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一面,倒數第三行,從第二句看起:
【八。不起身見。捨諸惡業。】
這是斷愚癡第八種利益。愚癡就是邪見,邪見就是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六道凡夫都執著這個身是真實的、身是自己的,佛告訴我們這個觀念是錯誤的。身要不是自己,什麼是自己?有許多人聽佛這個說法就生起疑問。這個意思很深,必須要很細心的去體會。依照佛法教誨去修行,修行就是逐漸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錯誤的執著、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身確確實實不是我,它是什麼?是我所有;就正如同我們身上穿的衣服一樣。衣服是不是我?不是我;這個大家知道,衣服是我所有。所以佛家講「我」與「我所」,同樣一個道理,這個身也是我所,不是我。
諸位要知道「我」是永遠不生不滅,「我所」它有生滅,我們衣服時間穿久了、穿髒了、穿破了,不要了,換一件;「我所」有生有滅,「我」沒有生滅。「我」有沒有身?也有。佛法裡面講「法身」,法身是真正的我。所以佛在大經中常說:法身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佛教誡弟子們,終極的目標就是教我們證得法身;證得法身在佛家就叫做成佛。什麼人證得法身?證得法身的人很多,在中國歷代各個宗派裡面,像禅宗明心見性的,這證得法身,所謂是大徹大悟。悟的是什麼?悟的是有一個不生不滅、無始無終的真我;悟的是這個身是假我。徹底搞清楚、搞明白了,不再疑惑了,他就能得受用。這個受用,大乘經教裡所講,如來果地上的依正莊嚴,這是他得的受用。
佛又跟我們說「報身」,報身是有始無終。報身是什麼?報身是智慧,能證法身的智慧。你證得之後,你覺悟之後,永遠不會再迷失了。第三種講「應化身」,我們現在這個身叫應化身。佛的應化,根本的原因是諸佛如來的本願,一切諸佛如來在因地上,都曾經發願度一切眾生,這是因;緣,是眾生有感,佛就有應,哪個地方有感,佛就在哪個地方應。再跟諸位說,法身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沒有形相;雖沒有形相,能現一切形相。我們今天所講的,一切動物是法身變現的形相;一切植物、礦物,也是法身變現的形相;另外一切虛空自然現象,還是法身變現的現象。在佛教稱「法身」,現在哲學家他們所稱的叫「宇宙萬有的本體」。佛法稱作「法身」,這個是不生不滅。它所現的相,怎麼現的?大乘佛法講得清楚。法身能現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包括自然現象,是所現,能所是一不是二。如果把能現跟所現分成兩類,這就是世間講的哲學。
過去歐陽竟無大師說佛教不是哲學。為什麼不是哲學?佛法是一不是二,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一法身,能所是一不是二,哲學裡頭沒有講到這個事情。所以它不是哲學,它也不是宗教。宗教裡面決定要崇拜一個神、一個造物主;佛法裡頭沒有神,也沒有造物主,佛法承認有神的存在。神是什麼一回事情?還是法身所現的。現的這些相差別這麼多,經論上常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怎麼回事情?唯識所變;是由於一切眾生迷失了自性。什麼叫「迷失自性」?不知道事實真相,不曉得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這叫迷失自性。迷失自性之後,就產生了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十法界、無量無邊的法界,是這樣變現出來的,叫「唯識所變」;於是自性性德不能作主,誰作主?妄想分別執著作主。這就是法相宗裡面所講的「八識五十一心所」作主,那就造諸惡業;縱然造一切善,在佛法裡頭,在大乘佛法他還是造惡業。為什麼講造一切善還是惡業?因為它是八識五十一心所造的。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妄心,不是真心;不是真心造的還是惡,真心造的是善。
由此可知,十法界裡頭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天台家講的藏教佛、通教佛都是十法界裡面的佛,他們造的都是惡,都不是善。為什麼?沒有明心見性,不是用真心。用真心造一切惡都是善,所以絕對的善惡是從這個地方建立的標准。用妄心造一切善也是惡,沒有見性;換句話說,你造作一切善業,你出不了十法界。用真心的,一真法界裡面的法身菩薩,法身菩薩就是佛;分證佛,他們造惡也是善。怎麼知道?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勝熱婆羅門做的行業,愚癡;甘露火王,殺、瞋恚;伐蘇蜜多女,婬欲;殺、盜、婬,他是善。他為什麼是善?用這個手段度一切眾生,幫助眾生明心見性,幫助眾生超越六道十法界,他用的是手段,所以他是善。這個佛在經上常講的,這是諸佛如來的密義,太深密了,我們不懂,我們看到感覺得很奇怪,不是我們的境界。
所以佛講這些事情,為度娑婆世界眾生、為度十法界眾生。他也有權巧方便,就是善財童子去參訪,有禮敬沒有贊歎;用的手段不善叫惡度,惡的方法能度一類眾生。這看眾生的根性,應當用什麼方法幫助他,就用什麼方法,佛沒有定法,佛有能力觀機,我們凡夫不能學。凡夫為什麼不能學?你沒有離妄想分別執著,沒有離妄想分別執著,你要學這個方法就墮地獄。這些話佛都講得清楚,都講得明白,我們要用心去體會,要細心去觀察。
佛教化眾生是分很多等級的,就像辦學校教年輕人一樣,有小學、有中學、有大學、有研究所,每一個階段強調某一個階段的教學方法。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現在在佛教只能算是在小學,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我們修學,學了這麼多年,不能說不努力,不能說不認真,何以功夫不得力?何以不能跟古人相比?原因在哪裡?我們沒有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十善業道。試問問,這十善業道我們做到了沒有?這是佛法小學一年級的課程,無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都是用這個做基矗
我們講淨土,淨土最基本的是「淨業三福」。淨業三福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唯有真正修十善業,前面三條才有,孝親尊師慈悲才落實;如果沒有十善業道,前面孝親尊師慈心全是假的。這是第一個條件。具足這一個條件念佛,才生凡聖同居 土;淨業三福三條,具足兩個條件,往生的時候生方便有余土;三個條件圓滿具足,生實報莊嚴土。所以我們最低限度要把第一條做到,第一條就落實在十善業道。古人是走這個路子,所以他在短短幾年時間就有成就。
我們今天疏忽了,不曉得這個道理,在修學上沒有扎根,起心動念都落在自私自利,這怎麼行!換句話說,貪瞋癡慢沒有捨掉。別人贊歎我們,我們歡喜;別人罵我們、侮辱我們,我們心裡很怨恨。這就不行。這樣搞法,功夫怎麼會得力?我們看看古人對於順逆境緣的心態,聽到別人贊歎,自己感到恐懼;「我做的是不是像他贊歎的?」不會生歡喜心。聽了之後,人家贊歎我好;「我做得不夠好,差得很遠。」別人毀謗我們,自己一定回過頭來反省,決定不怨恨別人;「他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一定是我做得不好,不能令他滿意。」回過頭來反省,改過自新。所以修行人的心地清淨、平等、慈悲,沒有一個惡的念頭,沒有一個不善的行為。與大眾相處,只記別人的好處,只記別人的恩德,決定沒有不善、抱怨的念頭,這樣才能修到純善。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要不是上善,雖然具足信願行也不能往生,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善心、善行從哪裡培養出來的?是從一切順逆境界、善惡人緣,從這裡頭修養成功的。
何以法身大士沒有過?法身大士見一切眾生、一切萬物,只見性不著相,原因在這裡。一切眾生的性都是佛性,所以《華嚴》、《圓覺》裡頭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現在是不是佛?當然是佛;佛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他從性上看的。凡夫看的就不然,凡夫是從相上看的;凡夫著相,佛不著相。這個說法,大家要是一下不能夠體會,我們舉個比喻說,比喻也是古來祖師大德所講的。像賢首國師他老人家說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用黃金做器皿,做什麼器皿?造像。我們用黃金,同樣的成分、同樣的重量,我們造一尊佛像、菩薩像、聲聞像、緣覺像、天像、阿修羅像、人像、畜生像、餓鬼像、地獄像,這十個擺在面前。佛見性不見相,全是黃金,價值相等,沒有分別。我們人著相,這是佛菩薩,趕緊拜三拜;那個是餓鬼,討厭得不得了,就起妄想分別執著。著相不見性,你心裡頭生好丑、生分別,這就是過失。
諸佛菩薩幫助我們,終極的目的在哪裡?最終的目的,是教我們也要見性不著相;我們心就清淨,心就平等,心裡頭一個念頭都不生,善惡念頭都不生。曉得什麼?曉得這個佛像跟餓鬼像、跟地獄像是平等的,一絲毫的差別都沒有。金是真的,像是假的,我們不喜歡這個像,我們把像镕化之後,可以再做別的像,這就是講性永遠不變,相會變;相有生滅,性沒有生滅。
諸位從這個比喻裡頭細細去體會,一切眾生,在有情眾生說佛性,無情眾生說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所以諸位要從性上看,你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自然就生出來了,這是性德。如果落在分別執著上,你就迷失了自性,性德突不出來;生起是非、邪正、善惡,起這些妄想分別執著,全都是妄想分別執著。
佛在此地教導我們,如何能『不起身見,捨諸惡業』。這一條跟大家說,最低限度的地位是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小乘須陀洹果,初果,「不起身見」。我們要不在這上真正用功夫怎麼行?然後才體會到十善業對我們多麼重要!必須認真修十善業道,念佛才能往生;修學任何一個法門,你的功夫才得力。如果捨棄十善業道,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功夫不得力,就像蓋房子一樣沒有地基。十善業道是基礎,一定要知道。「捨諸惡業」,是要修十善業道,你才能夠捨諸惡業;不修十善業道,你這個惡業捨不掉。換句話說,你生生世世隨業受報,在六道輪回。這是常說的,善業你生三善道,惡業你就生三惡道,隨業流轉,苦不堪言,這是六道眾生的真相。
學佛要開智慧,一定要覺悟,要了解這個世間事實真相。世間什麼都是假的,佛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我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講經,聖懷法師、謝道蓮居士他們兩個人啟請,我到香港他們兩位接待。有一次謝居士她要送一個手表給我,那一天到街上去買手表,先到銀行裡面去拿錢。她銀行裡面有兩個保險箱,打開來讓我看,裡面一些金銀財寶裝滿了。謝居士前年死了,一樣都帶不去。我當時說了一句很難聽的話,我說:「這都是妳的?」「是9我說:「太少了。」她感覺得很驚訝,她說:「法師,難道你有?」我說:「我有的比妳多得太多了,我的沒有法子計算。」她說:「在哪裡?」我說:「妳看看,妳這麼多金銀珠寶在這裡,又不敢戴」,戴了走在街上怕人家把她的手砍斷;「又不敢在家裡放,放了怕有人偷。放在保險箱裡,一個禮拜到這裡來看一看、摸一摸就算是自己的,那太簡單了。哪個珠寶店,我叫他拿出來,我看看、摸摸,都是我的,跟妳有什麼差別?」人就胡 塗到所以然,不知道用這些錢財去布施做好事,那是真實的功德,那是帶得走的。放在保險箱,關在裡頭,一個禮拜看一下、摸一下,帶不走的。世尊說眾生愚癡、顛倒,愚癡顛倒就在這些地方。
所以我們自己要反盛檢點,我們有沒有這種愚癡、顛倒?要看破,要了解事實真相。財不要積,財要散,愈散愈多,愈多愈要散;決定不能積,一積就成病了,就成了罪惡。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