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威儀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游,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空門做比丘。”這是贊歎修行人威儀的偈子,說明佛教日常禮儀的莊嚴。
《楞嚴經》卷五雲:“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佛門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皆不出行住坐臥四者,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
威儀,即威德、儀則。威德,指內涵修養;儀則,指尺度規范。“威”以德顯,非強橫勢力之威。“儀”以行表,非虛偽詐現之儀。
威儀的功德:
1、可除障淨心、精進修行不懈怠。
2、可得輕安、不易疲倦、令他生信與敬、諸賢聖皆會稱贊、容易如理思維、與戒定慧相應。
3、有利於培養和保持正念正知。
4、可少做惡夢,有助於睡眠中修行。
不威儀的過患:平時不威儀,放逸、懈怠,道心退失,無正念,與善法不相應,導致世人對三寶不敬,一時精進的功德很快會漏失。
行如風
修道之人,行走時應靠路右側而行,一是表示謙虛,去除我慢;二是避免與對面行者沖突;身體正直,兩手自然下垂,不踱官步;舉止莊重、自在安詳,猶如清風徐拂;眼望正前方地面約二米處,不東張西望、向外攀緣;移步時,勿踏蟲蟻,勿倉倉惶惶,或令鞋跟拖地,發出聲響;當收攝身心,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行時知行,或憶念三寶等),一切時中,定慧等持,如法而行。
站如松
頭頸不偏不倚,身軀挺直,眼平視、肩放松,垂手收腹,腳與肩寬,呼吸均勻,不可輕率、歪斜或抖動,安穩而立,猶如蒼松,系心在道,保持正念。
坐如鐘
古德雲:“身要放松,不得隨便;心要專注,不得緊張。”
修道之人,當跏趺宴坐,端肅威儀,息緣絕慮,觀照自心,谛觀實相,如法而坐。跏趺宴坐時,應攝心專注,身心安穩不動,猶如大鐘。坐時全身放松,上身正直、挺胸收腹、精神集中,心存正念,保持威儀。切勿前傾後仰、左倒右斜。
臥如弓
修道之人,為調攝身心,若睡眠時,當右脅而臥,以右手曲肱為枕,左手平舒於腿,雙腿微弓,兩足相疊,名為吉祥臥,亦名獅子臥法。右脅而臥,於諸臥姿中,最為有益,能令身得安穩,心不動亂。
平時須注意以下問題:
一、久行傷筋,應避免過度運動和勞作;
二、久站傷骨;
三、久坐傷肉,易生慢性病:近視、頸椎腰椎病、消化不良、高血壓等;
四、臥姿不正,影響情緒、心理健康、免疫力下降等。
此四威儀,正是行者日常舉止所應遵循的儀則。具足威儀,謹慎莊重,自然令人望之生敬,渴仰欽羨,故以威儀細行,即能化導眾生,令入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