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衷
王衷,是嘉禾人,住在錢塘的孤山。政和年間,朝庭推舉隱逸人士,王不響應,後來官做到朝散大夫。曾經參訪小本禅師,沒有領悟,偶然聽到僧人念誦《彌陀經》,有感觸,於是專心淨業。每天念誦《阿彌陀經》七遍,佛號一萬聲,十九年從未間斷過。他的住處就是蓮社,不論道俗貴賤,都能參與。有一天,沒有病態,沐浴後面向西方,盤坐往生了。(《佛祖統紀》,《樂邦文類》)
宋張迪
張迪,是錢塘人,任助教官。跟從圓淨律師受菩薩戒,專修淨業,在佛像前燃臂香作為誓願。常稱念佛號,聲音激奮高昂,直到嗓子啞了,也不停止。曾經在靜室,見到白色的頻伽鳥在面前飛舞,又有綠頭發童子,來合掌問訊。過後三年,向著西方念佛往生了。(《佛祖統紀》)
宋胡闉
胡闉,字達夫,是錢塘人,官職是宣義郎。晚年辭官,與清照律師交往。有一天,胡感覺有病態,他的兒子請清照師來,清照來了說道:“您與我關系這樣好,怎麼能不知末後的大事呢?”胡說:“那麼心淨就是佛土淨吧。”清照問:“一切時中,沒有雜念染污嗎?”答:“不能夠啊。”清照說:“這樣怎麼能心淨就是佛土淨呢?”胡說:“經上說‘一稱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什麼呢?”清照說:“阿彌陀佛,有大誓願,有大威德,光明神力,不可思議,就如經上說的。因此一稱念阿彌陀佛的洪名,罪業自然消滅,就如烈日正當空中,霜雪哪裡有?”胡大有感悟,於是一心稱念佛名,請僧人來助念,有好幾個月。最後清照來,胡說:“怎麼來晚了?已勞煩觀音勢至二菩薩降臨很久了。”清照與眾僧同念佛名,胡安然往生了。(《樂邦文類》)
宋馮楫
馮楫,字濟川,是蜀遂寧人,由太學考上科舉。最初參訪佛眼遠禅師,有所省悟,又參訪大慧杲禅師,進山結夏安居,深有領悟,後來兼修淨業,作彌陀忏儀。紹興年間,馮鎮守泸南,率領信眾作系念法會,歸向西方淨土。當時經過建炎兵亂後,名寺藏經大多遭到毀壞,馮就捐出俸祿錢,建造大藏經四十八部,小藏四大部(《華嚴經》、《寶積經》、《般若經》、《涅槃經》),也是一樣的數目,分別貯藏各寺院。著發願文說:“我的布施經典,一事而有二種布施。用錢印經,就是財施;用經傳法,就是法施。財施,能得天上人間福德的果報;法施,能得世智辯聰超過世人的果報。應當知道二種果報都是輪回的因,苦報的本。我今天發願,願回向這二報,臨命終時,莊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華為胎,往生其中,見佛聽法,證悟無生法忍,登上不退的階級,達到菩薩位。再回到十方世界內,五濁惡世中,普現化身,而作佛事。因為今天財法二種布施,就如觀世音菩薩,具有大慈悲心,游歷五道,隨眾生類別變化形像,講說妙法,開發不覺悟的眾生,永遠脫離苦道,使他們得智慧,與所有眾生都能成佛,這是我布施經典的願望啊。”後來掌管邛州,到二十三年秋天,請求退休,預先報知親屬,定在十月三日往生。到期,在後廳擺放高座,見客人像平時一樣,快到中午,整理衣冠,望京城鄭重禮拜,請漕使(水路官員)代管州裡事務,自己穿上僧衣,登上高座,囑咐官吏信眾們各自努力修行,興盛佛法。遂後提起拄杖放在膝上,安詳往生了。漕使說:“大人來去住留,如此自由,何不留下一偈,表明奇異呢?”馮又睜眼,要筆寫道:“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盡,龜哥眼赤。”馮有頌古的語錄流行世間。(《五燈會元》,《蓮宗寶鑒》)
宋吳秉信
吳秉信,字子才,是明州人。紹興年間,在朝做官,與秦桧不和,被斥責為搞朋黨。吳回到家鄉在城南築造庵堂,早晚靜坐。還做一付棺材,夜裡躺在裡面,到五更時,叫童子敲著棺材唱歌:“吳信叟,歸去來。三界無安不可住,西方淨土有蓮胎,歸去來。”聽到唱聲,吳就起來修習念誦。過了很多年,秦桧死了,朝庭召他為禮部侍郎,接著出任常州官職。二十六年,又被朝庭召喚,吳走到蕭山驿站,靜坐,不久,讓家人靜聽,都聽到天樂的聲音,吳就說:“清淨界中,失念到這裡。金台已來了,我要走了。”說完就往生了。(《佛祖統紀》)
宋張掄
張掄,不清楚他的出身。官任浙西副都總管,虔誠修行淨土,曾經請高宗皇帝給他的居室題寫“蓮社”二字,張寫題記說:“臣(我)曾經讀天竺的書(佛經),知道出世間有極樂國土,那國土有佛,號稱阿彌陀。他原本是國王,後來捨去不做,超凡脫俗獨自覺醒,悟到心性修證成聖,以大願力,普度一切眾生。那極樂國都是用上妙眾寶莊嚴,地面都是黃金鋪成,沒有山川丘谷的險峻,節氣總是春天,沒有陰陽寒暑的變化,沒有饑寒老病生死的苦,沒有五道眾生雜居的渾濁。用的是種種的神通,方便善巧的教導,眾生欣樂生起信心。在日常生活中,能發一念,念那佛號,就這一念,清淨純熟,圓滿具足,融會真如,就是同一法性。幻化的身體滅盡時,這個法性不滅,一剎那間,佛土現前,就如拿著票據,去取寄存的東西。我很誠敬這個說法,刻苦精進,沒有間斷,一心念佛,也有年頭了。全家老少,沒有不隨我的勸化,就在我家的東邊,挖池塘種蓮花,效仿慧遠大師結社的用意,天天率領妻子兒女念佛萬遍。而又在每年的春秋季節,選擇良辰吉日,在普靜精捨,與信眾共修。於是見聞隨喜的人,如雲川匯集,唱佛的聲音,如潮水翻騰啊。那慧遠大師創建蓮社,距今已有數百年,其中信眾景仰余留的風范,祖師表述他的崇高,代代都不缺乏這樣的人,但是大都暗藏不顯,與木石一樣沉寂了。只是我多麼幸運,得到太上光堯壽聖皇帝,親自揮灑書法,寫‘蓮社’二大字作為賞賜,天子的文章墨寶,從未有過。萬眾共同瞻仰,歡天喜地,不只是傳示同修們,誇耀千年難遇的盛舉,實際是願天下後世,凡是聽到見到的,都能得到念佛三昧,究竟成就無上的菩提,那產生的利益眾生,怎麼可以衡量?恭謹的刊印在堅固的石碑上,彰顯皇上的美意吧。”(《樂邦文類》)
宋李秉
李秉,不清楚他的出身。紹興末年,任內廷的官職,經歷三朝,爵號武功大夫,掌管御藥院,後來借求宮祠的機會辭職。李正當壯年,仰慕禅宗,參訪淨慈寺的自得禅師,有省悟,然後歸心淨土,刻印《龍舒淨土文》勸化世人,持誦佛號恭謹誠懇,超過三十年。他的兒子元長,帶領同好,在傳法寺集結淨業會,李也參與。嘉泰四年秋天,有病態,減少飲食不用藥,神色更警醒。到了冬天,夢中忽然見到彌陀顯現形相,過了七天,凌晨時分,見金色華充滿室中。李呼叫二個兒子扶他起來,告別親友,要紙筆書寫道:“六十一年盡亂道,些兒見處卻也好。而今蓦直往西方,萬劫長離生死老。”放下筆,雙手結印就往生了。(《樂邦文類》。李秉大概是武臣任職內廷(一般是太監任職),《往生集》誤以為他是中官(太監),考查宋制,中官沒有求宮祠的例子,而且又怎麼能有二個兒子呢?)
宋陸沅
陸沅,字子元,是會稽山陰人。官職做到太府寺丞,然後轉外地任職,掌管福建海船貿易,又因為有罪事,罷官閒居。家在明州橫溪上流,平常持念《法華經》,早起,陸就沐浴焚香,首先唱偈語:“盥手清晨貝葉開,不求諸佛不禳災。世緣斷處從他斷,劫火光中舞一回。”然後開卷閱讀,不緩不急,聲音如連珠,每天一部,這樣堅持三十年。到了八十歲,每天增加到三部,又念誦彌陀佛號,一心一意歸向西方。八十五歲時,沐浴更衣,就往生了,口鼻間冒出濃郁的蓮華香味,整整一天才息滅。事情發生在紹熙五年。(《渭南文集》,《法喜志》,《法華持驗記》)
宋錢象祖
錢象祖,字同伯,是台州人。從太常丞(掌管禮儀祭祀等)起家,開禧年間,任參知政事,與史彌遠謀劃,一起除掉韓侂胄,天下擁護。嘉定二年,任左丞相,不久罷免。當初錢問此庵元公佛法,參究生死大事,有省悟,後來歸心淨土。鎮守金陵的時候,在鄉州建造接待寺十所,都取名淨土極樂。創建止庵,與高僧常在裡面談論,自從退休後,修持佛法更努力。嘉定四年,偶然有微病,寫偈語說:“菡萏香從佛國來,琉璃地上絕塵埃。我心清淨超於彼,今日遙知一朵開。”有僧人問候他,回答說:“不貪生,不怕死,不生到天上,不生到人中,只應當往生淨土而已。”說完,盤坐往生了。當時天鼓震響,異香芬芳濃郁,全縣人都聽到空中有聲音說:“錢丞相要往生西方淨土,成為慈濟菩薩。”(《佛祖統紀》,《續綱目》,《往生傳》,《台州志》)
宋昝定國(計公)
昝定國,號省齋,是明州人。是州裡的教官,常修淨業,集結西歸社。嘉泰初年,在小江慧光建造淨土院,在池上堆積石塔,作為鄉民埋藏屍骨用。每月十六日,聚集信眾念誦《觀經》和佛號,作念佛的表格圖,勸人念佛。有打鐵工計公,快七十歲了,眼睛失明,因此按念佛圖念佛,念到第四圖,兩眼就明亮了。這樣經過三年,念滿了十七張圖。一天,正在念佛,忽然入靜了,半天才醒來,對他兒子說:“我已見到西方佛菩薩了。昝教官是首位勸導,應當分六圖給他,並代我感謝他吧。”說完向西方坐著往生了。嘉定四年,昝夢見青衣童子告訴他說:“佛讓我告訴先生,三天後應當往生那佛國。”至期,沐浴更衣,接連稱念佛號,端坐往生了。(《佛祖統紀》)
宋梅汝能
梅汝能,是常熟人。任職縣令,有志向修淨業。一天晚上,夢見僧人給他紙張,有“二八”字。梅去問東靈照師,照說:“二八,就是十六,難道說的是《十六觀經》嗎?”正好有一僧人拿經來給他,忽然不見。梅從此誦經念佛,取名往生,表明志願。破山的僧人道生,提倡建造一丈六尺的彌陀像,梅布施錢財一百萬,設齋供作禮忏。殿前池中,生出雙頭白蓮,一華有百葉。當年冬天,梅沒有病態就往生了。(《佛祖統紀》)
明朱綱
朱綱,不清楚他的出身。明朝順天年間的貢士,任終府同知。專修淨業,每天念誦佛號三萬聲,共有十五年。有一天,朱坐在床榻上,正拿著佛珠念誦佛名,忽然異香滿室,朱說:“佛來了,”於是往生。(《往生集》)
明陳瓒
陳瓒,字廷祼,是江南常熟人,嘉靖三十五年的進士,官職是刑科給事中。因為直言勸谏被罷官,就在家裡,一心一意修淨業。有客人來訪,呵斥他說:“你沒聽說大鑒禅師(六祖慧能)的論唯心的道理嗎?怎麼厭離垢土而欣願淨土呢?”陳答:“唯心淨土,是大鑒禅師發語,但不是從大鑒禅師開始的啊。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本來早已說過了。因為怕人們用不淨的心,求淨土啊,不是說國土沒有垢淨啊。況且極樂淨土的可樂啊,不只是華池珠閣,鳥音風樹等等啊。我有幸能與聖人們來往,感受到無量光,經過無數劫,證到無生法忍,成就無上佛道,濟度無邊的眾生,確實樂了。您憑借您的禅樂在垢土,而我任借我的禅樂在淨土。禅沒有您沒有我,樂沒有垢沒有淨啊。您不用呵斥我了。”隆慶初年,恢復官職,萬歷年間,官職升到刑部侍郎。十六年七月,生病了,念誦佛名更加虔誠。按慣例京城大臣三品以上,夏天朝庭賞賜冰。冰放到陳的床前時,眾人見冰中湧出七級佛塔,有欄桿裝飾,窗格玲珑。過一段時間,冰漸漸融化,塔影漸漸縮小。忽然陳瓒氣絕,而塔影也消失了。一時間京城的人都傳說神異。(《明史》,《樂邦文類序》,《談荟》)
明嚴澄(樸)
嚴澄,字道徹,是常熟人,是文靖公嚴讷的兒子。少年有清高節操,因為父親的蔭庇,任職中書捨人,官職後來升到邵武知府。晚年退休在家,信奉雲棲(蓮池大師)的教法。兒子嚴樸,淳厚恭謹樂善好施,二十五歲,生病要死,嚴澄對他說:“不要亂想,只要一心念佛。”嚴樸說“好。”嚴澄又說:“從今往後,我也一心念佛。”嚴樸歡喜說:“真是這樣,兒子沒有顧慮了。”說完端正肅穆,合掌往生了。嚴澄就把嚴樸刻的《龍舒淨土文》印刷流傳,廣送親朋好友,順便寫信說:“我一病差點死了,沒想到又活過來。雖然是苟延殘喘,怎麼知道來日多少?回首過去操勞忙碌的事,就像嚼蠟一樣(沒意思)。一具皮囊(指身體),最終要敗壞,六塵緣影(外境),哪裡有堅牢永固。不如轉換凡心,求生淨土。念誦彌陀一句,消除罪業無邊。略微奉上勸勉的文字,表示我的誠意。”享年七十八歲。(《常熟志》,《雲棲法匯》,《淨土文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