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太橋旦曾堪布
常常有佛弟子跟我談到對於死亡的恐懼,我認為:死亡說可怕也不是特別可怕,說不可怕也還是非常可怕的。這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我們對死亡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佛法當中對於死亡的解釋是非常多的,金剛乘在這方面更是特別有講究,在金剛乘裡有很多關於死亡復雜細節的描述,講得特別透徹,比如《西藏度亡經》就是一部專門講述死亡的經。
人投胎的時候,是由宇宙五大的精華慢慢產生(宇宙“五大”指的是“地水火風空”),而人死亡的時候則是把這些精華再還給自然的五大,所以,身體完全不是屬於我們的。
簡單地說,死亡就好像是換了件衣服一樣;或者像是換一個酒店:你今天晚上住這個酒店,明天晚上去另一個酒店;又或者像是今天你坐這個出租車,明天又換了一輛;等等。
外面的身體是內在靈魂的一個生存工具、生存條件。
在藏傳佛教的密續裡,詳細描述了:為什麼死亡?死亡時有什麼征兆和顯現?身體的氣脈明點如何變化?等等這樣很多非常清晰、細致的描述,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在上師的指導下閱讀密續來進一步地了解,我這裡分享的只是簡單的內容。
死亡體現了“人身難得”的真理
對死亡的恐懼,有時是件好事,就是因為死亡,我們能夠了解生命的真相;能夠認識到“人身難得”。
現在我們的生命可以算是暇滿人身了,“暇滿人身”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完全具備了得到人天果報、獲得解脫、成就佛果的條件。
你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人,不只是有著比其他的動物高級一點這樣的特質,而是你完全知道造業是不好的,你也知道行善是重要的,也就是說在善惡取捨上你具備辨別的智慧,如果善用了這個暇滿人身,就完全可能獲得解脫並且成佛,或者至少得到人天果報,這樣的一個生命就叫做“暇滿人身”。
如果這個暇滿人身你真的用好了,他所具備的這些條件真的起到作用了,你借助這些條件,真的做到了解脫和成佛,那麼對於這樣的一個人來說,死亡就是不可怕的。
但是,如果這麼難得的一個暇滿人身,你雖然得到了卻沒有善用好,你造業沒有停止,行善也沒有努力,很糊塗地就過完了一生,沒有為解脫、為成佛做好准備,哪怕對來生的人天福報都沒有把握,在這樣的情況下,死亡就是特別可怕的。
佛經當中說“人身一失,萬劫難復”,從這個角度講,沒有為來生做好准備就面臨死亡,真的是特別可怕。佛陀從因素、比喻和數量這三個不同的角度,為我們詳細地解釋了暇滿人身有多麼難得。
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因素的角度:要獲得一個暇滿人身需要特別特別多的因素,而這些因素我們一般人是很難具備的,需要強有力的克制和忍耐,有時候越是被禁止的事情反而越容易違反,所以實實在在做到的人屈指可數。譬如:僅僅是不殺生這一件事情就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但不殺生只是獲得暇滿人身的一個條件而已,其他還有很多,幾乎每一個條件都是很難達到的。
比喻的角度:佛陀通過好幾個比喻說明人身難得,比如盲龜的比喻,說的是在大海裡漂浮著一塊木板,木板上有一個洞;海裡有一只盲龜,什麼都看不見,它每一百年才把頭伸出海面一次。木板在大海裡不停地漂移著,這只盲龜剛好從這塊木板的洞裡把頭伸出海面,這樣的可能性基本上是沒有的,而獲得暇滿人身比這還難。
最後就是數量的角度:雖然現在全世界有70多億人口,好像挺多的,但實際上相對於其他生命來說這個數量是非常非常少的。尤其在這70多億人當中,真正具備行善積德、學佛修行條件的,具備暇滿人身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暇滿人身真的是無比珍貴而又極其難得。
真正可怕的不是死,而是生
死亡本身其實並不可怕,只要呼吸一斷人就死了,它只是一剎那的事情,而死亡之後的生命歷程才更可怕。
很多人都說自己怕死,而我卻說“死亡當然可怕,但我最怕的是‘生’”。我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因為一旦失去人身,萬劫難復,而我對“來生”並沒有把握,我在死亡之前還沒有為來生做好准備,所以感到特別可怕。
大家現在能夠確定來世投胎什麼樣的生命嗎?說不定頭上長的是角,身上長的是毛,或者手上長的是爪子,腳上長的是蹄子,誰知道呢?我們有什麼把握嗎?所以我說“怕生”,就是這個意思,怕的是生錯。
世上的那些流浪狗、流浪貓,還有餐桌上的魚、螃蟹、烏龜等等,他們當中誰都不願意做這樣的生命。
但並不是說心裡不願意,就可以不投胎這樣的生命,一切都是業力感召。我們有生之年造了什麼業,將來投胎的生命就會承擔什麼樣的果報。
沒有一個造物主或者其他的什麼主宰力量來把你變成這樣,一切都是自己的業力所致。所以,關於來世會生在何處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思考。
修行(圖源:網絡)
學佛就是為了更好的“生”
對於死亡,我們不要傻傻的害怕,而要以智慧去認識死亡的真相。
現在很多人對死亡的害怕是有的,但重視卻遠遠不夠。以前的修行人,他們是真的怕死,我在很多大師的傳記中看到,他們主修的就是“觀死無常”。因為觀死無常,因為心裡怕的就是死亡,所以他們幾乎連覺都不睡地精進修行。
密勒日巴尊者在一首道歌裡曾經說過:他因為怕死,所以在山洞裡面閉關苦修,他因為怕死,所以特別勇猛精進,他之所以達到了超越生死的境界,最大的推動力就是怕死。
以密勒日巴尊者為代表的這些大師們,他們是以智慧來怕死,所以心中才會生起真實無偽的出離心。
而我們卻沒有,因為我們的無明特別豐富、深厚,所以我們仍然是非常地麻木:雖然怕死,但還是會睡懶覺;雖然怕死,但還是要游山玩水;雖然怕死,但還是會貪吃貪睡。
這樣的怕死就是“傻傻的怕死”,並沒有對解脫、對來生來世起到好的作用。當然,還有一些人對死亡既不了解,也不畏懼,這就是所謂的“無知者無畏”。
總之,我們要以智慧來認識死亡,思維“人身難得”和“死亡無常”。時刻提醒自己:既然已經得到了難得的暇滿人身,就一定要善用。
成就的條件每個人都是完全具足的,只看我們有沒有正知正見,有沒有更加珍惜、更加勇猛精進;有沒有這樣的一種功夫:那就是借助暇滿人身,達到超越生死的佛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