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雖然難學,不要怕它難,精捨有祖師大德的著作開示,可以請回去看,不要說我又看不懂,看這個做什麼?不要求速成,多讀幾遍會體會佛法的意味在裡面,等你心靜下來了,煩惱習氣消了,就會覺得祖師大德怎麼會講得如此貼切,講得那麼好!這就得法喜了,得清淨了。
不要畏懼大乘佛法難學,說境界那麼高,學了沒有用,又轉不過來;不是境界高不高,是你心外取法,以為有高有下,實際上我們的佛性就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常用而自不覺知。《法華經》上佛舉了一個比喻:如同一個人身上帶著如意珠,如意珠就是摩尼珠,摩尼珠它能夠變現你要的東西,身上帶著這樣東西,但是自己不曉得,所以當乞丐,到處向人乞討,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位有智慧的人告訴他,你衣中就系著一顆如意珠,為什麼不拿出來用呢?他這才知道,原來我這麼富貴。這如意珠比喻做佛性,佛性也是遇緣即現,遇緣即施,遇到境緣,佛性就有它的作用。
你看如來這麼富貴。《華嚴經》講:「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這佛性就如同如意珠一樣,能夠變現一切,能夠攝照一切。如意珠我們眾生本自具有,就是自己不知道,整天在攀取,想要用一個法來修,去看看哪一位法王、上師、仁波切,可以幫我點兩下不用修就開悟了,天下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就好了,釋迦牟尼佛就應該住世到現在,幫我們加持就能夠成就了。修行還是在個人,要肯轉,不要求快、求速,欲速則不達,很多修行人求快求速反而著魔。所以不要認為大乘很難學,事實上它跟我們是有絕對密切的關系,祖師大德常訓誡我們後學說:「當面不識。」就對著我們的臉,「觌面失機。」觌面就是在你面前卻不認得他,就如同在父母親面前,當面卻不認得,你說這個眾生可不可憐?所以佛說可憐愍者就是可憐在這裡。佛性不在別處,不從心外求,不從身外得,言語說不到,思想想不到,不是屬於青、黃、赤、白、大、小、方、圓,一切不可,不可亦不可,我們的佛性是這樣的。
佛性就在我們的六根當中,就在我們日用平常舉手投足中,卻體會不到,耳聞聲隨聲轉,眼見色隨色轉,著於色,分別色好丑,一看就掉到裡面去了,見到好的生歡喜心,見到壞的生瞋恨心,喜歡聽好聽的音聲,音響要買百萬、千萬的,音質要求很高,這就是隨聲轉,還有一些人一定要用差的,一樣是隨色轉,不是只有求好的是隨色轉,求不好的,刻意的,也是隨色轉。要不取不求,不取不捨,這才算是不隨色、聲、香、味、觸、法去流轉,這才是學道。
其實,所有的大乘經典講修行,都是教大家不取不捨,不取世間不取出世間,不捨世間不捨出世間,這裡面有它很深的意思存在,取世間是凡夫,捨世間是二乘,一樣都是有法可取可捨,取出世間,也許可以成聖,但未達究竟,因為佛性不從心外得,佛性不是從我們心外去取著的,去造修的,修不到;那出世間法不取,出世間法也不捨,你捨了沒有辦法得到。還有一種修行成就的,世間法他不捨,因為不捨大悲利益眾生,不取世間常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這是佛門裡比較高深的境界,大家有這種工夫最好,若是沒有,我們要從基礎開始學,先從念佛,先攝心學起。佛法的基礎不在於五戒十善,(而是)在於你對心性是否了解,這是永明大師、宗密圭峰大師、清涼國師,歷代的祖師包括淨土宗的徹悟禅師、印光大師,統統都是這樣教我們的,五戒十善是我們表現出來的行為。
出處節錄:《無量壽經玄義》悟顯法師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