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稱名一念得功無上決定往生(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決定往生語錄】稱名一念 得功無上 決定往生(二)

  法然上人《三心料簡及法語》: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之事”,此見他大善,我心無怯弱也。

  假令見法勝寺九重之塔,我雖不立一寸塔,而無不安之心也。又拜東大寺之大佛,我雖不造半寸佛,而無卑下之心也。

  稱名之一念,得無上之功德,決定往生,如是思定者,謂之“無外雜緣得正念故”也。如此信者念佛,與彌陀本願相應,與釋迦教無相違,隨順諸佛證誠也。

  雜行十三失,以此義可得知也。

  阿彌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薩發願,是如來智慧流露出來的,不是凡夫的意識心發願,是佛的真如心發願,所以往生的標准,佛號要使眾生往生,攸關數目多少,那多與少,法藏菩薩一定會說出一個標准,可是法藏在第十八願,有將佛號訂一定要念多少才是往生的條件,有這樣訂嗎?沒有!法藏菩薩是用不定詞——“乃至”這兩個字: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乃至”是不定之詞,也就是在法藏菩薩古佛的心中,用成佛的名號要讓眾生稱念,是不計較眾生念多或念少,才會用不定之詞,對不對?如果一定要念很多,那“很多”是多少?譬如一天要念十萬聲,要念十年,那藏菩薩就會將這樣的往生條件,在因願文說的很清楚,法藏菩薩就會這樣發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一天念佛十萬聲,念十年,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是往生的條件,數目已經說的非常明確了,佛的智慧怎麼可能在發願會說的迷迷糊糊、說的模擬兩可?一定說的很清楚的。阿彌陀佛一定會講清楚說明白,是我們凡夫才會不講清楚,不說明白。那換一句話來說,你念佛念九年會往生嗎?不會往生。就算你念佛念滿十年,但是你一天念佛才念九萬聲而已,這樣會往生嗎?也不會往生。但是法藏菩薩沒有這樣發願,法藏菩薩是這樣發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乃至十念”就是,法藏菩薩對佛號念多的人,救度他往生極樂世界,對佛號念少的人,也救度他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才會說“乃至十念”。也就是你只要念佛,不管你一生佛號念的多或念的少,不管你每天佛號念多或念少,我都是慈悲救度你。

  道理說到這裡,還要說的圓融一點,不然你聽到這樣的道理,你就會說:“信願師父!您既然將阿彌陀佛救度的心聲說出來,念多念少阿彌陀佛都絕對要救度,那我何必要認真念佛,一天念佛三萬聲,我又不是一個傻瓜。我一天念佛三聲就好了,我何必要費那麼多時間,一天佛號念三萬聲。”這樣不對!因為你是平生之機,你不是臨終之機。對佛號只有念十聲就沒有命的人,阿彌陀佛憐愍這樣下劣的眾生不放棄,照常加以救度。不是他不要多念,因為他的生命剩下能念十聲而已,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死了,他的生命是這麼短暫,阿彌陀佛對這樣的眾生不放棄,也是加以救度。

  但是難道你是只念十聲的佛號就要死的人?不是!看你的福報,至少還可以活個五六十年,那你就過五六十年的念佛生活,有時間就多念,所以法藏菩薩誓言“乃至十念”絕對的救度,實在很慈悲,跟阿彌陀佛鼓掌感恩。

  下面所舉的和前面所舉的完全一樣。下面舉的就是“拜東大寺的大佛,雖然沒有出資善款造半寸佛像,內心也沒有卑下之心”。前面說造佛塔,現在說造佛像。一個信心念佛的人,雖然沒有出錢造佛像,也不會感覺往生的資糧不足,所以內心沒有卑下之心,這就是他力念佛的人。自力念佛的人,因為積功累德的自力心,所以修諸功德修的比較少,就感覺往生比較沒有希望,修諸功德如果修的比較多,就感覺往生比較有希望。法然上人舉出這兩個例子,來說明沒有造作佛塔的功德,沒有造作佛像的功德,只要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內心一樣非常的安心,因為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在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完全具足。

  但是我們要把道理說圓融一些。念佛人如果越積極的斷惡修善,我相信越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有法藏菩薩發願要廣度眾生,修諸六度萬行的不可思議願行功德。既然不可思議的願行功德,那表示法藏菩薩發願之後,修諸六度萬行,每一行都究竟圓滿了,法藏菩薩成佛的果地名號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有布施的功德,有持戒的功德,有精進的功德,有禅定的功德,有忍辱的功德,有般若的功德,所以斷惡修善而念佛,更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何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七佛通偈。每一位諸佛如來都會鼓勵眾生斷惡修善,所以我們念佛人要斷惡修善嗎?當然要!而且你念佛的修行,更積極的斷惡修善,你也會更有福報,修善才能有福報。一個有福報的人念佛,在念佛的菩提道上,會走得比較順遂;一個福報欠缺的人,在念佛的菩提道上,會走的比較坎坷。同樣念南無阿彌陀佛,同樣往生極樂世界,可是在臨終有人好死,有人不好死。如果念佛念到非常的自在,預先知道三天後阿彌陀佛要現前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那你就會很歡喜,因為阿彌陀佛現前跟你說:“佛子某某人!我乘本願力,三天後早上九點現前來迎接你,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三天後早上九點要來接引你往生極樂世界,那你從現在到三天後,你要做什麼事情?念佛,請問你還會擔心三天後沒有人助念嗎?你會擔心三天後沒有正念嗎?你會擔心三天後在臨終家親眷屬障礙你嗎?不會!念佛念到三天前就知道要往生極樂世界,這很殊勝很難得,也很值得肯定與贊歎。

  所以,念佛一定要好好的斷惡修善,尤其是建佛塔造佛像,這是相當有福報的。諸位如果對《阿彌陀經》“祇樹給孤獨園”這句經文的由來故事了解了,你就知道,祇樹給孤獨園,就是祇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共同出錢出力,將祇樹給孤獨園建成,讓世尊能夠安僧辦道,弘法利生,講經說法。給孤獨長者出錢出力,建造這座祇園精捨圓滿之後,天上就有了他的富麗堂皇的宮城,就是要讓給孤獨長者將來投生天上享受天福。這樣建造寺院的福報大不大?很大。

  《阿彌陀經》列出十六位大阿羅漢,其中之一就是大迦葉尊者。迦葉尊者,把“迦葉”翻為漢語的意思就是“飲光”。迦葉尊者為何一出生,他身上的光明就非常的熾盛,稱為飲光。那為何迦葉尊者有這麼殊勝的放光果報呢?因為迦葉尊者在過去生是一個冶煉黃金的冶金師。當時有一位女眾,與三十二位善心人士,共同出錢買黃金,以黃金裝飾佛像,所以當時的冶金師,就是迦葉尊者前身,與這三十三位善心人士,共同發心,出錢出力,將佛像裝上黃金,這樣的善根,感召迦葉尊者在佛陀住世的時候誕生,感召身上放光的果報,成為佛陀的首座弟子。迦葉尊者是修苦行的代表人物,年紀大來,同樣每日修十二種的苦行。世尊在靈山講經,看見迦葉尊者來臨,世尊讓出半座,讓迦葉尊者和他一起坐著,你看迦葉尊者是多麼了不起。禅宗的第一代祖師,就是迦葉尊者。世尊鼓勸葉尊者,年紀大來,不要再修十二種苦行,迦葉尊者仍然一心修持,世尊贊歎迦葉尊者,就是沒有佛住世的教化,迦葉尊者看見飛花落葉,就會生出無常心,修學佛法。阿羅漢要有生出無常觀,還必須有佛陀的教導,這就是阿羅漢的根性。迦葉尊者的根性超越阿羅漢,是辟支佛的根性,辟支佛的根性當然比阿羅漢的根性更上一層,不必佛陀的親自教化,看見飛花落葉就知道要修行。我們有這麼大的善根嗎?沒有!所以我們還是要乖乖的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法然上人舉完兩個例子之後,下面再彰顯,念佛就決定能往生極樂世界的道理:

  “稱名之一念,得無上之功德,決定往生”,這樣的道理,跟前面第三十二段文所說的完全一樣:“念佛行者,余之善根,雖一塵不具,決定往生”。這兩段文意思完全相通。

  “稱名之一念”就是念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得無上之功德”,得到的功德是無上的功德。無上的功德是什麼功德?無上的功德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功德,就是佛的功德,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句佛號的功德,使法藏菩薩成為阿彌陀佛了,能不能使你往生成佛?能!這一句名號的無上功德,使得法藏菩薩成了南無阿彌陀佛,當然也能夠使你往生極樂世界,將來成為妙音佛,作用是一樣的。常住為師父准備一杯茶水,這杯茶水我喝了能解渴,讓你們喝,能不能也解渴?能!茶水的功能對任何人都一樣。相同的道理,名號的功德,對任何人的功能也一樣。名號的功德,使得法藏菩薩成佛了,名號的功德也能夠使你成佛,也能夠使我成佛。問題是,你要相信名號的救度嗎?問題是,你有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嗎?問題是,你有要往生極樂世界嗎?所以機與法都要同時來探討。

  這句佛號,是法藏菩薩為十方每一位眾生成就無上功德,所以張三來念張三能夠往生西方成佛,李四來念李四能夠往生西方成佛,王五來念能夠使王五往生西方成佛,可是毛六不念、白七不念,那毛六和白七,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不能!所以機有受與不受的差別。就是同樣都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有的人念佛也不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成佛,有的人念佛是來生要在人間出生做富有人家的孩子,有的人念佛是要去地獄有錢可以花用,有的人念佛是現生要比較有福報而已,有的人念佛是祈願夫妻感情融洽,有的人念佛是希望子孫孝順一點,有的人念佛是希望事業成功發達。但是這一些的現前利益不究竟,為什麼?因為法藏菩薩發願,不是要用名號讓眾生得到現前的利益而已,現前的利益叫做小利,這句名號是價值連城猶如鑽石,有的人就是拿這個像鑽石的佛號去做小利之用,譬喻用鑽石換一支棒棒糖來吃,鑽石非常有價值,棒棒糖一支才幾塊錢而已,你用鑽石去買棒棒糖來吃,這樣實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念佛就是為了要成佛。如果有人問你:“某某人,你為什麼要念佛?”你就要非常有氣魄,說話要很大聲:“我就是為了要做佛。”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師,問六祖慧能大師:你是獦獠(獦獠就是蠻荒沒有文化,不受教養的人,這一句話是輕視的話,因為六祖慧能大師住在嶺南,所以五祖說你是獦獠),你來我這裡要做什麼?你去看《六祖壇經》,六祖慧能大師當時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看見五祖問他這一句話,六祖他如何回答他呢?“我就是要來學做佛!”我來你這裡沒有要做什麼,就是要來學做佛。“你為什麼要念佛?”對做佛要很大聲,要很有氣魄,有那一份志向:我就是為了要做佛所以念佛的。

  所以,念佛得到無上的功德,決定往生。法然上人說:

  “如是思定者,謂之”無外雜緣得正念故“,內心這樣想,就是無外雜緣得正念:雖然我沒有建佛塔,沒有建佛寺,沒有造其它的善根功德,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得到無上的功德,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是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如此信者念佛,與彌陀本願相應,與釋迦教無相違,隨順諸佛證誠也。”如此的念佛,就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跟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相應;“和釋迦教無相違”,跟釋迦牟尼佛在淨土三經所說的道理沒有違背;“隨順諸佛證誠”,隨順六方諸佛證明念佛成佛真實不虛。《阿彌陀經》到了流通分,世尊舉出六方諸佛,證誠念佛成佛真實不虛,當然目的就是為了要讓眾生破疑生信,老實念佛,往生淨土。用意在這裡。最後一行:

  “雜行十三失,以此義可得知也”,雜行十三種過失,以這一句“無外雜緣得正念故”的道理就可以了知。要了解雜行十三種失,你只要看善導大師《往生禮贊》就知道了。在這裡,也最主要在說雜行與正行的得失,所以以這樣的道理,來彰顯念南無阿彌陀佛,得到無上功德,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的道理。

  所以,第三十二段文,與三十三段文,雖然法語並不長,但是這樣的道理,一般念佛人比較難以聽到,所以解釋的詳盡,說的圓滿,比較不會令其它念佛人產生誤解。下面第三十四段文,有五種決定往生很好的道理,我們等待下回再來探討。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信願法師: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二)
下一篇:信願法師:窦禹鈞修身積德,延年益壽、五子登科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