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從觀世音菩薩的供養說學佛所獲的利益快樂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普門品》中有段世尊請觀世音菩薩接受無盡意菩薩供養的經文,經文如下: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憫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憫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在這個時候佛陀對觀世音菩薩說:你應當憐憫這位無盡意菩薩及他所代表的四眾弟子和天龍八部眾生們,因此你當接受這璎珞供養。觀世音菩薩聽聞之後,以憐憫如上的大眾的緣故,就接受了璎珞的供養。然後分成兩份,一份供奉給釋迦牟尼佛,一份供養給多寶佛塔。佛陀對無盡意菩薩說:觀世音菩薩有如此自在的神力,游化穿行於這娑婆世界。

  1.觀世音菩薩的供養

  觀世音菩薩聽聞佛如此說,雖然菩薩不受,但以慈悲大眾的緣故,以利益大眾的緣故,以遵循佛陀教化的緣故,迅速接受了供養,並分成兩份,供養給世尊和多寶佛塔了。這裡展現的內容也非常多,聞即奉行的大菩薩行持也依然展現無遺,同無盡意聽佛說要供養,馬上就供養,這是一樣的反應。在這段經文裡觀世音菩薩展現了一個神力,各位知道一串璎珞珠寶如果想分成兩份,正常應該要重新串連了,這活兒要是我們做,那且得些功夫了,但是觀世音菩薩迅速地就做完了這個事情,那麼他是怎麼做的這個事情?為什麼隨後佛陀說:無盡意你看,觀世音菩薩以就像這樣的自在神力游於娑婆的!

  所以粗暴地說,觀世音菩薩受璎珞分為二,供養二尊的這個事情就展現了他的自在神力。我過去理解是觀世音菩薩把這串璎珞拆分為兩部分,分以供養二尊,但是後來一思維發現不對,無盡意代大眾供養的拳拳之心,觀世音菩薩在佛的授意下接受了,但他沒有自己用,而是轉身就供養給二尊了,如果把那串璎珞拆分後再供養,這就把大眾供養之心也給拆分了,我們在這裡會起分別心。如果當場出現了這樣的局面:無盡意拿來一大串璎珞,觀世音分成兩小串璎珞用以供養二尊。這絕對會讓與會大眾產生無盡的分別,所以觀世音菩薩用他的自在神力將一串璎珞又復制出一串璎珞,以和無盡意供養的相同的兩串璎珞分供二尊。

  各位知道佛教裡有分身一說,所以此處的這個分字,不再是部分的意思了;如果當簡單地拆分來理解,就會出現大串變小串的局面,也不可能被佛贊為自在神力了,我們活人都能用些時間做的事情,佛何必以此贊歎觀音菩薩呢?根據後文提供的線索,這個分字就應該是分身的那個意思了,復制出一條完全相同的璎珞。

  此時觀世音菩薩供養的,就不再是無盡意菩薩的那條璎珞了,雖然物品相同,但這裡有了他的供養在其中,而不是借花獻佛、左手來了右手出去。這裡面各位要注意,觀世音菩薩給我們表演了一個供養的細節。如果我們僅限於物品的范疇,來一個去一個,接受到一個什麼東西,我們就輸送出一個什麼東西,這就是一個管道了,沒有附加值在其中。如果進來一個,我又能變成兩個,且沒有任何貶值的完全相同的兩個,這個供養就完全不同了。

  2.觀世音菩薩的表法

  觀世音菩薩供養的第二條璎珞是給我們表法了:我輸送出去的不是那個物質,而是我又完全完整地承接了大眾供養的那片心意,將此拳拳之情完全理解、接受並供養給二尊,就相當於觀世音菩薩從新走了一遍無盡意因慈悲大眾、因配合佛的教化而做的供養。你無盡意的供養還在,但我也在其中有了我的供養,只是借助這個物品相,但其中的深意內涵已經是在第二條裡展現了。

  這個心念就了不得了,相當於他用了復制粘貼的技能,瞬間就完成第二件復制,如果他願意可以瞬間完成無數件的復制,這可真是培福的上妙法門了!你供養的東西,那是你的,我不侵、我不占、我不沾、我不貪,但我也同時做了相同數量的供養!想一想,觀音菩薩培福的速度多快?

  如果這個心念我們會用了,等於我們看到的一切供養都可以同期做一遍,這是何等的培福速度?如果我們還局限於看到別人做供養了,想著:我也應該做,但是我沒條件,那就算了,以後有條件再說吧!這種情況就很普遍了,可能各位也都有的,然後時間一晃,忘性再大一點,以後就算有這個條件,我們也不容易去落實這個供養了。此類培福的速度,僅能說是看到經文的提點,激發了我們的供養心,但並沒有落實到當下的行動中,並沒有在我們心念裡那麼扎實地把供養做完。這個虛晃一槍的病,在《普門品》裡由兩大菩薩的表演展現無遺,你想做了,這個事情是對的,那麼你就要去抓緊落實,不要總想著以後、以後、以後,但凡想著以後,就可能沒那麼大的福報去做了。

  看看這些大菩薩,哪個說以後了?文殊菩薩因為千劫不能測量佛說的內容,就說我以後信了?還是無盡意菩薩說,佛陀你這樣說了,我先看兩點兒,看看熱鬧,以後再供養?還是觀世音菩薩說,佛陀你這樣說了,但是我擔心大家看不懂,我就稍微等會接受供養,我也稍微再等會再供養給你們,我先自己焐熱了再說?大菩薩為什麼是大菩薩?這種行為的表現確實是沒辦法掩飾的,這是沒辦法裝出來的。我們如果第一念不是這樣,但凡落在第二念上,就不可能當即做出這樣的反應。亦如剛剛提到觀世音菩薩以自在神力復制出另一條璎珞參與供養了,那麼我們是否也想一想,我也當如此做呢?

  菩薩展現的是復制出物質相,我們沒這個能量,但是我們起碼可以重走一下這段心路歷程,從新喚起自己供養菩薩、供養佛陀、供養多寶如來及多寶佛塔的心。如果我們也能如此重新走一遍供養的心,其福無量無邊了。所以佛菩薩的慈悲和智慧難猜、難量、難解、難思,留給我們無量無邊的法門,供我們取用。只是我們心太燥,走得急匆匆的,法門看不出來,自然就不能受用,更不可能奉行,也就不可能獲得對應的利益了。於是經文裡說了無邊的利益功德,真正有幾個人能完整地獲得?對我們平頭百姓而言,幾乎連經文裡的蠅頭小利都很難獲得,很多人學佛一趟空手而歸,所以一定要改變過去學佛的那種模式了。我們要麼就學進去,獲得其中的絕大多數的利益,從而證明佛法的偉大神奇;要麼我們就可能成為誹謗佛法的中堅力量,學了多年成了佛混子佛油子,你說什麼都能接得上茬,但是心不清淨、願不純粹、行不堅定。

  我在早期混佛群的時候就是典型的佛油子佛混子,你說什麼我都敢搭茬,你說的什麼我都知道一點,但是銀樣镴槍頭,能看不能用就是裝飾品,稍微來點真格的就趴窩了,這能行嗎?那不叫學佛啊!當自己意識到這個問題後,就毅然的退掉所有的佛群,拒絕了所有的邀請和挽留,雖然也是學佛,但那和修行是背道而馳的,心不安定,沒有清晰的目標,也不知道具體要做什麼。這種狀態可能每個學佛人都會經歷,只是有的人能很快沖出來,有的人就很難走出來,而有的人還會沉溺其中,直到被現實打臉,之後退出不再學佛。

  幾次退出佛群之後,我就在思維,我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佛法?我到底在做什麼?可是很久都沒有答案,直到發現了學佛人的大漏洞後,才明白我要做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應該讓學佛人知道那個大漏洞,想避免的,想修改的,我應該給與幫助或者支持,哪怕是精神上的支持。我發現很多學佛人並沒有把學佛和個人生死緊密聯系起來,還是處於一種游離狀態,學佛是學佛,生活是生活,生死是生死,那麼佛法能做什麼?最多就是龍門陣的茶點,供人消遣罷了。

  3.當盡此身心奉於佛前

  同樣道理,當我們看到這段經文,理解了這個方法,我們是否能和自己緊密的聯系起來?各位想沒想過,你會了這個方法將有什麼樣的不同?當佛拈花之時,大迦葉尊者微微一笑,佛說我有心心相印之法傳於大迦葉!我為什麼不解佛意?於是就猜是否佛在說: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塵剎,一果一菩提,一葉一法界呢?當在種種經文裡看到種種供養及其他的行持,我們是否也曾思維:這是什麼呢?我要如何呢?從而和自己緊密連接,之後就知道我當如何做了。這時佛法的提點就出現了,我們知道要做什麼,應該做什麼,怎麼去做了,這就是得了智慧了。

  如《地藏經》婆羅門女設福修供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她捨家宅求名香好花,她那片捨棄一切的供養之心,我們理解了,是否也能想:我也當盡此身心奉於佛前?

  如果我們也能如此思維,能如此去做,和龍女菩薩以價值三千大千世界的龍珠供養於佛又有什麼區別呢?毫無區別,龍女菩薩為顯《法華》之成佛迅猛,而轉身示現成就;我們雖然沒他那麼利根,但能盡此身心奉於佛前,我們的解脫和成就怎麼可能慢吞吞的?

  所以會了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在六度萬行裡找到真正的那個波羅蜜門。找得到才能走得通,才能獲得對應的效果。於是常不輕菩薩以修忍辱,贊於一切大眾“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做佛!”於是如藥王藥上菩薩行於娑婆,以慈心仁術救療大眾疾苦、安頓身心!我們會了這個方法,就等同於自己也走了一遍、做了一遍、如此奉行了一遍!你學佛的成長可能慢吞吞的嗎?

  如果我們會如此學佛,在無量的經文裡可以找到浩如煙海的法門行持,就等於我們有了無盡的成長空間和機會,培福是小意思,消業也是小意思了,這法門宏大的不要不要的。這要感恩觀世音菩薩的那第二串璎珞的供養,沒有菩薩如此的表法,我們怎麼可能窺探到如此深邃的修心秘法?菩薩如此毫無痕跡的展現,卻對我們給予深深的祝福和期許。所以當蟄伏種種雜心,契合開啟此等宏大法門!所以學佛的基礎工作還是要消除雜音,當我們讀經思維佛法的時候,你的那個雜音就是干擾項,就是你的冤親債主,就是你的魔障,就是你的賊人圍繞。

  當一段經文清晰完整地描述了一個佛菩薩的行持,我們解讀不出其中的深意,這就是我們不契合了,是我們沒在對的狀態。我們知道佛經有四意——法常貫攝,這個攝就是攝受,狀態對就多攫取其中法義;狀態不對就算背得下來,依然不解其意。

  所以那些以為戴串佛珠手串就是學佛人了;以為穿了一套瑜伽服就是修行人了;以為會背了什麼經文咒語就是學佛人了;以為能吃個花齋、抽空放個生、捨個善就是學佛人了!這都不能嚴格算是學佛人,最多算是佛教愛好者,粉絲而已。

  既然是粉絲就可能路轉粉,當然也可能粉轉路。如果我們把自己當成學佛的粉絲,想表達這種謙虛是可以的,但內心深處也這樣想就不可以了;你既然來學佛,佛教裡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不是我要看別人做的,我當吃瓜群眾的,所以這才是荷擔如來家業。所以這才是和諸佛同住,和諸菩薩同行。他們做的事情,我做不了,那就做我能做的,趨同還不會嗎?他做的是大事情,我做的是小事情,但事情本質都是一致的,那麼我們就是在做相同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堅持做和佛菩薩相同的事情,我們就應該和他們一起、一處、一塊、一伙!所以動我,就等於動了他們;傷我,就等於傷了他們;同樣傷了他們,就等於傷害了我。

  如果各位也能如此落實,把行持和心念同化好,我們真的會求不到菩薩幫忙嗎?我們真的會念了很多年佛,連個感應都沒有嗎?我們真的會學佛N久,連個生死都解決不了嗎?希望大家能理解這個方法,能試著去用。因為我相信佛菩薩希望真正的學佛人可以獲得無盡無邊的利益快樂!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摘自幻海迷局新浪博客(原人間天新浪博客)

 

上一篇:信願法師:金老板平日積德行善,吉神護佑免於盜劫
下一篇:印光大師:天下有一多半人都冤枉死於色欲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