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龍宮藏法寶
大家看這個經題下面,在經題下面寫的是“唐中天竺沙門般剌(La)密谛譯”,“烏苌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然後是“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很長的幾個副標題。看到了吧?這幾位大德都是當時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他們本著對法寶、對後世負責任的態度留下了他們的名字。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谛譯”,這個字讀“喇”,不是讀“刺”,不要搞錯了。這部經典大概是在我們中國的盛唐時期,在武則天剛剛下台的那個年代,唐中宗繼位不久,就由中天竺——也就是中印度來了一位出家人,叫做般剌密谛大師,由他主持的翻譯。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句話,只有很簡單的一行字,“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谛譯”,似乎平平淡淡、普普通通,沒有什麼太多的講究,但實際上這部經典的翻譯、它的來歷非常的不簡單,這裡面就隱藏有一個很神奇、很鮮血淋漓的故事了。
傳說,在佛陀圓寂後不久,這部《楞嚴經》就已經由我們熟悉的文殊菩薩率領諸大菩薩在鐵圍山上給整理出來了,但是當時這部經典並沒有存放在我們人間,因為大乘佛法的弘傳因緣還沒有到、還沒有成熟,所以它就和《華嚴經》、《法華經》等等,和這些大乘了義經典一起,就被收藏進了海底的龍宮——這是真正的“龍藏”。此外,還有另外一批大乘經典也被妥善保管,它們被收藏進了南天竺的鐵塔裡,一直到幾百年後才重見天日。
這兩批大乘經典出現的時間大概都差不多,但由於年代間隔久遠,所以雖然事出有因,但是我們後人已經無法查證、無法去考據了,我們只能說這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傳說,很美好、很神奇,但是真假難辨。我們可以從信仰的角度來接受它,從“依法不依人”的角度來剖析它,其它的,師父個人認為,就沒有必要太去深究了。我們又不是做學者、做學問的,對不對?我們是要實證超越生死的修行者,不是賣弄文字、玩弄學問的書呆子,這點大家要搞清楚!因此,大家手裡拿的這部《楞嚴經》,按照傳說,最早它是一直存放在大海、存放在海底的,是由龍王和水族眾生負責看護,呵呵,也不知道這個龍宮到底是在東海還是在南海?還是說在太平洋或者印度洋?具體在哪沒人曉得,實在是令人有點遐想、遐思。
那麼,在佛陀涅槃四百多年後,古印度又出現了一位承先啟後、驚才絕艷的大成就者,那就是著名的大乘論師龍樹菩薩,有的地方也翻譯為龍猛菩薩或者龍勝菩薩,都一樣。這位菩薩就出世弘法,因為他解行證悟的殊勝,堪稱是當時的天下第一人,所以他就受到了龍王的尊崇和禮請,邀請他到龍宮去說法。龍樹菩薩就在龍宮裡翻閱龍藏,走馬觀經——很可能是騎著海馬——他就看到了其中有這部《大佛頂首楞嚴經》,結果一閱之下,歎為稀有。他覺得實在是太珍貴、太難得了,所以龍樹菩薩就以自己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把整部經典都給背了下來,出來之後他就把《楞嚴經》完完整整地默誦、抄錄好,呈獻給了當時的印度國王。
本來按照龍樹菩薩的意思,他辛辛苦苦地記錄下這部經典,那目的當然是為了廣為流通、廣宣流布,是為了利益更廣大的眾生,但是當他把這個經典交給國王後,這個國王固然是非常的重法,可以說是尊重萬分,他將《楞嚴經》視為了國寶,但是他卻很明顯的有點尊重過頭了,挺奇怪的。國王居然就把這部經典很干脆地就收進了國庫,還下令嚴禁外傳,尤其是不准流傳到其它國家去,只允許本國極少數的高僧大德翻看,那這樣一來就和龍樹菩薩的發心明顯大相徑庭,就有所違背了。也不知道這個國王是怎麼想的,不知道他在害怕什麼?
我估計,我私下測度,這可能跟古印度一直長盛不衰的婆羅門教和其它外道傳統有關,因為佛陀在《楞嚴經》裡非常明確直指地、毫不客氣地就破斥了種種外道的錯謬邪見和邪行,揭露了種種迷惑人心的陰魔手段,這樣一部經典如果廣為流傳的話,不可避免地,就會觸動很多教派的利益,就會動搖千萬人的信仰,嚴重點甚至還會激發民變,引起宗教的狂熱戰爭——有沒有可能?所以從政治平安的、和諧的角度去考慮,國王這麼做應該說是情有可原的,可以理解。當然,國王這麼做也很有可能僅僅是出於一種虛榮的、對於文化優越感的保持,那這種心態就很狹隘了,不值一提。不過不管怎樣,這部經典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並沒有像龍樹菩薩所期望的那樣普及開來,廣利人天,反而被束之高閣——這是事實,這是歷史的事實!至於其中的真正原因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我個人的一點猜測到底正確與否?這些都不重要了。
就這樣,慢慢的又過了很多年,這部了義經典雖然沒有在大范圍內流傳開來,但是看過它的高僧大德畢竟已有不少,而且此經的內容的確是殊勝無比,智慧奧妙無比,所以它在西域諸國的名聲終究也還是傳揚了出去,但很多人都只是聽聞其名而已,他們並沒有這個福報能夠看到真正的法本。
還有時間嗎?那麼不好意思,今天精彩故事講不完,也只能留待下回,“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阿彌陀佛,大家辛苦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