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孝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二O一七丁酉年新馬印中元祭祖大典開示  (共一集)  2017/9/10  新加坡Big Box活動大廳  檔名:32-240-0001

  尊敬的諸位領導、諸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今天是一個非常殊勝、吉祥的日子,在諸位的共同努力之下,得以在此地舉辦祭祖大典。這次活動意義非常深遠,諸位真的是功德無量!

  祭祖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敦厚習俗,其用意在於教導人們不忘根本、緬懷祖德、知恩報恩,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素質。而「孝」就是這些素質的綜合體現,所以祭祖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提倡孝道。

  「孝」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特質,是中華文化的根,因此,中華文化可稱為「孝」文化。為什麼老祖宗、古聖先賢如此重視孝道呢?從《孝經》上的一句話可以看出端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教育的源頭。為什麼?因為孝是人的天性,是對父母與生俱來的親愛。一切的德行,都是從這種親愛衍生出來的;一切的教育,也是以這種親愛的教育為起點。

  中國人自古講求倫常道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五倫」。五倫是五種人際關系,它涵蓋了一切的人際關系。五倫當中第一倫就是「父子有親」,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愛是天性的、是自然的。我們看出生三個月以內的嬰兒,他還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大人所說的話,所以還沒有人教他應該怎麼做;但是你留意觀察嬰兒看父母的眼神,以及父母看嬰兒的眼神,從這種眼神當中,你可以看到父母與嬰兒之間的親愛。這種愛是天真無私的愛,是人性當中最可貴的素質,也是父慈子孝的本質。這種愛就是孝,是《三字經》中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是純淨純善的自性第一德,也是一切德行的根本。

  中國古人發現這種愛實在太寶貴了,如何才能將這種愛永遠保持下去呢?於是興起了教育。教育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個,是將這種愛永遠保持下去,一生不變質;第二個,是將這種愛推而廣之,去愛所有一切人,乃至愛天地間的萬事萬物。所以《三字經》接著說:「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這種純淨純善的親愛,是每個人天性中本來具有的,但是如果受到後天環境的種種污染,激起了不善的種種欲望、煩惱和習氣,善良的本性就被蒙蔽,人就被不善的習性所操縱,遠離了純淨純善。所以人從小就必須受教育,有正確的引導,才能保持天性的純淨純善;如果沒有正確的教育,人心就會變質,會從本性本善轉成習性不善,於是種種邪惡的問題和現象就從此產生了。

  《三字經》接著說:「教之道,貴以專。」教育的原理,重在專一,不能夾雜。從一開始就要灌輸善的教育,不能夾雜不善的成分。這種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從母親懷胎的時候就開始了。中國古人重視胎教,婦女必須知道,從懷孕開始,母親就在教育胎兒了。因此,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母親的思想言行都必須端正,沒有邪思邪念,不說不善的話,更不做不好的行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待公婆與父母,一定要恪盡孝道。所以孝道的教育在母胎當中就開始了。

  出生之後,嬰兒繼續在學習,所以母親必須守護孩子三年。在這一千天當中,所有不善的人、事、物都不能讓他看到、聽到、接觸到,孩子所接觸的都是正面的,都是合乎孝悌忠信、倫常道德的。這三年的根扎好之後,孩子就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對於善的會親近,對於不善的會遠離,所以他能夠保持良好的德行,一生不會變節。

  近百年來,傳統文化出現斷層,孝道的教育也漸漸被忽視了。直到現在,已經很少人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孝道了,社會也因此產生很多問題。現在我們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從哪裡做起呢?從提倡孝道做起。有了孝的根,一切德行才會穩固與長久。要落實孝道,要教導孩子行孝,最基本的就是從《弟子規》上的教誨做起。以下我們舉出幾則條文來說明。

  《弟子規》上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呼喚的時候要即刻應答,不能慢吞吞的,等了很久才應答。這件事看起來只是瑣碎小事,其實對孩子的一生關系重大。要看一個人的基本涵養如何,從他應答別人的第一句話,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有孝敬心的孩子,父母呼喚時會立即回應;對父母的呼喚是如此,養成了習慣,對其他人的呼喚也是一樣,那麼,這個孩子給人的感覺是有恭敬心、認真負責。相反的,如果對於父母的呼喚愛理不理,長大後對其他人的呼喚也會如此,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缺乏恭敬心,生性懈怠散漫,將來他的前途是很有限的。

  「父母命,行勿懶。」對於父母交代的事情,要認真去做,不能推卸或是拖延。能夠這麼做的人,對於別人交代的事情,同樣也會認真對待。不能這麼做的人,將來即使是上級交代的事情,同樣也會推诿或者拖延,嚴重影響自己的工作績效與前途。

  「父母教,須敬聽。」對於父母的教導,要恭敬聆聽。能夠這麼做的人,對於老師的教導、上級的指正、朋友的勸谏,都會虛心聆聽,所以能夠從中獲益。不能這麼做的人,將來對於其他人的教導,也同樣不願意聆聽,於是就會失去提升自己的機會。

  「父母責,須順承。」對於父母的責備,要虛心接受,不能強詞奪理。能夠這麼做的人,對於其他人的責難,也會心平氣和的對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能這麼做的人,受到了指責,就很容易面紅耳赤,不悅的進行辯解或者頂撞,人際關系就會出現問題,自己的習氣毛病也沒機會得到改善,最終受損害的還是自己。

  其他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譬如,懂得體貼父母的人,就懂得體貼別人;懂得體貼別人,就會受到別人的重視。對父母有禮的人,對別人也會有禮,有禮貌的人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受到重用。生活有規律、做事有恆心的人,就讓父母安心,也能讓上級安心。有孝心的人凡事尊重父母,養成向父母匯報的習慣,將來做事也會尊重上級,養成向上級匯報的習慣,如此就能獲得上級的提點,同時也能避免師心自用而鑄成大錯的情況。

  綜上所說,一個人處事待人接物的良好態度,都是從行孝當中逐漸養成的。要判斷一個人德行的好壞,就看他對待父母的態度,所以古人說:「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對父母的態度不好,對別人的態度也一定不好;如果對父母的態度不好,對別人卻態度良好,那必然是刻意造作出來的,是因為他的內心別有企圖,並非出自真心。這也正如《孝經》上所說的:「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哪怕本來是個惡人,一旦他的孝心被激發之後,其他的種種美好德行就會跟著顯現出來。最明顯的例子是監獄裡的服刑人員,接受了《弟子規》的教育之後,原本暴戾氣氛濃厚的監獄變成彌漫著朗朗讀書聲的教室,原本心浮氣躁的服刑人員變成規規矩矩的學生。這也證明孝道教育無窮的感化力量,確實如《孝經》所說的:「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以上是謹就個人的淺見,匯報孝道教育的重要性,提供給諸位作參考。最後,祝福諸位身心健康、光壽無量!祝福祭祖大典順利進行、功德圓滿!謝謝大家!

 

上一篇:淨空法師:念佛時常會浮起YIN念,深感自己業障深重,請問如何對治?
下一篇:印光法師:如何根治煩惱習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