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真做到四不依,才是如法修行的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這是有名的“四不依”,學佛的人都要知道。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生下來,走了七步路,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正好走七步,不是六步,不是八步?你們參參看,這才是真大話頭。

  學佛是要完成自我,用現代哲學語言說,是要找到真正自我。真找到了,是頂天立地的,也沒有什麼上帝佛菩薩,三界之間只有我,其它一切皆空。你懂了這個道理,就明白為什麼學佛有四不依。

  “依義不依語”,是說縱使你能把佛經倒過來背,如果沒有搞清楚經文的道理,也是沒有用的。你要把經文的義理,像吸收營養似的吸收,不死守經文的文字語言作標准。

  “依智不依識”,是說不能依我們的心意識,不能用習慣的思想推理來解釋佛經,而是要用般若智慧。你們將來出去講經弘法,要像巖頭禅師說的“語語從胸襟中流出,蓋天蓋地”,不然你一字不漏地講,於眾生無益。智慧不是聰明,更不是學位,生活中處處是佛法,不用言語文字表達,要靠智能去理悟。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三藏十二部當中很多是不了義經,就是義理不透徹的,很多小乘的經典是如此。學習佛法就要依了義經,義理徹底,透頂透底。譬如《楞嚴經》的經題是《大佛頂了義首楞嚴經》,已經告訴了你是了義經。不過老實講,依我看《楞嚴經》還不是盡然了義的,還掛著點尾巴。真正徹底了義就只是一張白紙,什麼都沒有。諸位的了義經在哪裡?都在你家裡,你沒有出門來這裡聽經之前,你已經念完《維摩诘經》了,你來這裡聽我講的是不了義。你懂了這個意思可以學佛了。

  什麼是佛?禅宗祖師答:“佛是無事的閒人。”這很難,閒也不容易的,我看你們當中有幾位很閒的,但是閒得很煩惱。古人詩曰:“人非有品不能閒”,這個品不是人品,是說沒有超越“了脫”境界的話,是閒不下來的,閒下來會痛苦的。孔子說:“小人閒居為不善”,一個人閒居久了不是好事。所以有時我會勸一些年紀大的朋友,不要退休,能夠賴就賴,多拖一下。我看有的人做了幾十年事,一退休下來就垮了,開始生病,精神不好,很快就真退休了。為什麼?就是“人非有品不能閒”。

  還有禅宗祖師說:“佛是了事的凡夫。”所以學佛要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你也不要執著於佛經上所有的話,一執著了,對不起,雖然不是邪見,但是成了邊見,也就是宗教性的偏見。宗教的偏見最多,也最排他。但是我看每一個宗教都一樣,因為基本上都是教人為善的,這總沒有錯吧!不必說你是那個教,我是這個教。你睡午覺,我睡晚覺。宗教的最高處是有不同,但你不要用最高來看人家,要從平等線來看。所以有的朋友對我說,想找個宗教歸宿,又不知道選那個教,我就叫他去街上逛,看見哪個教堂廟子,覺得看著舒服就進去坐坐聽聽。我不是哪個教的推銷員,這是要看個人因緣如何,不是我不肯推薦。

  第四個不依是“依法不依人”,我每次進教室你們就站起來,我只好合個掌,我實在很煩,很怕敬禮。我常罵你們,只會“老師早,老師好,老師不得了”,都是假話!其實老師樣樣都不了。老師好不好不要管,要依法不依人,以老師所講的法好不好為主,不是看老師這個人好不好。如果因為是某某講的我不能不信,那你是大迷信!有時我問同學為什麼要如此如此,他說因為是老師你昨天這麼講的。這就是沒有智慧,昨天某一個環境所以這麼說,今天的環境不同,你怎麼不曉得變呢?昨天下雨我叫你帶傘,今天不下雨你為什為還要帶傘呢?

  學佛一定要把四不依搞清楚。像現在好多人跟著去學密宗,我就問他們到底學了什麼東西,講給我聽聽。一聽之下,都是沒有搞清楚就胡跟著學,不管你跟著再有名的喇嘛還是麻辣,都沒用的,弄個手印就叫傳法,曼達還不如饅頭好。曼達是代表一切供養,曼達拉就是道場,曼達拉的手印就是說要盡自己一切所有供養。你又不懂這意思,也做不到這樣的供養,只會結印,不是自欺欺人是什麼!

  現在回到本題,本題是法供養。你真做到四不依,才是如法修行的人,才真對得起佛菩薩,才是法供養。不是你搞什麼曼達拉才是供養。學佛在心在念,心念搞不清楚都是在自欺欺人。

  我們後世學佛的人要記得幾點一定的道理:“依經不依論”,一切道理以佛經為標准,乃至《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大智度論》等都是次要,至於後人,尤其現代人的著作根本連看都不看了,因為他有沒有修證到,都有問題。

  其次,“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要研究大乘了義經典,譬如《楞嚴經》,是徹底的經典,有些佛說的經典是不了義,是對某一些程度不同的人作另外的說法,是不了義教。“依法不依人”,你們同學常常說我這個老師很難辦,脾氣又大,拍馬屁拍不上,的確是的。講到佛法,不管你對我感情如何,我始終保持一個態度,“寧將此心下地獄,不把佛法送人情”。這就是所謂四不依的法門,也可以說是四依法門,不然怕走錯了路。

  所以我們求師訪道學佛不要情感化,絕對要理性化,求正法以四不依的法門來檢查。什麼是正法?譬如大乘的經教,像《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楞伽經》《解深密經》《維摩诘經》《金剛經》等,絕對是正法,不會有錯。古人說通一經一論才真正夠資格學佛。唐宋時代是不能隨便出家的,要通過佛學的考試,自己可以指定一本經或是一本論,他就考你這本經論,通過了,國家就發你一個證明文憑,就是度牒,不是像現在這麼容易拿。若是出家人犯了法規,政府可以把度牒追回來。到了唐明皇以後,有一度國家的財政出了問題,同外國打仗經費不夠,也曾經出賣過度牒。

  所以經論不通,就不會了解正法。大體來講,《大般若經》《金剛經》《心經》都屬於般若系統,在中國的佛學系統裡是屬於性宗,直接講形而上道、明心見性。另有由科學的心理入手,一步步起修的唯識系統,中國叫相宗。這兩大系統,都屬於正法。還有很多正法,如三十七菩提道品、十二因緣都是。再簡單點說,佛法說心法是正法,凡是依心起修的都是。

  我們知道佛法有四個原則:

  第一,依法不依人:依佛的正法,不因為某一位老師、法師、上師或善知識,我特別喜歡他,或者他對我特別鐘愛,而只相信他說的佛法,其他人所說的,我一概不理,不以為然,這不是一個佛弟子所該有的行為。學佛人只問對方所說的是不是正法,而不被個人的喜好愛惡所迷惑困宥(you4聲)。

  第二,依經不依論:一切菩薩的論述以及後世的注解固然高明,但是,真正的佛弟子究竟應該以佛經作依據,不應以論藏作依據。所以,我常勸學佛的同學們,不要陷於這一百年來的佛學著作及注解中,昏頭轉向,應該直接研究佛經。至於名詞不懂,則可查佛學辭典,乃至於我所寫的及我所說的,只是幫助諸位了解研究佛經而已,不要以我的話為標准,要直接以佛經為依據。

  前幾天,我的一位在大學擔任系主任的學生來找我,說最近准備寫一本“××概論”,問我怎麼寫較為妥當,我說你不要再寫什麼概論了。我向來對學生看什麼概論持保留態度,什麼哲學概論、文學概論、政治學概論、經濟學概論,唉!已經概了幾十年了,還在那裡窮概。一把剪刀,一罐漿糊,東抄一段,西剪一段,就是一本概論。奉勸各位,要真作學問,須直接從原典入手。

  最近國外有人寫信問我,想要研究學佛,第一步要從哪一本書入手,我想了一下,還真答不出來,只好回說沒有。但是假如要看佛學概論的話,印度佛教本有的佛學概論有兩本,一是《大智度論》,一是《瑜伽師地論》。中國的佛學概論是智者大師的《摩诃止觀》,以及永明壽禅師的《宗鏡錄》。他說老師,這些概論我看不懂呀!看不懂,我也沒有辦法。

  注意!學佛要依經不依論,佛經看不懂的話,一字一字慢慢啃,一字一字慢慢查,下苦功夫,配合日常生活的反省檢點終會有所體會的。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經有些是了義經,有些是不了義經。了義是徹頭徹尾的通達圓滿,譬如《楞嚴經》、《圓覺經》、《華嚴經》、《法華經》,這些是了義經。有些是不了義,乃是佛因人因事因時因地對宇宙生命問題的方便說法,雖末直截點出佛法的究竟,但若能將這些道理參照對比、融會貫通,還是有個趨向了義理趣的脈絡可尋。

  第四,依智不依識:佛法是智慧之學,不是盲目的迷信,也不是呆板的功夫,真正智慧不是根據我們的意識妄想去推測。

  【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無不證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大智度論》上有四句話: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佛所教的法,規規矩矩地相信,不要因人而不相信法。有許多人認為,老師到底是人不是佛。你要聽聽老師教的法是不是正法,自己要有智慧的眼睛去選擇,如果老師教的是正法,就要依法,不要因為他是人而不相信這個法,如果依人看人一定氣死人,眾生懷疑、比較的心性多得很。

  當年我在上海,一位老和尚介紹一個人來看我,此人一進門跟我握手就把我的手一抓,我立即知道此人是學外道的,想試探我有沒有功夫。我被他一抓,手心馬上冰涼。我平常手心發熱,他一抓就變冷了。這個人轉過頭對老和尚搖搖頭,我笑笑,懂了!他的意思是:你宣傳他有道,他連手心都冰涼,好像有病,怎麼會有道?老和尚埋怨我,說我平常手心發熱,怎麼那天反常?我說他拉錯了手,我一只手冰涼,另一只發熱,他握錯手了耶!

  眾生都是依人不依法,很可憐的。實際上重法就要重人;重人也就是重法。

  “依法不依人”自然可以證果,這是引用佛經上所說。大家要特別注意!後世學佛多半是依人不依法,很多人拜老師、拜師父變得情感化,以老師或以這宗派為主,把正法忘了,這是很糟糕的。我們學佛對老師當然要恭敬,但不管哪一位老師,要看他講的是否適法,合不合法?

  “依智不依識”,真正的佛法要用智慧求證,印證智慧最好的方法就是拿空慧來印證比較可靠。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有些經典是不了義經典,不了義並不是不對,佛經是一種教育方法的記錄,某些時候就某一種教育的需要,給你一點“有”法去行,而不講空法,是不了義之教。譬如在學校念書,老師覺得學生太不對了,打學生一記耳光,學生長大以後,以為打耳光是法,那就是以不了義教為了義。看經教也是如此,有些經典是不了義經,有些教理是不了義的教理,但是真正修法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義不依語”,看經要了解語言文字所要表達的實際意思,不要抓個話柄,以文害義,那就很糟糕。

  永明壽禅師說只要我們但遵教行,依法不依人,一定會證果的。不過,有一種人不能證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不信正法的人,你對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上一篇:淨空法師:到了極樂世界,你還有什麼捨不得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夫婦沒法再相處怎麼辦?教你用這幾種妙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