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太橋旦曾堪布:別提空性先問問自己是個好人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文:太橋旦曾堪布

  俗話說:“走千裡路,看第一步。”成佛之路漫長遙遠,初學者怎樣走好第一步呢?有的初學者在皈依以後,急於觀修空性,想盡快開悟、證悟般若智慧,這樣的想法正確嗎?

  佛法的核心是菩提心,菩提心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側重慈悲心的世俗菩提心,另一個是側重離戲無分別的般若智慧的勝義菩提心。對初學者而言,首先要努力修持世俗菩提心——從做一個真誠善良的好人開始,然後培養起利他之心、慈悲心,再逐步升華為世俗菩提心。那麼,初學者為什麼不能直接修持勝義菩提心、觀修空性呢?

  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觀修空性的兩種方式——“觀察修”與“安住修”。

  第一、觀察修。

  比如眼前的一張桌子,在我們的概念裡,會認為桌子是獨立存在的,是實有的。實際上,桌子是由很多因素組合而成的:支架、板面、木料、木匠、工具等,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才能出現一張桌子。如果把每一個部件都拆開,根本找不到這張桌子。

  人類自身也是由各種因緣和合而成的。當我們說到某某人,我們會不假思索地認為某某是獨立自主的、實際存在的。但如果把某某的身體器官逐個分開來觀察,根本找不到這樣一個人。從人的成長歷程來看,每個人在投胎之前,只是處於中陰階段的神識,這一世的生命是從父母的精卵融合開始的,此後,經過一周一周的生長發育,最終才出生於世。出生以後,又需要依靠食物、睡眠等很多因緣,才能生長為一個成年人。

  因此,無論是無情的物體還是有情的生命,自然界中的一切都離不開因緣,而因緣的本質就是空性。如龍樹菩薩所說:“沒有空性之外的緣起,也沒有緣起之外的空性。”空性和緣起是一體的,緣起是顯現,空性是本質,一切顯現的本質並無自性、並非實有,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以這樣的方式認識空性就是觀察修。

  第二、安住修。

  我們反觀自心、尋找自心,無論怎樣觀察,都不可能找到一個具體的“心”,這時就會生起一種“空”的極短暫的感覺,這就是我們要安住的焦點。即使我們能偶爾安住在這個境界中,由於過去世的業力和習氣,這種境界一剎那就會消失,各種念頭又會像海浪一樣層出不窮。

  無論觀察修還是安住修,對初學者來說都是極為困難的。因為佛經上說,只有世俗菩提心生起了,才能確保生起勝義菩提心、證悟空性智慧。世俗菩提心就像燃料,空性智慧就像火焰,沒有燃料,怎麼可能燃燒、怎麼可能產生火焰?

  金剛乘法教更具體地指明,要想證悟勝義菩提心的智慧,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具足福德資糧,也就是生起世俗菩提心;第二,對傳承上師生起無偽的虔敬心;第三,依靠上師的正確引導。

  龍樹菩薩在《中觀四百論》中更進一步指出:如果因緣沒有成熟,直接修習勝義菩提心、觀修空性是相當危險的。龍樹菩薩以兩個比喻來說明這種危險性:第一個是毒蛇的比喻,在印度有很多養蛇人,精通祖傳的養蛇秘訣,因此他們所養的毒蛇不僅不會反咬主人,還能和主人親密相處,一起表演節目。而如果沒有掌握秘訣就去養蛇,一定會被毒蛇咬傷。第二個是詛咒的比喻:如果施放詛咒的人沒有精通施咒的方法,詛咒的效果反而會落在自己身上,傷害自己。正如唐代禅宗大德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所說:“豁達空,拔因果,莽莽蕩蕩招災禍。”

  基於以上原因,初學者要想生起勝義菩提心是不太可能的,甚至是危險的。然而,只要依照善知識的教導次第修行,堅持不懈,任何修行人都能生起世俗菩提心。有了世俗菩提心,會自然而然地引燃勝義菩提心的燦爛火焰,就像俗語所說的“愛心爆發智慧”。

 

上一篇:任你千般快樂無常終會到來!快快老實念佛!
下一篇:佛教這麼“看風水”,有其原理但不究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