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八正道第三條「正語」,語是言語,正語的標准還是落實在本經四種善業:第一個是不妄語,第二個是不兩舌,第三個是不绮語,第四個是不惡口。這四條范圍都非常廣大,佛跟我們講出這四個綱領,如果我們能夠受持,依教奉行,我們的語就是正語、就是善語。語從心生,身語要善,心要善。我們的心性,真心本性裡面絕對沒有一絲毫的過失,過失尚且沒有,哪裡會有惡的念頭?真心本性是純善的。
中國過去教童蒙,四、五歲的小朋友開始念書,念《三字經》,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真的,那個「性」是本性、是真心,本來是善的,純善,一絲毫的過惡都沒有。為什麼諸佛如來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他從本性上看,就是他從「性本善」看,一切眾生都是性本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人家看的是這個看法,一點都沒有看錯。我們現在煩惱現行,連佛菩薩也沒有看在眼裡。這是什麼原因?我們自己把本性迷失了;本性不是沒有,有,迷了。迷失了本性,也就是迷失了本善,變成什麼?變成不善。這就是《三字經》第二句所講的:「性相近,習相遠。」「相近」是一樣的,就是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性本善。但是現在差別差在哪裡?習相遠。習是什麼?習是習氣、習慣。我們從小養成不好的習慣,不但是從小,這是生生世世,過去生中無量劫來養成不好的習慣、習氣。這事情麻煩了,這樣一來與本善愈去愈遠,果報就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變成三惡道。所以要曉得它是這麼來的。
十法界、六道、三惡道,是從習性上變現出來的。有沒有?確實沒有,這個東西就跟作夢一樣。由此可知,迷失了本真,迷失了本性,他就在作大夢,這個夢他不會醒過來,麻煩大了!他要是醒過來,他就成佛了,他就恢復本善。由此可知,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沒有別的,幫助我們破迷開悟;也就是這些諸佛菩薩在世間,他的工作就是喚醒夢中人而已。我們六道眾生、十法界眾生都是夢中人。他到這裡來干什麼?喚醒我們。他的言行都是啟發我們、幫助我們覺悟的。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體會得?這就看各人的根性、各人的緣分。
佛在經上常說,一切眾生根性可以分為上、中、下三等。上、中、下,這是大分,細分就太復雜了。上根的人接觸到佛法,他能夠領悟,他會跟著佛學習,依教奉行,他能照做;換句話說,他一生就成就,就得度了。他能夠把自己的習氣、習慣全部放下,隨順佛菩薩,跟佛菩薩過一樣的生活,他成功了,一生就成功了,上根。中根人也能夠接受,他不是完全接受,他接受一部分,為什麼?他的習氣、污染不能完全放下,也就是他沒有辦法做到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他只能做到一半,或者是一半多一點,所以一生成就是做不到的。一生成就必須百分之百的做到,你說「我做到百分之九十九,還有一分做不到」,這一生都不能成就。諸位必須要曉得,佛法的修學是不能打折扣的,上根、中根的差別就在此地。下根人就更差了,半信半疑,也肯做,大概做個幾分之幾而已,為什麼?他的習氣沒有辦法放下。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下根人,習氣一生都改不掉,這種人一生學佛,只能夠說跟佛結個緣,阿賴耶裡面種下佛的種子,他該怎麼輪回還是怎麼輪回,該墮三途還是要墮三途,沒有法子;也就是說,他做不到。
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縱然學講經的法師會講,會講給別人聽,沒講錯,自己做不到,果報怎麼樣?果報還是墮三途。諸位要曉得,講經救不了自己,講經是福德邊事,不是功德。六祖在《壇經》裡面講得好,這個事情,就是生死大事,「福不能救」。所以講經是修福,我們一定要懂得如何把福德變成功德,我們自己就得度了。要把福德變成功德,古大德跟我們講「隨文入觀」,那就變成功德了。隨著經文,我們自己契入境界;也就是講,隨著經文,把我們自己的觀念改變了,這就變成功德,這個對自己有大利益。最好的榜樣就是《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看,他參訪一位善知識,他真的是隨文入觀、隨語入觀,善知識給他開示,隨語入觀,隨行入觀,看到善知識的行為,這種修行厲害!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統統是智慧。所以他成佛不要第二生,一生就成就;參訪一位善知識,他的境界就往上提升一層,從初住、二住一直到等覺,這就成就了。
也許有人問:「善財運氣不錯,遇到那麼好的善知識,我們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你這個想法全錯了,叫邪見,這不是正見。《華嚴經》擺在你面前,你一卷一卷去讀,你每讀一卷,自己境界就向上提升,絕不輸給善財童子。我念初住這一章,我就是初住菩薩;念二住這一章,我就是二住菩薩;念到最後的時候,就是等覺菩薩,就成佛了。這是什麼?隨文能入觀。「觀」是什麼?觀念。隨著經文改變自己的觀念,把自己無量劫來那一種習氣、染習統統改正過來了,這是上上根人!這個經沒有白念,沒有白看,遍遍契入如來果地上境界。我們要學會這種修行方法,對於自己就有大利益了。如果不能,那就降到最低的水平,決定要與四種善的口業相應,「善護口業」;你不能隨文入觀,你就在這上下功夫,這個功夫有好處,但是你的煩惱習氣斷不盡。對於一切眾生,決定不能有欺騙的心理,當然我們就不會妄語了;決定沒有傷害的心理,決定沒有占人便宜的心理。先修心,然後才能真正做到不妄語,無論對什麼人,句句話都是實話。
我們想到了,一切眾生第一個念頭是保護自己,「如果我說這個話,對自己不利怎麼辦?」他就不敢說真話了。這個地方一定要想到,於我不利、於我有傷害,這個傷害到什麼樣的程度?這裡頭有善巧方便。如果傷害的幅度不大,我們還是要說實話。重大的傷害,是從自己牽涉到社會、牽涉到群眾,那就可以不說實話;這個在妄語裡面叫「開緣」,這個戒條是開戒不是破戒,不但沒有罪過,還有功德。佛經裡頭世尊有舉例子說,一個受持五戒十善的人,在三岔路口遇到一個獵人,這個獵人追一只兔子;他是獵人,要殺它的。這只兔子從路上跑掉了,這個持戒的人看到了。獵人就問這個持戒的人:「你看到兔子嗎?」「我看到了。」「從哪裡去了?」從那一邊去了,他指錯的方向,「從這邊走了。」這是妄語,這個妄語救了兔子的命,這是善心,又救了這個獵人,獵人殺生將來要受果報。兩邊都救了,所以這叫「開緣」,這個不叫破戒。所以修學五戒十善,這是根本,一定要懂得開遮持犯,什麼狀況之下要用什麼方法,活的,它不是死的,活活潑潑的。
再講偷盜戒。永明延壽禅師,以後是我們淨土宗第六代祖師,他在沒有出家之前是個小公務員,在稅務司裡頭管出納的,錢常常從手上經過,他就偷盜。那是國家收稅的錢,是國庫裡面的公款,他常常偷盜,偷盜干什麼?放生。以後被人發現,有人把他告到上司去了,這上司來問他:「你有沒有偷盜?」他很誠懇:「是偷盜了。」「偷盜多少?」他統統都說出來。這判刑是死罪,他絕不逃避,願意接受刑罰;這是個老實人,決定沒有一句妄語。當時的皇帝遇到這麼一個案件,覺得很奇怪,還是按照法律來處分,殺頭。
綁到法場去執行死刑,殺頭,皇帝吩咐監斬官,吩咐他:「如果殺他的時候,他的態度很從容,他不害怕,沒有驚慌,你就把他帶回來見我。如果他很恐懼、很害怕,殺了就算了。」結果永明延壽大師到法場,態度很從容,很歡喜。監斬官就問他:「你為什麼會這樣?」他說:「我一條命救活了千千萬萬的命,值得!」監斬官把這個話報告皇帝,皇帝召見。以後問他的志願,他願意出家,皇帝成就他出家,給他做護法。偷盜戒!他不是為自己,他是為救護一切眾生,自己准備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這些眾生生命,人家發的是菩薩心!如果偷盜是為了利益自己,這是大罪;像永明延壽,他那個是屬於開緣,是為救護一切眾生。所以佛家的戒條,你仔細去觀察,合情、合理、合法,面面都顧到,非常完善。
口業是最容易造的,中國古人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你要想身體健康,你吃東西要小心謹慎;你要想一生保平安,你的言語要謹慎。決定不可以傷人,決定不可以造惡業,要守著不妄語,不妄語對自己有大利益。不兩舌,決不可以挑撥是非,縱然看到有些不如法的事情,我們不了解真正的事實真相,所以不可以隨隨便便下斷語;一定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該怎麼說法,那才是怎麼說法。我們是肉眼凡夫,所以看到佛菩薩有許多行持,我們看起來都好像是不如法的,其實不然,他們沒有過失,我們自己有過失。
而挑撥是非造的業非常之重。家庭裡面挑撥是非,讓人家一家不和,要負因果責任;一個團體裡面挑撥是非,這團體裡頭不和,在佛教團體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罪過是墮阿鼻地獄。佛在戒經裡面講,墮阿鼻地獄五個業因:殺父親、殺母親、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就是喜歡挑撥是非。因此,僧團裡面縱然有些不如法的事情,我們見到了,敢不敢說?不敢說。為什麼不說?怕搞僧團分裂,我們說話的人有責任。我們見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只可以私下勸導,規過勸善,勸導不聽,我們離開就好了,決不可以有一句話的批評。為什麼?你如果在外面批評這個僧團,你會讓信眾對這個僧團喪失信心,還是破壞僧團,這個因果責任太大太大了,現在很多人不知道。任何一個團體,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和睦相處,不可以分化,不可以破壞。再大而言之,那是族群的團結,宗教的團結,國家的團結,一定要想到這些,我們決定不敢挑撥是非。惡意造謠生事,果報更嚴重。绮語:花言巧語欺騙眾生,誘惑眾生。惡口:說話粗魯,很容易傷人,不知不覺傷害別人,自己還不曉得。都是跟自己做障礙,一定要懂得戒除!想說話的時候,夫子講「再思可矣」,多想想這個話該說不該說,正語要從這個地方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