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詳解什麼是佛教的三法印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法印的成立過程

  “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三句並列的經文,最早出現於《雜阿含經·第262經》

  阿含聖典中與法印有關是《雜阿含·第80經》——經意為:透過“空”、“無相”、“無所有”三種三昧作為入手,最後導歸到以觀“無我我所”而究竟離慢習、得見清淨的修行方法,名為“聖法印”。

  由於空等三三昧即是“三解脫門”,其內涵與“一切行無常”等三法句之精義是相應的,因此,三法句後來被定名為“三法印”有可能最先起源於此經。

  其他有關以“聖法印”為經名的,還有西晉竺法護所譯的《佛說聖法印經》及趙宋施護譯的《佛說法印經》,從這二部經的內容看來,“法印”以及“空性”被賦有相當密切的關系,並被明確地提出來了。

  而“三法印”之定型句則最早出現於《阿毗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為說一切有部最原始的論書]及《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為說一切有部之廣律]。

  最後龍樹在《大智度論》中,又系統地總結了三法印以及由此深入概括的一實相印等法印思想,“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盤。”[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

  《雜阿含經·第80經》最先開始討論聖法印,而漢傳的《雜阿含經》為說一切有部之誦本;竺法護與施護都出身於北方迦濕彌羅的說一切有部[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第二章第二節《犍陀羅和迦濕彌羅的佛教及說一切有部 》];又三法印之定型句均出現在說一切有部的早期論書及廣律中。

  南傳佛教代表性論典《清淨道論》的“說行道智見清淨品”中,雖然亦有三法印之實質內容,但並未安立“法印”之名相以及依此衍生判教的系統。

  龍樹《大智度論》卷廿三說:“摩诃衍中有一實,今何以說三實?答曰:佛說三種實法印,廣說則四種,略說則一種。”論的意思為:佛陀是說三種實法印,大乘則略說為“一實法印”——一實相印是指一切法空性,盡括並印定一切佛法,反映了初期大乘經的精神。

  綜此,幾乎可以推論“三法印”應系說一切有部所獨自結集傳承,後來成為印度大陸的部派佛教以及之後的北傳大乘佛教之定論。

  三法印與一實相印的會通

  一般的說法為小乘說三法印、大乘說一實相印,阿含經及部派聲聞佛教確實是多說三法印乃至四法印[ 《增一阿含經·卷十八》:“……今有四法本末。我躬自知之。而作證於四部之眾.天上.人中。雲何為四。一者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知之。於四部之眾.天上.人中而作證。二者一切諸行苦。三者一切諸行無我。四者涅槃休息。我今知之。於四部之眾。於天上.人中而作證。是謂。比丘。四法之本。是故於天上人中而獨得尊。],而初期大乘經論則說一實相印為究竟了義。

  首先,部派佛教關於如何具體的抉擇經論或眾多的祖師說,以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書《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的看法為代表,該論在開頭即說:“素怛纜次第所顯……,毗奈耶緣起所顯……;阿毗達磨性相所顯,謂阿毗達磨應求諸法真實性相。”[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第一卷》]

  比照“佛語具三相”的內容,以上這段話可以作這樣的诠釋:現存的經典有許多是不了義經:現有的戒律之內容也有可能因時空因素而改變;唯有不違失法性的阿毗達磨[ “阿毗達磨”,譯為“對法”,即現觀法,直接親切的體驗法,而且最古典而原始的阿毗達磨所討論的即是“三十七道品”等聖道修證的內容,所以有觀點認為阿毗達摩是直暢解脫道的。]才是直接探究諸法的真實面貌,既然如此,那麼從阿毗達摩所推導出來的原則,認為“不違失法性”、“入佛法相”、“以聖道修證為中心”,就應該是判斷佛法真實義的准繩。

  從阿毗達摩本身的部派思想來說,其判別佛法真實義的諸多結論,已經相當具有了部派思想本身的後出特性,比如《婆沙論》中最後舉揚的“諸法真實性相”,對於“法性”的定位和判定本身,已經開始脫離了根本佛教的法印思想——部派佛教逐漸改變了根本佛教對於無我的闡釋,在阿含和尼柯耶的最晚集出的部分,隱約已可看出這種傾向,例如《長阿含經·第1經》提到,“若學決定法,知諸法無我,此為法中上,智慧轉法輪”,其中所表述的“無我”等,從原始佛教在實際禅修中的無我體驗狀態,變成了一種“描述實相的哲學立場”,這已是隱約帶著部派佛教哲學的色彩了。

  從此,部派佛教已經開始了例如“時間”的相對意義一類的討論,比如部派佛教認為時間是透過沙斗中沙量之變化而顯現;同樣的,如果要體驗“諸行無常”的永恆意義,必須先觀察那具體的五蘊生滅現象,體會了“五蘊熾盛”的七苦後,從諸多苦果當中,分析抉擇其為“無常故苦”而肯定不移於“諸行無常”的普遍性真理——部派佛教對於三法印的討論已經開始進入了哲學思辨的“普遍性”之中。

  之後,大小乘開始激烈的共诤,《般若經》又有“觀無常生滅,為相似般若,非真般若”之批評,因此兩種法印變得隔礙而不相容,龍樹在《大智度論》中曾也試圖做出融通和會合。

  《雜阿含經·第296經》及《雜阿含經·第299經》上記載:佛陀以其自身的經驗告訴弟子們,他自己是覺知“緣起法”而成正覺,也以此教化大眾,並宣說“緣起法”非其創造,也非其他任何人所創,它是存在於世間真谛,如不顛倒的普遍性軌律與真理,人人皆可依此而成就聖道,這樣的真理被稱譽為“法性、法住、法界”。《雜阿含經·第293經》,佛陀又說“緣起法”是甚深難通達,又名“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法”。

  以上三部經,可以得出通往聖賢解脫道的緣起法是必須與“空”相應,也透露了“緣起法”即是判定佛法真實義的准繩。

  《雜阿含·232經》中的“眼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描述六根所觸對的世間的狀態,而“此性自爾”可以說與《雜阿含經·296經》的“法性”之意義相通,因此232經表達了五蘊六根的生命緣起法之共通性為:空無“常恆法”,也空無“我法”,正說明了“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是世間的真相及普遍軌律。

  如《雜阿含·第270經》所提示的“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雜阿含經·第273經》的“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空無我我所。”更清楚的道出,空的當下即是無常無我的展現。

  至於“涅槃”的空,《雜阿含》的看法為:“至於貪瞋癡”[ 《雜阿含經·第567經》];“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受盡、離欲、涅槃”[ 《雜阿含經·第262經》];《雜阿含經·第335經》也有“第一義空”的暗示。《大智度論》也認為“無常”等二法印為因,“涅槃寂滅”為果。

  從以上諸經,再結合前面提到的《雜阿含經·第80經》,可以看出大乘佛教解說“空”與無常、無我法印的關系的清晰路徑──“常”空與“我”空,基於“緣起法”為佛法的基礎原則及緣起法的“空相應”性質,一實相印與三法印,在大乘標舉的“空義”之下開始彼此銷融。

  因此,排比《雜阿含》的諸多經意,並最後綜合闡釋,再來看龍樹的《大智度論》之對於三法印的結論:“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佛說三種實法印,廣說則四種,略說則一種”。——可以看出大乘所講的“一實相印”,一切法空性,即是“世間一切緣起法,其法性均與空相應”的“緣起即空”,並且大乘因此也自認為一實相印也是秉承佛陀的本懷,並且密切呼應阿含的根本佛教精神。

 

上一篇:方海權:講因果故事十九 二人雙中舉
下一篇:清定上師:只要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就能夠好好修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