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尊重長輩的問題上,佛教和儒教一樣,對弟子如何承事上師有很多嚴格要求。比如,上師站起來了,弟子不能躺著、臥著或端坐,否則就不恭敬。如果裝作沒看見,那問題就更大了。我講個故事:
有位弟子在某地傳法,遠遠看到上師過來,但自己正在法座上,不好意思起身拜見,就裝作沒看見。法會結束,他後悔了,趕緊到上師面前頂禮。
上師說:“剛才你為什麼不來頂禮?”
弟子說:“我剛才沒看見您。”
話音剛落,他的眼珠就掉到地上。他痛苦哀號,祈求上師寬恕。上師慈悲加持後,他就恢復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看到,上師是非常嚴厲的對境,在上師面前說妄語,果報立刻會出現。
所以,今後不管從儒教還是佛教的角度,我們對自己曾經得過法的上師、得過世間知識的老師,雖然沒得過法但戒學很高、有功德、有學問的人,或一般的長者,都要恭敬。
當然,如果你通過修行,有了慈悲心和清淨心,把所有眾生都視作父母,就更好了。
《弟子規》裡講的這些道理,好像很簡單,無非行住坐臥,但那天我看的時候,一邊看一邊想:這位作者是不是大菩薩?傳記中雖然沒提他是佛教徒,但我總感覺他的語言深刻而精准,一般人寫不出來。
我不是說他就是誰誰誰的化身,是大成就者,我的確不知道,也不是要這樣說。我只是在想,為什麼這部《弟子規》自撰著以來,會傳播那麼廣、為那麼多人所熟知?而且,為什麼每個人學了以後,又對斷惡行善、人格塑造和身心調整起了那麼大的作用?
我們知道,諸佛菩薩會以各種方式化現世間,所以有續部要求對外道也不能毀謗,否則犯密乘戒。那這位作者和這部《弟子規》,是不是就是這樣的化現呢?
當然,我們不必揣測,但我一向認為,只要是對眾生有利的教言和作品,都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
敬摘錄《漫談弟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