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如何忏悔、忏悔的意義和忏悔的重要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忏:是發露過去所作的舊惡。悔:是知錯以後誓不再作。

  忏名修來,悔名改往。謂修將來之善果,改已往之惡因,是名忏悔。

  “業不重不降娑婆,情不深不生娑婆。”?如果我們不是曾經累世造過很多惡業重罪的話,是不可能感召來到這三界火宅的。

  《佛遺教經》中說:“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非法。是故常當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維摩诘所說經》中說:“自身尚縛,欲解他縛,無有是處。”如果自己業障未淨,那根本談不上利益眾生。所以要“遠罪淨身心,誓斷諸惡業”。

  《止觀》曰:“忏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

  《地藏菩薩本願經》雲:‘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雲:‘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金光明經》雲:‘所謂金光,滅除諸惡,千劫所作,極惡重罪,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眾罪,悉皆滅盡,我今已說,忏悔之法,是金光明,清淨微妙,速能滅除,一切業障。’

  《心地觀經》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長,發露忏悔,罪即消除。”

  《業報差別經》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

  《忏悔五法》比丘忏悔罪時行方式。著袈裟,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禮大比丘足。說所犯之罪名。

  《普賢行願品》曰:‘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金光明經》中雲:“千劫所造無邊業,一次作忏亦得淨。”

  一、佛教忏悔一詞意義追索淵源

  佛陀釋迦牟尼---世尊在《業報差別經》中講到:“復有業作而不集。若有眾生。身口意等。造諸惡業。造已怖畏。慚愧遠離。深自悔責。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

  我們如果做了惡事,造了惡業,但是後悔了,對於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惡果十分恐懼,深深自責,發誓以後不造。這樣果報就是做而不集,業果最終不會聚集顯現,這一“作而不集”其實講述的就是忏悔。

  佛教自西漢末傳入中國,到東漢末和三國時期開始擴大其影響,經魏晉南北朝期間與中國傳統文化沖突中的磨合,至唐宋,在精神領域,終於成為與儒、道既對立又互補的鼎足而三的思想文化體系。隨著佛教影響的擴大,作為其宗教理論和宗教活動的一個部分,“忏悔”觀念和行為的影響也日益擴大。

  眾所周知,“忏悔”乃漢譯佛經中一個中外合璧的詞語,“忏”為梵文“忏摩”的音譯,“悔”則為“忏摩”的漢語意譯,“忏摩”的原義為有意或無意地觸犯了別人而請求原諒。梵語中另有“提捨那”一詞,意為“說罪”,即通過檢討自己的過失以求消除罪孽。在初期的漢譯佛經中,將二者混而為一,省略稱之為“忏”,又因為請求原諒與檢討過失皆出於自責,而自責與“悔”的心理情緒相通,故於“忏”後又附之以意譯之“悔”。這樣,“忏悔”就具有了自己承認並對人發露所犯罪過以求容忍寬恕之義。“忏悔”在佛教的宗教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佛教教規規定,信徒皈依佛門之前,必須首先忏悔往業,然後方可為僧團所接納。出家修行後,若有過犯,應隨犯隨悔,至少應於每半月集會誦戒時,予以悔淨。

  二、如何忏悔

  有生死就有輪回,在我們無法計算的輪回中,自己造作了無數的惡業。龍樹菩薩雲:一切痛苦皆由惡因而來,一切安樂皆由善因而來。因為這些數不清的身語意三惡業,阻止了純淨的菩提心從心底生起,我們要求得解脫的道路就會障礙重重,忏悔是此時此刻唯一的辦法。

  忏悔有理忏與事忏,佛教講“一切唯心造”,一念善則善,一念惡即惡。理忏的道理就是“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亡時罪亦空,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心空則罪消,但此理過於高妙,沒有特別的佛教修養功夫和深厚的慧根及善根不能得。佛教通常所說的忏悔是事忏,事忏乃是按一定的修忏法以忏除罪業(心、事兩方面)的佛教活動。漢地通行的忏法有兩類:一類是集諸經法義,忏悔罪過;一類是依天台教義,修習止觀的行法。

  據佛教史載,最早的忏法是劉宋時代出現的藥師行事。《藥師忏》是一種專為消災延壽的法事,現在所通行的《梁皇寶忏》是梁武帝蕭衍根據大乘佛教的經義,召集京邑大德法師,專為討論僧人是否應實行斷肉制而定出。佛教原實行禁食“葷”制,“葷”是專指大蒜、蔥這類氣味濃烈、富於刺激的食物,“葷”與“肉”是兩種概念。印度佛教實行乞食制,而印度的素菜類種植也比較貧乏,僧人沿戶行乞,所食物品隨人施捨而定,只要不是親眼見到被殺,或專為“我”而殺的肉類,僧人乞得皆可食。佛教傳入中國後,僧人行乞制度逐漸改變,且漢地特產豐富,有條件實行斷食肉制。提倡吃素,更能體現佛教的慈悲利生精神,所以,僧人素食,經梁武帝的提倡,自然被佛教界接受而在漢地流行,並成為一種制度確定下來。除《梁皇寶忏》外,現在比較通行的還有《萬佛名忏》和《慈悲水忏法》《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三十五佛忏悔》也屬同一類忏悔法。

  修習止觀的忏法創始於智顗大師,該法有比較嚴謹的組織程序,總有十條:一、嚴淨道場;二、沐浴淨身;三、以三業(身、口、意)供養;四、奉請三寶;五、贊歎三寶;六、禮拜;七、忏悔;八、行道旋繞;九、誦經;十、坐禅正觀實相(諸法之究竟)。後世天台宗學者依循這個組織形式,編制了多種忏法,如《往生淨土忏願儀》、《大悲忏法》、《地藏忏法》等。這類忏法的本旨是借禮贊行忏以安定身心,通過誦經、坐禅正觀諸法實要(究竟),如是周而復始的修行,以期悟入佛道,證得聖果。

  三、七種忏悔心

  忏悔的時候,有所謂的七種忏悔心,借由這七種心,一方面對自己產生深刻而強烈的提醒作用,一方面也能喚起利他的慈悲與智慧的空觀。

  首先是“大慚愧心”,世間上的人,一天到晚關心的是什麼?關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東西,那就是怎麼樣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樂,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頭不停地追逐美味,身體不停地追逐妙觸。人們很少能夠去考察生命的內在,只知道隨著欲望而忙碌。由於一味地執著外境,結果迷失了自己,這就是《法華經》上所說的“迷己逐物”。因此現代人盡管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中,依然感到空虛、失落、無聊、孤獨,這都是因為迷失了自己的緣故。唯有對自己的言行生慚愧心,才能進一步有忏悔的意願。

  其次為“恐怖心”,知道自己所造的罪業深重,知道業果的報應不爽,而生起擔心命終墮入惡道的恐怖心,這種怖畏心,能提醒自己隨時隨地注意身口意三業。佛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說明我們今生所受的善惡果報,都是自己所種的業因,是自種因,自受果。而現前身口意三業時時造作的業因,又正是自己未來應受的果報,前因後果,循環不斷,也沒有絲毫差錯,即經中所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不少領域的人們在喪失了因果正見的,科技的發展並沒有為世界帶來真正的幸福,反而導致無有正見的人心迷失、道德淪喪、社會動蕩、家庭破裂。嗔心的放縱,因果業力使得世界有共業的地方戰火紛飛、生靈塗炭、暴力槍殺頻頻發生,人們居無寧日食無安日;貪心的放縱,使得上行下效,人們沉溺於花天酒地之中,不顧一切地來滿足自己的欲望;縱情於五欲之中的人們開始飽嘗難以盡述的苦難:風雨不調、污染嚴重、災難頻仍,天下之大已經難以找到一方純潔的淨土;沒有了親情的撫愛和傳統美德的熏陶,現代孩子只能任隨社會的污流毒蝕幼小的心靈;殺業的泛濫、性欲的放縱,帶來了癌症、愛滋病等可怕的絕症,人們的身心健康普遍受到了威脅;吸毒的瘾君子們被毒品摧殘得成了人間活生生的餓鬼。有了恐怖心,也就能產生“出離心”,知道生死流轉的恐怖與無奈,並能因此對這種流轉之苦產生出離心。

  但是只知道自己出離是不夠,還要能希望眾生也遠離這種流轉之苦,這就是“菩提心”。

  發起無上菩提心,慈悲對待一切眾生,不分親、疏、厚、薄,也不論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害或有益,都平等沒有差別,這就是“冤親平等心”。

  而我們之所以能從三界火宅中得救度,最要感恩的是佛菩薩的慈悲智慧以及諸大善知識的指引,因此在忏悔業障的同時,也應生起“感恩心”。

  最後,則應以佛法的究竟義來看忏悔,知道罪性本空,一切都是因緣而生、顛倒妄執而起,“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亡時罪亦空,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所以一方面仍能積極忏悔罪業,一方面在忏悔之後,放下心中的掛礙,以清淨心繼續精進修行。

  【七種忏悔心】 [出慈悲水忏] 。梵語具雲忏摩。華言悔過。華梵兼舉。故雲忏悔。忏名修來。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當起七種心也。一生大慚愧心慚即慚天。愧即愧人。謂自惟我與釋迦如來同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來。已經劫數。而我等輪轉生死。未有出期。此實可慚可愧。當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語釋迦。華言能仁。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二恐怖心謂我等既是凡夫。身口意業常與罪相應。以是因緣。命終之後。應墮地獄畜生餓鬼。受無量苦。如此實為可驚可恐可怖可懼。當以此心而行忏悔也。三厭離心謂我等漢觀生死之中。虛假不實。如水上泡。速起速滅。往來流轉。猶如車輪。此身眾苦所集。一切皆是不淨。甚可厭離。當以此心而行忏悔也。四發菩提心梵語菩提。華言道。謂欲得如來身者。當發菩提心救度眾生。於身命財無所吝惜。當以此心而行忏悔也。五冤親平等心謂於一切眾生無冤無親。起慈悲心。無彼我相。平等救度。當以此心普為忏悔也。六念報佛恩心謂如來往昔無量劫中。為我等故。修諸苦行。捨頭目髓腦等。如此恩德。實難酬報。我等欲報如來恩者。須於此世勇猛精進。不惜身命。廣度眾生。同入正覺。當以此心而行忏悔也。七觀罪性空心謂我罪性本空。無有實體。但從因緣顛倒而生。當知罪性不在內外。不在中間。本來是空。罪亦何有。若能運此心觀。即是真忏悔也。

  四、四力忏悔

  佛經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深明因果,知道種惡因,必受惡報。因而從言行上,甚至在起心動念處,嚴防種錯了因,就避免受惡報。而凡夫不畏因果,平時縱貪嗔癡,犯殺盜YIN,大膽妄為,什麼壞事都敢做,直到惡報現前,才恐懼後悔,已毫無用處。我們學佛的人,應學菩薩修行,一方面淨化身心,檢點言行,處處止惡防非,不再種惡因;一方面時時為眾生設想,多做利人的事,廣種善因。這是我們應當遵循的利己利人,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益的光明大道。要想了生死、出輪回、生淨土、成佛道,也必須從這裡做起。

  學佛,其最基本的一條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佛教認為,行善是功德的積累,成佛的基礎,罪惡則導致眾生的生命輪回之苦。罪惡的生起,在於眾生的“無明”。無明就是不明存在的本質,生命的究竟,所以也叫“惑”。此惑能生諸業,而導致各種相應的果報。眾生的“惑”主要表現為貪、嗔、癡三個方面,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戒惡,既要斷除過去所造的種種惡業,又要斬盡那些造惡作業的心念,所以佛教要求學佛者應有一種慚愧心、警覺心。

  忏悔是消業、去災和功德積累的前提,應該接受的果報,必須承擔。如依四力忏悔,則可以使重業減輕,輕業變無,達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首先是忏悔淨出罪力。應該醒悟到從無始以至今生,因為貪嗔癡慢所犯下的一切罪業和這些過失招致的可怕業果,在三寶前要誠懇地發露,不要有一絲隱瞞,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造作,把痛苦的種子從心裡拔除。所謂人命呼吸間,要思維人生無常,遭罪無義,死後諸般可怕之事,珍惜這個可以忏悔業障的殊勝因緣。

  其次是依止力。三業不淨,輪回的痛苦就不可避免,只能在六道之中頭出頭沒,因此必須要在生前尋求救護者、尋求清淨所依。經典告訴我們佛陀具有圓滿的功德,具足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佛法,能避除一切眾生的畏懼痛苦,給予究竟安樂;並且一切菩薩也是我們的依止對境,也能清除我們的罪障。依止力就像中毒的人尋找良醫為其救治,我們一旦對惡業生起了厭患,明白自己所造惡業的可怕,也需要有對治的良醫好藥。此處以總依三寶。

  第三是對治力。通過發露並找到所依以後,要盡快的聞思修佛法,調伏煩惱積集資糧。認識到有機會修學正法,解救自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旦丟失誰能給我們大無畏的心境,如何能脫離生死之苦呢?我們沒理由再懈怠放逸。對治力的修法很多,有皈禮諸佛、持念佛號、讀誦大乘經典、信解空性、觀念百字明等咒語,塑像造塔供養等等。經中提到:修忏悔也是一種積集資糧的方便,不但不失壞善法,而且能增長善根。如此看來對治力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文章來自佛教知識百科有改動)


 

上一篇:成剛長老臨終開示: 念佛沒有巧路,就靠我們老實
下一篇:談天說地問自己之每周一經節目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