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要認識精進的本體。什麼叫精進?“我天天上課打坐,或者天天磕頭、繞殿等等,這應該叫精進吧?”不一定。“我天天念佛、念咒,已經念了一億遍佛號或者咒語,這應該是精進吧?”也不一定。精進是一種內在的東西,也是一種心態,即喜愛善法。
如果你內心並不喜愛善法,即使你天天繞大殿、磕頭,天天念佛、持咒,天天上課、打坐,都不是精進。很多人都勉強地做、假裝地做,也是為了在別人面前裝修行人嘛,尤其是我們這些出家人,都是在施主面前裝修行人,雖然你每天上課、打坐,但是內心很勉強,沒有一點兒意樂和法喜,整天愁眉苦臉地做,這不叫精進。即使你表面上做得再好、再勤奮,也沒有用,這不是精進修行。
什麼叫精進?雖然你念得不多,上座的時間不長,在表面上做得不多,但是,法喜充滿,這叫精進。有的人在表面上看沒有念多少、做多少,上座或念經的時間都很短,也許他身邊的眾生認為他不精進,但實際上他是精進的,他才是有修行的。比如寂天菩薩在那爛陀寺的時候,表面上也很不精進啊,甚至被稱為“三想者”,意思是他只有三種想法,只做三件事情:吃飯、睡覺、拉撒(也有一種說法:行走)。表面上看似不精進,但實際上他才是真正的成就者,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你可以少念、少坐,但是一定要精進,心裡一定要有這種歡樂。無論是念佛、持咒,還是上課、禅修,本來都是一件很歡喜的事,本來就是一種無比的享受,你為什麼要這麼勉強、這麼痛苦呢?這是因為沒有明白這些善法以及無漏的功德的真正價值、真正作用,所以生不起喜愛之心。
舉個例子,大家喜歡人民幣,喜愛自己的家人。你為了家人,怎麼都行;你為了賺到人民幣,怎麼都行。這都是因為我們喜歡、喜愛,否則不可能這樣。你現在應該對“喜愛”有所體會了,觀察一下:我們現在對善法以及這些無漏的功德,愛還是不愛?喜歡還是不喜歡?自己看看吧!
上大殿做課,在禅房打坐,這都是善法。你不願意上大殿,不願意做課,不願意上禅房,不願意打坐,這都是不愛、不喜歡。可以說,你失去精進了。若是這樣,你不可能積累資糧,也就無法成就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