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悟顯法師:無作戒體,光明金剛寶戒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請掀開《梵網經菩薩戒本》,看第四十六頁。我們之前講了《梵網經》十重戒,以及最根本的戒「無作戒體」。

  達摩西來唯傳一法,千佛出世唯有一戒,這一戒就是「光明金剛寶戒」。它又有很多的名稱,又叫真如、又叫佛性、又叫如來藏,所說的無外乎都是講我們的真性、本性,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都能成佛,所謂「各各不無,人人本具,不假修成」。真心本性不用你去修,本自具足,本來清淨。所以說「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只是你迷了,所以要透過受戒的儀式。只要你肯受、你肯轉變,那就是「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諸佛出世就只傳這一戒法,其余的十重四十八輕、六重二十八輕等等的:比丘、比丘尼,乃至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八關齋戒、五戒十善等,全部都是枝葉。所以學佛要掌握得到根本,修行要掌握得到根本,這是第一要務。

  根本掌握得到,你就不會盲修瞎練,就不會人雲亦雲,今日求東,明日求西。所謂「求東求西」,就一下想要發願往生,一下又愛樂娑婆。心總是無法安定,沒辦法老實地修行,即使出了家也是迷惑顛倒,跟著人家成天做法會,不是法會不能做,但是修行才是最為重要的。我從來沒有排斥做法會,但是重要的是:出家人要懂得要怎麼修。你掌握不到根本,雖然念佛,不知所念為何物;雖然持戒,只是裝模作樣而已。

  所以之前跟大家講過,你如果不明了「無作戒體」,不明了「光明金剛寶戒」,即使你戒相持得再好,你也是假的,也是破戒。就好像你要制作金器,你只有要做金器的模具而沒有金子,沒有金子就成不了金器,雖有模具也沒有用。戒相就如同模具,戒體如同金子,沒有金子,模具刻得再好,也做不出金器來。

  所以受戒,這一戒「光明金剛寶戒」,一定要懂,你要是不懂,那你即使持戒也如同外道。

  《璎珞戒本》說到「一切凡聖戒。皆以心為體。」凡聖戒包括出家戒、包括在家戒、包括五戒、十善,凡是談到戒法的,都是「以心為體」。此心顯現在戒上,名為「光明金剛寶戒」,「光明」是講它的智慧義,「金剛」是講它能斷之義,能壞一切物,而一切物不能損害它。所以常跟大家講,你受菩薩戒也沒有破戒這回事,「無作戒體」要怎麼破?它就是真如、就是佛性。所謂「真如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根本沒辦法破壞、沒辦法變異,縱然你在三界六道輪回也沒有辦法變異,縱然你迷惑顛倒、你背大向小,真如佛性仍舊是不變、不壞。

  所以大乘講「一闡提也有佛性」。小乘人不明真心本性,所以他沒有辦法度一闡提,甚至小乘的藏教佛也不能轉定業。

  大乘知道業性本空,所以每一個人念佛,每個人修行,定業都能轉,不是只有佛能轉。像大目犍連尊者,他就沒辦法轉定業,他是藏教的果頭佛,大阿羅漢轉不了定業,所以被外道用大石頭砸死,甚至他不能救釋迦族,但是你如果遇到災難念觀世音菩薩,這些災難,一念稱名無不解脫,還有像中陰身救度法,救度已經亡故的眾生,立刻超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大乘講的轉定業。

  像張善和他本來的定業是要下地獄,因為他念阿彌陀佛,地獄猛火一時化為清涼風。因為他念的是無量覺。無量覺是誰?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就跟《法華經》所說的一樣,「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阿彌陀佛即是實相,在十句佛號以內,所有的重罪全部銷亡,這就是轉定業最好的公案。

  阿阇世王造五逆重罪,這是俗話講的:「在劫難逃」,原本逃不過,但是佛教他起觀,觀一切法無生、觀業性本空。所以他的罪,瞬間就忏除,證無生法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下就轉定業了。這就是大乘佛法的殊勝,是菩薩戒的殊勝,是心性的殊勝。所有一切經典,包括戒律都是「以心為體」,也就是以「光明金剛寶戒」為體。

  所以要懂得這一戒,後面的戒就非常容易。如果你不懂,那不管你事相上做得再好,都是不圓通,都不算真正持戒。凡是自古以來有修有證的祖師,莫不闡明「光明金剛寶戒」,以此作為持戒的根本。《梵網經》從序分、正宗分到流通分這三分,每一分都闡明「光明金剛寶戒」,只是看經的人沒看懂,太粗心沒看出來,又喜歡自以為是。自以為是就有「我相」,你不肯虛心學習,所以佛力加持加不上,你若真心求哀忏悔,就可以看得出來。若還是看不出來,你可以看祖師大德的批注,但不要看今人的批注。今人的批注不堪入目,包括匯解也一樣。

  有一位居士,在佛門很有名,他會集了很多祖師大德的批注,在他匯解的菩薩戒書籍裡面,但這個人沒有成就,最後是浮屍在黃埔江上。所以你直接去看祖師大德的,才是最圓滿,像法藏國師也就是賢首國師,像蕅益大師、智者大師、蓮池大師、寂光律師,這些都是古來有修有證的祖師大德,南岳慧思禅師也是。南岳慧思禅師受菩薩戒,是感四十二位菩薩直接為他灌頂受戒,這是真正受戒得「無作戒體」者,所以非常地殊勝。

  學佛一定要知道,不可以忘記此一戒,如果忘了,那就一切皆失。「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由此可見「光明金剛寶戒」的重要,用此一戒能貫通十重四十八輕戒,能貫通一切的戒法;要是懂了這個,你自然就懂什麼叫「開、遮、持、犯」,「開」就是開明本心,「遮」除習染現前;「持」是持而不失,「犯」而有悔。

  講開、遮、持、犯,「開」,不是以你的人情在開緣,而是要能開明你的佛性、開明本心。「有二比丘犯YIN殺。波離熒光增罪結。」優波離尊者是律宗的第一祖師,優波離尊者的兩個比丘徒弟犯了YIN殺,這是犯了非常重的戒,跑去找優波離尊者忏罪,按照律宗的方式來忏,越忏罪越重、心越迷悶;維摩诘居士知道後,為其開示,這兩個人直接證無生法忍。持戒要是只持事相,就如同熒光。所以經上說優波離尊者的戒如同「熒光」:螢火蟲的光。「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所以優波離尊者自歎不如。

  這就是開明本心,遮除過患,令眾生能夠「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這就是持戒。不是只持戒相,持戒相沒有用,不明戒體,只持戒相沒有用,所以經上說:「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永明大師講:「無所持而具戒。」什麼叫無所持?心裡不執著,則無所持,不貪染則無所持,不犯戒則無所持,自然就具戒了。這是大乘戒律,不是凡夫、小乘戒,而是如來出世的本懷,所謂「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就是要宣說這「光明金剛寶戒」,所以這一戒非常地重要,卻很多人不知道。

  我問了很多去受戒回來的同修,有沒有聽過什麼叫「無作戒體」?他說:「有一點印象」。那有沒有聽過:「光明金剛寶戒」?他說:「沒聽過」!再問:「你們受戒沒有教」?他說:「只教戒相」,甚至說菩薩戒的戒相跟五戒的都一樣。這就是「背大向小」,就是在毀謗大乘、毀謗三寶,墮於四種謗當中,出家人在戒壇上毀謗三寶。我告訴他要去看祖師大德的批注,現在人寫的不能依止。你依止,你不會得戒,連傳戒的都沒得戒,因為根本是「無解作師」,要怎麼傳戒?他對於經典、對於戒律,何者是根、何者是本,都不懂,全茫茫然也,那要怎麼傳戒!只會教人家排班、分班、穿搭海青……,這樣我們請個鐘點工都可以傳戒了。

  今天你稱他一聲和尚,他就要傳「無作戒體」,就要讓你明白什麼叫「無作戒體」,如果你自己聽不懂的,算你的業障。要是他沒有能力告訴你,沒辦法跟你講清楚、講明白,告訴你:「只要戒相上做好就好」,那這個人不是善知識,而是妖魔鬼怪再來。再者,還有那些教你可以吃肉的、煮葷腥的,自以為方便、隨緣的,都非善知識。

  後面戒律就會講「受菩薩戒者不可以吃肉」,裡面含著不能「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不可以教人吃,自己也不能吃。不要看它這經文沒講,它是輔助十重戒的,不可以自己作,當然不能教他作。所以教你吃肉的這些出家人,根本是羅剎戒師,妖魔鬼怪。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上講得一清二楚,吃肉者是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所以有讀過《楞嚴經》的人就知道,就看得一清二楚,佛門的獅子蟲,自然就現前了。

  我們講戒律講話就是直直的,絕對不虛偽客氣,我們是講戒,不是上台講人情,也不是上台講禮貌,戒律怎麼說,我就怎麼說。

  如今在佛門持戒的人沒有成就,戒律沒有辦法弘揚,導致整個僧相敗壞。所謂「僧相」就是出家人的形象。如今出家人的形象敗壞、佛門的形象敗壞,就是因為得不到根本,沒有慧解力。所以去受戒要選擇如法的戒場,聽我們講菩薩戒的人非常多,所以想要傳戒的人自己就要好好學戒,學戒不是只有看表面,不要做個「不學無知」的出家人,不要做「羅剎戒師」,要知道講這話是在保護你,希望你不要墮落,因為無解作師的果報,是非常嚴重的。把佛門的戒法傳錯、傳偏了,那你的過失就非常地重,因為你是在滅佛法,滅佛法的人即使受千刀萬剮,下油鍋都沒有辦法除掉你這一生的罪業。你這生做再多的好事,也抵消不了你的罪業,因為這是千佛的大戒,眾生出世間的根本,一切如來依此成就。所以學戒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光明金剛寶戒」,也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在這幾天當中,都會不斷地做說明。

  ~~出處節錄:《梵網經菩薩戒正說》一書,悟顯法師講述

 

上一篇:淨空法師:佛號念念相續,好處在什麼地方?不造善惡業
下一篇:人的心要練得像水一樣,看起來好像綿軟柔弱,卻是堅韌得任何東西都無法切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