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因果輪回的科學證明(1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下來給大家再介紹美國吉姆森醫生的另外一個例子,這是他對於一個團體做催眠的一個例子。當時在美國七十年代的時候有一批所謂的嘻皮士,嘻皮士是一些白人浪蕩青年,也是一天到晚在家不孝父母,在社會上擾亂治安,無所事事,喝酒鬧事,這種人。這些嘻皮士因為他們好奇,所以他們也來請醫生給他做催眠,看看自己的前世。結果當他們催眠當中看到,這些嘻皮士他們自己回憶起,前生原來是美國的土著印第安人。我們都知道美國早期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屠殺印第安人的歷史,把土著這些印第安人斬盡殺絕,趕出了他們的領土。這些嘻皮士他們看到前生就是被這些白人所殺害的印第安人,而且他們看到那些前世殺害他們的白人,這一生就是他們的父母。所以你們想想看,這些嘻皮士他為什麼要來這個世間?為什麼他要投胎到白人的家庭裡做你白人的兒女?來擾亂你白人的社會治安,這是明明擺著來報仇,報怨來的。

  所以我們想想看,現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防止恐怖主義的問題,恐怖分子好像愈來愈多。哪來的恐怖分子?都是過去生中所結下的怨恨,這一生他就來報怨,他就來制造恐怖。所以這種問題怎樣來解決?怎樣才能有效的防止恐怖?上個月中國舉辦的“世界佛教論壇 ”,它這個題目就講得好:“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包括現在防止恐怖主義,也要從心開始,從我們內心做起。內心裡面你還有對立、還有沖突,還要想著他是恐怖分子,我要去鎮壓,要去打他、殺他,有這樣的一種念頭,就是對立、就是沖突,怎麼能夠有效的防止恐怖主義?不可能。

  恐怖分子這是一種怨恨,往往都是前世結下的怨恨,這一世就得化解。怎樣化解?用我們的愛心去化解,把那個怨用我們的愛心去融化它。他對我們再恐怖、再不好,我們還是對他好,能夠忍耐,能夠寬容,能夠犧牲奉獻,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制止恐怖主義。再看現在這個社會上,微觀的社會結構—家庭,這裡面也有很多難題。你看看父子不和的問題,父母跟兒女之間很多都像仇人一樣,兒女長大了,害父母的有,殺父母的有,現在都已經不是新聞了,天天報紙差不多都講哪裡有兒女殺害父母。像有個兒子把他自己父母殺了,為的是騙取父母的人壽保險金,拿這個人壽保險金做什麼?買一部手機,這些事情竟然都做出來。所以可見得這個兒女都是來報怨、來報仇。

  我們知道這是前生的因果,要怎麼樣化解?這個道理很深,我們這些東方的傳統文化哲學裡頭就有深深的啟迪。今天時間關系我們還沒有能講完,從明天開始我們來細細的說一說如何轉化前生的這種怨恨。好,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今天我們准備進行最後一場關於“因果輪回的科學證明”講座。我們三天來談到西方的醫學界和科學界對於輪回和因果報應的這些例子確實看到很豐富。人確實是有輪回,而且輪回當中真的是貫穿著因果報應。像我們昨天談到美國著名的精神醫生吉姆森醫生的一個例子,這個例子裡頭講的是一些嘻皮士,這是指美國這些浪蕩青年,他們對自己的父母、家庭一點都不尊重,而且無所事事,在社會上擾亂治安。這些人在催眠當中看到原來他們前世就是美國的印第安人,正是被這些美國的白人殺害了,而且他們看到殺害印第安的這些白人這一生都成為嘻皮士的父母。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到,這些嘻皮士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間做白人的兒女?來擾亂這些白人的社會,可以見到他們真的是來報怨,來報仇。

  現在這些恐怖主義氣氛也非常嚴重,我們都能曉得,那些恐怖主義分子來到這個世間制造恐怖也是來復仇的,來報怨的。這個問題能不能夠解決?有沒有辦法來轉化這種因果?這個辦法其實是有的,這還是中國古老的哲人提醒我們的,“建 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個國家要和諧安定,一個家庭要幸福美滿,還是要依賴於聖賢的教育,因為整個聖賢的教育就是教導我們倫理道德,教導我們如何來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人與天地鬼神的關系。而這些關系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關系就是父母跟兒女之間的關系,這是人與人親愛的原點。

  你看上古時代的《詩經》,是孔子按照民歌、民謠所編輯的一本書。《詩經》上面講到父母恩德的有很多篇章,你看《詩經》上講,“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對兒女的恩德,真的是像天一樣的廣闊,從小到大對我們的撫育,你看從懷孕開始,母親就對自己的胎兒這樣的珍重,深怕自己的胎兒不能夠健康的成長。出生以後,父母寧願自己挨餓也讓小孩吃飽,寧願自己受寒受凍也讓小孩能夠得到溫暖,這樣子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小孩能夠在父母的大愛裡頭成長。所以父母的愛好比是天地一樣,能撫育我們這些孩子,所以父母的恩德真的是昊天罔極,用天來形容父母的恩德也都一點不過分。

  所以你看到,假如這些嘻皮士從小能夠接受這些聖賢的教育,他能夠了解父母的恩德,哪怕這一生他是來報怨的,想想父母生我、養我的恩德,一種不忍之心,一種對父母寬容之心、報恩之心就能生起來,就能夠把原來的怨恨轉變成愛,轉變成這種報恩的思想。現在社會上你看父母和兒女之間有很多不和的問題,孩子甚至長大想要謀害父母,這些事情現在已經不是新聞了。為什麼他會有這種思想?當然有前世的因果,恐怕前世這個父母害過他,所以他這一生就是來報怨的。但是還是因為他小的時候沒有接受聖賢的教育,沒有能夠在心上轉惡為善,不能夠化怨為親,所以才導致悲劇的產生。

  在佛門裡面有一部《父母恩重難報經》,這個經是佛對他的弟子們講述父母的恩德。這個種種,從小到大,一直陪伴到老,母親到了一百歲,還在憂慮自己八十歲的兒子,這種恩德一生一世都不會改變。所以佛用一個比喻來給我們講父母的恩德有多深,經上講“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這個比喻是說假如有這麼一個孝子,他能夠為自己的父母甚至供養出自己的骨髓,而且還不是一次、二次,經百千劫,生生世世的供養,能不能夠報盡父母的恩德?佛說猶不能報父母深恩,你想想父母的恩德有多重!

  在去年,二00五年初,由中央電視台評選了一個“感動中國”的人物評選活動,二00四年感動中國的這些人物在二00五年初的春節前夕發表出來。其中有一位孝子叫做田世國,是在廣州工作的一名律師,山東人。他的母親患了尿毒症,醫生說他母親要換一個腎才能夠把病治好,結果田世國他就毅然決定要把自己的腎捐出來給自己的母親。但是這個事情又不可以讓他母親知道,因為他的母親非常愛這些兒女,假如這個事情讓他母親知道,他母親即使是跳樓也不肯接受兒子的捐贈,所以田世國就跟醫生商量好,秘密地來進行。結果在二00四年九月在上海醫院,手術那天醫生先把母親推入手術室,然後把田世國推入另外一個手術室,從田世國身上取下一個腎,然後移植到他母親的身上,後來這兩個人的手術都很成功,母子都康復出院。最難得的是,他母親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身上的腎是來自於她的兒子。

  醫生為了這個事情也非常的感動,後來就把這個事情上報到中央電視台的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確實這樣的孝行感動了全中國,能夠把自己身體的器官捐出來供養自己的父母,因為田世國講與其在外面去買一個腎,花這麼多錢,家裡也沒有那麼多錢,而且用別人的腎哪有用自家骨肉的腎好?他捐了這個腎以後,當他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時候記者來采訪他,他還躺在病床上,他就說我沒有做什麼貢獻,為祖國、為人民沒有做什麼貢獻,又不是奧運的金牌冠軍,又不是神舟六號的飛行員,我只是給我自家母親做出我應該做的事情而已,我所做的事情還不及我母親對我的恩德萬分之一。所以他憑什麼能感動中國?就憑這分孝心,這分孝心能夠令中國十三億的中華兒女都為之落淚,為之感奮。

  孔子講“教民親愛,莫善於孝”。中央電視台把這個活動,讓這個孝子評為感動中國的人物,用他的孝行來教化整個中國的人民,這能夠令人人相親相愛,能夠構建和諧社會。所以他就是憑這點孝行,就能夠對整個中國,甚至整個世界,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那麼我們再問一問,像這樣的大孝子,大家用一句詩來評論,“慈母身上腎,孝子一片心”,這樣的孝子能不能夠報盡父母養育的深恩?結果釋迦牟尼佛在經裡都已經講了,不要說是捐腎,哪怕是捐出自己的骨髓,經百千劫的漫長歲月,猶不能報父母深恩。所以父母的恩德哪裡報得盡?

  如果真是從小就能夠接受這種聖賢的教育,能夠體會父母的恩德,你說這些兒女,哪怕這個父母在過去生中對他再不好,對他怎麼樣殘害,再多的對不起,這一生生我、養我的恩德,都足以抵消過去的那種怨恨,所以這一回頭你看這個怨結就解開,這個因果就能夠轉化。所以教育的功能就是在於化怨為親,化敵為友,沒有教育怎麼可能構建一個和諧的家庭?怎麼可能構建和諧的社會?

  所以這些嘻皮士從小沒有學《弟子規》,不懂得“聖人訓,首孝弟”,從小沒有念《父母恩重難報經》,他哪裡懂得父母恩重難報?所以教育非常重要。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孝,《孝經》上講“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因為孝道是一切道德之根本。我們聖賢的教訓,聖賢的教育就是讓我們人從生下來以後,一直保持著對父母那種親愛的感情,永恆不變,這就是孝道。所以父子有親就是五倫大道的原點,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原點,一切的教化都要從這裡出生。所以這些催眠的例子給我們很深的啟示。如何來改造自己的因果,如何能夠讓自己這一生活得更美滿、更幸福,統統都是要接受聖賢的教育。

 

上一篇:鐘茂森:因果輪回的科學證明(11)
下一篇:鐘茂森:因果輪回的科學證明(9)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