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菩薩慈悲我們,做我們的燈塔、做我們的向導、做我們的地圖、做我們的陪伴,表面上是本師,可是如果我們不走,也不能像拖死狗一樣地拽我們出輪回去,所以各位自己的願才是最重要的,你想去哪裡?你到底要去哪裡?問問自己。
或許很多人認為這個問題很白癡,不過非常必要,可能表面上幾乎所有的學佛人都說“我要去極樂”,但是看看眼下你做啥了?做的是去極樂的事情嗎?來點事情就成了牽絆、有點不順就成了糾結、見個人就有了貪愛,這哪裡是去極樂的節奏啊?這不是三界輪回的節奏嗎?
1.什麼是迷惑顛倒,顛倒的危害有多大?
很多學佛人所謂去極樂的願,實際上不是真的,真的願是三界輪回、六道受苦,這才是他真實願望。有的同修就會說“這不對啊”,是不對,這就是顛倒。很遺憾,我們有顛倒,想著去南邊,卻走到北邊去了,這不是顛倒是什麼呢?《阿彌陀經》裡描述念佛人得一心不亂了,是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嗎?不是啊,各位好好看看經文就會倒吸一口涼氣,【若人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這個人就算得了一心不亂了,如果臨終的時候顛倒,也一樣去不了極樂。所以很多人千辛萬苦地要做到一心不亂的念佛、乃至功夫成片的念佛水平,可是臨終的一念顛倒你就去不了,這太可怕了。
2.為什麼會顛倒?
這個顛倒都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兩個:一個是業力、一個是願力。對願力來說,我們明白了佛意了,但是沒好好落實,心有遺憾,阿彌陀佛來接引不肯隨去,還要再試試,這一試就是再輪回,就是暫時還無法往生極樂。在所有的願力中,若各位久前有修,或許願中已經有發菩提大願的,這是要救度眾生的諸佛菩薩的本願了,在這個大願前往生極樂的願並不占優勢。對發了大乘心的同修而言,這個菩提願可能是再入生死的源頭,需要小心面對。
如何解這個?想救度眾生,那麼要有救度眾生的手段方法了,對此一生而言、對此一身而言,能用的手段很少、能會的方法有限、能去救度的眾生、能去護持的眾生的受眾范圍就非常狹小、數量也非常少,這種狀態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才更需要去極樂進修,真的把整個虛空法界最好的手段方法學到手,能輕松落實,並能找到契合大眾根基的入口,才可以說有了點救度眾生的眉目,切切不可以只憑借一腔熱血沖入輪回,結果成了被救度的落水狗,這就麻煩了。而現在來說我們幾乎都是那只落水狗,都是在等著被救,就不要說去救別人了。救人尚且困難,救度眾生就更難了,對人尚且還算了解一點,人道和其他道眾生有很多不同,也有很大的區別,以人道的基礎狀態想去救度其他道眾生,這就又是一個虛妄,這算是妄想啊。
顛倒的另一個因就是業力,業力分善惡業。善是你對誰的不捨,你們兩個關系非常鐵,你捨不得他,在往生極樂的願上略有欠缺;惡業是他捨不得你,不想讓你去,惡業匯集阻擋了你的聖道,讓你顛倒、讓你迷惑、讓你暈頭轉向不辯南北。我們念佛、求佛哀佑、蒙佛加持,這是佛能做的,但是如果念佛人得了一心不亂了,臨終的時候還會出現顛倒,這不能說是阿彌陀佛攝受眾生不力了,只能說眾生的這個業力真的太堅固。我常常說:“如果你學佛,如果你真的上道了,走上正路了,沒有眾生干擾你,沒有業力現前來阻礙你,這事都不正常。”這些業力如果不能在往生前消得掉,臨終的時候突然爆發、集中干擾了,這人可能就廢了,念佛的功夫夠深可能抵擋住;若沒有念佛功夫,心還散亂、意念雜亂、念佛心不真、不深,這個水平根本抵擋不了業力干擾。如果不能提前抓緊時間去大面積地消除業力,這臨終的干擾一來,能有幾個人不顛倒的呢?《地藏經》裡提到善人臨終的時候,都會有千百惡鬼變成善人的親人眷屬,接引亡人步入惡道,何況本就做惡的人?這裡的顛倒各位看得清楚,沒人想去惡道,但是變成你的親屬了,你就樂意跟隨去惡道了。這個顛倒什麼時候來?現在來了,你都念不得佛,什麼極樂、什麼阿彌陀佛、什麼七寶蓮池、八功德水全部拋到腦後,臨終的時候顛倒來了,你豈不是往生不得了?如果現在都頂不住顛倒,那未來你能頂住顛倒,堅決往生的這個事情也不現實。
3.如何對抗顛倒?
所以我們需要培福來增加善緣,惡緣有,但是沒善緣多,得善的助力就增加了,這就是在增加往生的幾率。我們的三部功課設置中的前兩部分,《地藏經》和《普門品》配合《普門超度》正是為了大面積地消業和培福,真的是在為臨終前的顛倒准備的。也就是說這兩部分的功課落實下去,就是用來幫助各位對抗臨終顛倒的。這是極大地減少惡緣、增加善緣、消除業力干擾、乃至堅固往生的理解、堅固往生極樂必須要有的信願,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三個月、五個月就做得完的事情。
如果這些東西我不和大家說,不說了再說,誰能看到三部走和三位配合就懂得這其中的道理,和對未來自己得利益的巨大幫助呢?所以我也在分享,同時各位聽得明白,真實去落實,真的去做了,你就自己得利益了,最後這個利益是功不唐捐的。所以聽明白很重要,能去落實更重要,這就是知行合一,這就是理事雙運;如果聽了就當耳旁風,別人做了得到利益了,你在那急啊,急得滿嘴大泡有什麼用?古人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學佛不支持殺生捕魚,但是你艷羨別人的成果,就當敦促自己也去扎實行做,而非是鼓動嫉妒的心態,不是在情緒上的波動,而是在行做上的具體落實。
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