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的這些善業,如果是只為自己做,或者是你為一家,這個果報小了。果報就三生受樂,不是三十生作小國王,這是講你是為自己、為你一家。『捨一得萬報』,這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你得來生福報。注解裡面引用《五苦章句經》的幾句話,提醒你自家眷屬的真相是什麼。
這一段文在第二十八面倒數第三行,從當中看,它這裡有「自家眷屬者」,這是給你解釋什麼叫自家眷屬。「《五苦章句經》雲」,這佛說的話,「父子、夫婦、兄弟、家室、知識、奴婢」,這是講家,自家眷屬。佛說有五個因緣,如果不是這五種緣,決定不會成為一家人,不會成為一家眷屬;眷屬裡面有朋友,知識就是朋友,你的好朋友。
五種因緣
第一個是「怨家」,小注說「父子互相殺害」,怨家;
第二是「債主」,「父母財子散用」,生了一個敗家子,父母辛辛苦苦慘淡經營置的這些產業,到他手上幾天就敗光,債主!父母欠他的債,他來是討債的。
第三種「償債」,還債,那就是父母是債主,兒女是來還債,所以兒女他在外面賺錢,賺了供養父母,這是還債的。對父母並沒有什麼孝敬的心,對父母沒有恭敬,但是在物質的受用不會給他缺乏,他會供養得很周到。這裡面也看欠債多少,如果兒女前生欠得多,對父母的奉養就很厚;如果欠得少對父母供養就很薄,在現在社會我們都能看到。
第四個是「本願」,乘願再來,這裡面就有恩德,我們講報恩,這一類的兒女對父母有孝順心,有孝敬之心,這是本願。
第五種是「真友」,過去生中是同參道友,志同道合,這一生又遇到了,這是真正善知識。前面裡面講「知識」,就是這種因緣,真的同參道友。這是說明自家眷屬包括的范圍。如果我們一切修學的功德是希望自己得利益,希望我一家人得利益,這個心量很小,果報也就有限,只能夠三生受樂,這就叫「捨一得萬報」。
所以我們修學、修善、修福,心量一定要大,用心一定要真實。有很多人,譬如國內這些水災,有很多人聽到這個消息,還是不肯發心,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們救濟的錢,他們是不是真的會得到?是不是會被當中的人剝削去?他常常有這個憂慮,把行善中斷掉,這個機會錯過了。
一定要曉得各人有各人的因果,人人都怕被當中的人剝削,這些苦難人沒人救濟了。即使被剝削也不在乎,我們也要做。你自己不能親手去布施,必須要通過第三者,不能不做。布施供養當中佛法更是重要,為什麼?
懂得佛法的人,相信因果的人,我們托付他,他就一定會做得圓圓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