,還要煮飯嗎?我們從《無量壽經》的經文看到,往生極樂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隨心所欲。而且在極樂世界,吃飯是“意以為食”,就是想要吃什麼動一個念頭,那個心意吃下去,就是已經肚子飽了,不像我們在人間吃東西,一定要將東西送到嘴裡咀嚼一番然後吞下去,吃到肚子裡面。所以在極樂世界,想要吃什麼東西,動一個念頭,什麼東西都變現在前了,這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這就是第三十八願衣服隨念願,舉出衣服包括食衣住行育樂,所有一切生活,實在有夠好的,所以我們才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在娑婆人間光是為了三餐,還要每天出去上班賺錢。所以這世間的種種苦難,正是在鞭策我們發心念佛,求生極樂世界,苦成為我們往生的逆增上緣。所以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以苦攝受眾生,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以樂教化眾生,二尊共同一致苦樂兩種方法,使我們眾生能夠趕快成就菩提。

  “悔哉我心,以生死為家”,悔就是後悔,後悔我們的心。為什麼經常會後悔、經常要忏悔?就是因為我們執著在三界牢獄,所以“以生死為家”,三界牢獄就是生死之家。所以我們現在轉一個念頭,徹底覺悟,不要念人間的五欲,要念阿彌陀佛的聖號,要往生極樂世界,以淨土為家,要往生諸佛之家,就是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所以我們的心,應該要經常的忏悔,我們常常貪戀這世間的五欲,因此在三界六道生來死去,生生世世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猶如車輪的輪轉周而復始,所以六道輪回就是這個意思。

 

上一篇:印祖故事:鶴年訪道普陀山,藏經樓中遇高僧(21)
下一篇:印祖故事:協助請藏再入都,琉璃廠裡獲奇書(22)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