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許多讀書人喜歡將“慎獨”這兩個字掛在牆上,以提醒自己時刻關注並審視自己的身口意。“慎”就是小心謹慎的意思,“獨”就是獨處的意思,所以“慎獨”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即便在獨處時,也要小心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身口意,要讓自己的身口意始終保持在一個正確的狀態,並且人前人後一個樣。“慎獨”這兩個字雖然出自儒家經典,但是一個真正的學佛人會為這兩個字的修心價值拍案叫絕,並且會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自願地去貫徹這兩個字。其實,修心學佛是一件非常平實的事情,沒有什麼外相的轟轟烈烈和波瀾壯闊可言,也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神秘之處,只是用各種方法在自心之上掃塵除垢而已,如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說:“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修心之事,是自家心靈上面的事情,修心的好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他人知道或者不知道都沒有什麼關系。如《論語》中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些無知傲慢之人或許心裡會想:“慎獨這個詞出自儒家,我們佛教比儒家高多了,我才不要學儒家的什麼慎獨不慎獨呢!”這樣的人顯然是對佛法和非佛法的界限尚處於無知的狀態。就像一個東西是否可以被稱為藥唯一取決於它能否治愈身體的疾病一樣,一個方法是否可以被稱為佛法,就看其能否去除自心的貪嗔癡等煩惱污垢,以顯現我們內在的光明佛性。佛法是從一個方法的作用上來安立的,並非是從所用的詞匯上來安立的。
為什麼要慎獨呢?要了解慎獨的深刻意義,首先要了解古人所說的“人心惟危”的道理。離苦得樂是世間所有人的共同需求,在此世間沒有一個人希望得到痛苦,也沒有一個人不希望得到安樂,而人世間的一切痛苦和安樂的源頭是我們的心念,對於這一點每個智者都應當詳細地加以觀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心裡每天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念頭,這些念頭一個接著一個,猶如穿在一根繩子上面的一顆顆念珠一樣,觀待這些念頭造成自他苦樂的差異,可以將其劃分為“善”、“惡”和“無記”三類:那些會帶給自他安樂的念頭稱為善念,那些會帶給自他痛苦的念頭稱為惡念,那些既不會導致自他痛苦也不會導致自他安樂的念頭稱為無記念頭。“人心惟危”這個成語告訴我們:我們一不小心就會產生危害自己和他人的惡念,給自己和他人制造無盡的痛苦和災難。所以,要想離苦得樂,就必須對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善加觀察和防護,發現惡念要立即斷除,並努力培養種種善念。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對獨處時的起心動念以及行為語言要小心謹慎呢?這有兩個必要:
第一個必要是,我們在和別人打交道時,往往還能夠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和起心動念,而在獨處時容易產生放逸心,放逸心一旦產生,我們就會放松對自己身口意的觀察、防護和戒備,從而過失之門就會敞開,錯誤的身口意就會蜂湧而出。例如,有些人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時能夠彬彬有禮,而和老熟人打交道時就言談粗魯,結果導致老熟人成了老仇人;有些人在和朋友同事打交道時,能夠舉止端莊、言談合乎禮儀道德,而和家人在一起時就隨隨便便,所有約束自己身口意的禮儀道德等皆被拋之腦後,結果導致經常和家人吵架斗氣,家庭不和睦;有些人在人前還算是理智正常,而自己一個人在家時就登錄黃色下流網站,閱讀黃色下流的書籍,結果使自己的心靈受到極大染污,生活從此失去健康、陽光和美好,使自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有些學佛人在道友面前表現得很精進,而在家獨處時卻將大段大段時間用來看電視、做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世間瑣事,結果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暇滿人生。這些都是沒有貫徹“慎獨”所導致的過患。所以,人前我們要對自己的身口意小心翼翼,人後更要嚴密防護,不可放松警惕。唯其如此,我們才能真正使自己離苦得樂。
“慎獨”的第二個必要是,我們在獨處時自己內心的陰暗面、弱點、根深蒂固的煩惱心垢等容易暴露出來,所以此時應當著重加以觀察和分析,這樣我們就可以對自己內心的缺陷和不足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對自己的病症有了充分的認識,我們就會主動求醫,尋找治病良方來醫治,否則對自己內心的病症不知不察,則永遠也不會主動求醫,甚至會諱疾忌醫,這樣自己身上的病永遠也沒有痊愈的時候。
如果發現自己“人前一個樣,人後又是另外一個樣”,則可以說明我們的正心和修身不是發自內心的,不是自己死心塌地地要去修正身心,而是要做給別人看的,是出於沽名釣譽的需要。儒家《大學》中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語道破,說這樣的人還沒有“格物致知”,所以難以“意誠”,也即內心的正知正念還沒有樹立起來,或者雖然稍有樹立但還不夠穩固和堅定。什麼叫“格物致知”呢?“格物”就是對心靈的“苦樂之道”進行仔細觀察,“致知”就是對心靈之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規律獲得不奪的定解。當一個人通過“格物致知”,對什麼樣的身口意會導致自他的痛苦、什麼樣的身口意會導致自他的安樂生起定解的時候,就會對自己的身口意善加取捨和修正。此時,這種對身口意的取捨和修正就是自覺自願的,是出於自他離苦得樂的需要,而不是出於沽名釣譽的需要。
儒家《大學》中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這句話的意思是:所謂的誠意(也即正知正念)就是不自欺,就像聞到味道和看到色彩之後清楚地知道其香臭和美丑一樣,我們對自己起心動念的善惡也要有正知正念,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自知之明。所以,君子之人即便是在獨處時也對自己的身口意小心翼翼。而小人在獨處的時候,就會放縱自己的身口意,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來,見到表裡如一的君子之後,就會生起逃離之心,並且掩蓋其不善,故意偽裝善,君子之人看到這些人的行為舉止就像看到了他的肺和肝一樣看到了其內在,因此以沽名釣譽為動機的偽善對自己又有什麼利益呢?我們的內心是什麼樣的,外在的言談舉止就會如何,所以君子之人即便是獨處也一定對自己的身口意嚴加看守。曾子說:“君子之人防護自心,就像有十雙眼睛正在盯著自己的起心動念一樣,又像有十雙手正在指著自己的起心動念一樣,君子之人就是這樣嚴密地防護著自心!”有錢財就可以使自己的住處豪華,而內心的善則可以使自己的言談舉止端正,心一旦善良則身心都會獲得安樂,所以君子之人必定要通過“格物致知”使得自己誠心誠意地斷惡行善。《格言寶藏論》中說:“智者即是學問庫,彼等收集格言寶,如海即是江河庫,是故百川匯大海。”又說“智者知識雖淵博,亦取他人之微德,長期如是行持者,速成一切智智位。”儒家“慎獨”的教言,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修心良藥,智者肯定會加以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