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雲:“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這句話說的是,此時無盡意菩薩以偈語的形式問道:世尊具足微妙德相,我現在重新發問,這位佛陀的弟子是以什麼樣的因緣名為觀世音菩薩呢?
1.佛經中的偈
《法華經》現在較為流行的版本是共二十八品的,《法華經》講了七、八年之久,當然就不會是我們看到的二十八品這麼少的體量了,因為翻譯的原因,還有歷史流傳的原因,有的版本是有差別的,較早的《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沒有隨後的這段長偈的,也當然就沒有這句以偈問佛的。為什麼加進去了?長偈在《法華經》裡出現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有時候經文說的已經很清楚了,隨後又通過偈的形式再復述一遍,這個情況在其他經文裡也有發生,但是如此頻繁的長偈是不那麼普遍的。
偈是文字對仗的一種文體,和中國的詩歌很像,只是詩歌有押韻的技術,而偈在隨後的翻譯過程為了追求字數的對仗,自然就要捨棄押韻的這種情況。為什麼會出現押韻的這個形式呢?中國詩詞是這樣的,外國的詩詞也有押韻的情況。
人的大腦處理九個字節以下的句子較為容易,處理九個字節以上的句子就較為辛苦,所以七字、五字就更容易處理,也更容易記憶。記憶力是學習能力的一個體現,為了方便記憶,句子字節不太長,包括押韻,都是會方便背誦的,也自然方便形成學習後的影響。就像我們讀詩歌,可能全詩記不得了,但往往說了上句,很容易想起下句來,這不是記憶的功勞,而是押韻的功勞。
佛陀示現涅槃到阿育王統一五部印度這中間是沒有文字的,也自然就沒有文字形式的經文,這近三百年的時間,經文都是靠僧人們的背誦形式保存和流傳的,隨阿育王武力統一印度,才有條件形成和推行統一文字,這和秦始皇焚書坑儒推行小篆是一樣的。背誦經文就成了彼時僧人必備的學佛條件。
現在我們學佛大大的方便了,會背個《大悲咒》《心經》就很好了,這和古代僧人的艱辛確實是沒辦法相提並論的。在《地藏經》裡出現了“對大乘經文無讀誦性”的那個問題,如果老師教熟了,自己也發心去背誦,就是背不下來,這就已經是有宿世的業障;相比古人我們讀經尚且障礙重重,可見這個宿世業障要更大、更深重的。
為了方便背誦,經文常常出現類似於偈的形式,或者就是非常直白的四字一句、六字一句的局面,這都有方便背誦的痕跡在其中,這是偈最基礎的功能。有的時候我們會認為偈多神秘、多高深,那個不叫偈,那個叫記了。比如《水浒》裡的魯智深的師父給他一個偈,提到了“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他當時不理解,到後來征戰南北聽到錢塘江的海潮聲,海潮也叫信潮,因為是信風吹來的所以叫做信潮,然後就問這圓和寂是什麼,魯智深一聽就和偈裡的潮信聯系上了,知道師傅預言了他的一切,就洗漱罷安心一坐,溘然長逝。
這種形式的內容在中國是非常多,比如劉伯溫的《燒餅歌》,就是以詩歌的形式埋藏了預言的內容在其中,這是中國較為普遍的情況。佛教裡的內容因為每句都非常深邃,使人把二者聯系起來了。但佛教的偈並沒有過多的預言內容,預言內容一般在授記的形式裡。佛教的偈僅是一類行文的文體而已,就像小說、詩歌這類的行文模式罷了,本身稍有不同,但也不帶有非常特殊的內容在其中,希望各位理解這個部分。
2.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無盡意菩薩問了一個問題,這和開篇的問題是一樣的,只是以偈的形式再次發問。既然佛陀在前文已經回復了無盡意菩薩的問題,為什麼還要贅述長偈呢?在《法華經》前文提到了“皆已成佛道”的部分,哪怕有人被虎狼逼迫念了一句佛;哪怕進到寺院塔廟,有一搭無一搭念一句佛;哪怕用手指在地上、在沙上、在空中畫了一個佛塔的樣子,這樣做的人絕對成就佛道的。這是法華的精髓部分了,換而言之,如果我們隨便的念一句佛,也一定是皆已成佛道了,在成佛的道路上是一定可以成就的,只不過是早晚快慢不同罷了。所以佛菩薩的聖號不斷反復的出現在經文裡,這對誦念經文的人來說,完全是運用了法華精髓了,你念一句,佛道決定成就,多念一句、多聽一尊佛菩薩聖號、多思維一句經文要義,成就的速度就會更快一些。所以經文裡出現了很多反反復復說的局面,這是因為佛菩薩慈悲我們、慈悲大眾、希望佛菩薩聖號能被大眾聽聞、多多的聽聞,我們才能多多的誦念、多多的思維、多多的留下印象,成為金剛道種。
聖道的種子越多、越豐富,聖緣就越豐富,得度機緣就越豐富,得度就越容易,也就越不容易和佛道遠離。從更高位面,佛菩薩救度眾生,往往在某生無法救度的情況下,就要播種種子,為以後救度埋下希望線索。所以各位不要只滿足於播種,如果只滿足於播種,就要承認此一生的無奈、無力,承認我們做得不好、學得不精、行得不深,才不能在佛法裡有更多的利益奉在人前,才不能拿到更多的方法利益大眾,只靠種個種子的形式以圖以後的利益,這就太無奈了。
在輪回裡的所有的眾生,不管在地獄犯極重罪過千佛不度的,還是天道一定就八萬劫壽命的,有一個算一個,每個眾生在無量劫裡一定都已經被無數次播種過佛教元素的種子了,所以多我們一個播種也不多,少一次播種也不少,我們千萬不要以這樣的模式去救度眾生,這到沒錯,但這並不是最好的。
法華的精髓是:你只要聽到任何的有關佛教元素的內容,哪怕是一尊一畫一禮一拜,哪怕是一香一花一果一瞻,此人必定決定成佛無疑!所以法華經又叫成佛之法華,我們如果聽聞了《法華經》的一字一句,就等同於佛陀在為我們普遍的授記,授記一切眾生都得成佛,只是早晚快慢不同罷了。
為什麼呢?這就如在標准版的《普門超度》後有一個“暗說皈依”,今天在佛光裡的眾生都是佛的弟子了,為什麼啊?因為你在佛的光明裡,得到了佛的加被、稱念了佛的聖號、見到了佛的慈容、聽聞了佛的教誨、禮拜了佛陀,怎麼可能不得成就呢?還只是早晚不同罷了。
基於法華精髓,所有見聞任何佛教元素的眾生,不管當時是什麼心念情緒,都沒有關系的,這個種子就算是播種下了。什麼時候能發芽,這就要看緣分了,緣分好,可能很快發芽成長成熟,緣分不好,可能就要慢一點。所以古德說“一切皆因遇緣不同,而有差別。”成就的快慢、修行的好壞、成就的大小、智慧的高低,也不外乎遇到了不同的緣分,才展現出如此巨大的差異罷了。
同樣的佛種子遇到什麼緣分會快?什麼緣分會慢?我們學佛,自然要知道這些事情了。所有違背自性性德的心念行為,都是有罪過的;同樣,所有幫助回歸自性性德的心念行為,都是有功德的。對我們而言,姑且不提功德,認識自性、理解自性、反觀當下行做,這就是識緣;而不知道自性是啥、不理解本心的狀態、不能反觀自己的心念行為,這就是不識緣,也自然就是那個差緣了。
既然種子都有,也都沒壞,都等待萌發,我們能為種子提供什麼樣的環境?這個事情是我們可以多多少少參與影響的,我們當下的努力就可以影響緣的創造,從而改變種子成熟的快慢大小。
那麼我們到底希望給自己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條件呢?我們到底能為金剛道種提供一個什麼樣的萌發環境呢?
3.怎樣才是合格的佛的弟子?
無盡意問到:佛子何因緣?這五個字就很重了,我們當自己是佛弟子,自認為是佛弟子,那麼應該做什麼事情呢?播種什麼種子?創造什麼緣分呢?
反推此句:以什麼樣的因緣才可以作為佛的弟子呢?數世的金剛道種誰都有,任何眾生都有,所以我們可以暫且不強調這個因,那麼我們做什麼樣的緣了?這個緣是否符合佛陀的要求?符合一個佛弟子的身份呢?
以大乘佛法來說,若承認自己是佛弟子,那麼有三件事是大乘佛弟子的家事,是你家裡的事情,不是外人的什麼事情:一是衛護佛教經典、形象等等形式的保持和流傳;二是講經說法;三是度眾生。
維護衛護佛教形象、流傳佛教經典、講經說法,完全都是為了度眾生服務的,只是度眾生是最後一環的事情,而前面兩條的救度眾生不一定都是最後一環。
若我們自稱是大乘佛弟子,度眾生就是家事;為了度眾生的學習修行提升,這是正事;為了度眾生能研讀經典、宣傳經典,這是家事;為了度眾生,我沒能力更大的促動眾生,我可以維護佛教形象,以此形象的延續救度利益到更多更遙遠的有緣眾生,這是大乘佛弟子的家事。
所以如《地藏十輪》裡提到,若有一人身披一領納衣,就算他做的再離譜,看在佛的面子上,不要說他壞話,遠離他就是了。畢竟他以佛弟子的形態出現在世間,代表佛法還在世間行走。
我們如果自認是佛的弟子,自認是大乘佛弟子,就要有一個互相印證了,就像我們上學,學生證證明我們是某學校的學生,如果我們出門不帶這個證件,我們就不能向人證明自己是學生。所以學佛的身份印證也是類似的,當然不是辦個皈依證就了事了,而是你認為自己是佛的弟子,那麼佛也認同你是他弟子,這種相互印證很重要。
所以常常說:我們承認自己是佛弟子,但是佛承認不承認有我這個學生呢?我做了什麼事情是佛承認的?我做了什麼事情是佛不承認的?我做什麼是佛認同我弟子身份的?我做了什麼是佛不認同我弟子身份的?這類內容在般若部經文裡常常出現,在戒律方面也常常出現,但現在我們也很少能遇到這樣的經文,不過萬變不離其宗,佛菩薩的心之所念、情之所牽、夢之所系的,唯有救度眾生!
我們可以不知道千萬條的細節框架條款,只要抓住這個根本,我們也能去救度眾生,我們就是佛的弟子,佛就是我的老師。不管我們做得再不好、做是再差勁,只要救度眾生的心不丟棄、救度眾生的行為不丟棄,佛就不會丟棄我管,菩薩就不會丟棄我不顧。
我們總說死抱佛菩薩大腿,可是咋抱大腿啊?我們不丟棄救度眾生的心念行為,這才是抱大腿的根本方法;你想死死的抱住佛菩薩大腿,那就扎實的救度眾生,這大腿你就抱住了;如果不能去落實救度眾生,千辛萬苦升起個救度眾生的心,遭受點打擊就放棄了菩提心行,這大腿就沒抱緊,很容易換兩次手就徹底摸不著了。
很多學佛人學不到命終,學幾年就撒手了,差哪裡了?就是學佛的目標沒定准,拿錯了目標,當然要走錯路了;既然在錯的路上,怎麼可能走到對的結果?所以不想自己也重蹈無數學佛人的覆轍,就要在還有動力的時候把學佛的目標清晰起來、明確起來、並清晰了然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怎麼把好事做好!
學佛的目標可以有次第進程,可以從只為了自己的那些煩惱痛苦學佛,可以只為了求家人的健康、求某些事情來學佛,這都沒有任何關系,但不能止步於此,要繼續發展,要繼續提升,畢竟小願望很容易滿足,如果在小願望滿足之前,我們沒有後續的目標,學佛也就很容易走到無力、緩慢、拖沓、怠惰、散亂的狀態裡,想進步一點都非常艱難。
所以要學習,知道生死疲勞從貪欲起,知道四大無我,知道我們原先追求的那些事情終究是有漏有盡的,知道這些不長久,那就要追求略微長久的,對不對?哪個長久,什麼是長久的?只要在輪回裡,任何一站都是過客,只要不出輪回,到什麼程度都是有漏有盡的。隨學習,我們理解了這些,就要想著放棄追求假象,要尋回本真,要找到一如,要獲得真正長久的離苦得樂,這就是小乘的出輪回的目標了。
大乘的目標更高一點,但是我們不以成就個人為目標,而是以救度眾生為目標,我沒那麼大的能力、沒有智慧、後知後覺,那就救度機緣成熟的有緣眾生,他機緣成熟了,就差我這最後一腳,那我就來邁這最後一腳。同我們捆綁生死的輪回眾生獲得解脫了,我們也就得到了解脫,沒人捆綁約束你了,你就自在快樂了,解脫他人是因,得自我解脫是果。
若各位想做佛的弟子,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大乘佛弟子,度眾生的心念行為就不能捨棄,這是大乘佛法的根了;想在大乘佛法裡有所建樹,就在救度眾生這個根本上;你想獲得成就,也是如此。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摘自幻海迷局新浪博客(原人間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