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佛說五蘊皆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五蘊,是佛家對世間一切生滅現象所作的簡單歸納和說明。五蘊皆空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來進行解說,指外界的事物和內在的想法都是“空”,也都是“色”,人對它們不可能產生什麼影響,它們對於人的本性都不應該有什麼影響。因此教導人們要放下一切,擺脫苦厄。

  心經說五蘊

  弘一法師:佛法非說空以滅人世

  宣化上人說五蘊皆空

  心經說五蘊

  《心經》上有一句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大意是:觀自在菩薩進入般若深觀狀態時,照見五蘊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決定,因而度脫一切痛苦與災難。

  在這裡提出了“五蘊皆空”的重要性,即“五蘊皆空”能使人擺脫“一切苦厄”。那麼五蘊的內涵是什麼呢?

  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蘊藏、積聚的意思。

  如色蘊,聚集了過去色、現在色、未來色、粗色、細色等統稱為色,因此色蘊是色的總和,色在這裡相當物質,我們對物質的認識,不外乎從形狀(形色)和顏色(顯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稱物質曰色;受蘊,受是接受領納的意思,當我們面對順境或逆境時,所產生心靈上的情緒,這有苦樂憂喜捨的不同;想蘊,想是獲取、想像的意思,在我們接觸環境時,必然會攝取事物的影像,然後給它安立名稱;行蘊,行是對事物進行判斷並訴諸行動。識蘊,識是了別義,是精神領域的統覺作用。色蘊屬於物質現象范疇,受、想、行、識四蘊是屬於精神現象范疇。

  弘一法師:佛法非說空以滅人世

  常人因佛經中說“五蘊皆空”“無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說空。若信佛法者多,將來人世必因之而消滅。此說不然。

  大乘佛法,皆說空及不空兩方面。雖有專說空時,其實亦含有不空之義。故須兼說空與不空兩方面。其義乃為完足。

  何謂空及空者是無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業。雖知無我,而能努力作救世之事業,故空而不空。雖努力作救世之事業。而決不執著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實了解,乃能以無我之偉大精神,而作種種之事業無有障礙也。

  又若能解此義,即知常人執著我相而作種種救世事業者,其能力薄,范圍小,時間促,不徹底。若欲能力強,范圍太,時間久,最徹底者,必須於佛法之空義十分了解,如是所作救世事業乃能圓滿成就也。

  故知所謂空者,即是於常人所執著之我見打破消滅。一掃而空。然後以無我之精神,努力切實作種種之事業。亦猶世間行事,先將不良之習慣等一一推翻,然後良好之建設乃得實現。

  信能如此,若雲犧牲,必定真能犧牲;若雲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堅堅實實,勇猛精進而作去,乃可謂偉大,乃可謂徹底。

  所以真正之佛法,先須向空上立腳,而再向不空上作去。豈是一味說堂而消滅人世耶!

  宣化上人說五蘊皆空

  五蘊,又叫五陰。蘊是集聚的意思,陰是遮蓋的意思。我們為什麼得不到自在?得不到解脫?就因為被五蘊所覆的緣故。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一)色蘊:有障礙為色,有形相為色。色蘊不空,見到色被色塵所迷惑,聞到聲被聲塵所迷惑,嗅到香被香塵所迷惑,嘗到味被味塵所迷惑,觸到覺被覺塵所迷惑。如果把色蘊空了,就是內無其心,外無其形,遠無其物的境界。

  色,有種種顏色,能令你眼花撩亂,認識不清楚,迷迷茫茫,好像瞎子一樣。在《道德經》上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這些境界,都是被色蘊所執著。若能破了色蘊,山河大地、房廊屋捨都空了,就沒有這些麻煩了。

  所以說,色蘊不空,便執著在色上,若著色上,見惑不能破。見惑,就是「對境起貪愛」。境界,就是色,對著境界生起一種貪心和愛心,就執著了。見惑有八十八品,如果斷盡,就證初果羅漢。我們修道人,先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然後再斷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思惑,就是「迷理起分別」,也就是對一切理認識不清楚。如果斷盡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就證四果阿羅漢。

  (二)受蘊:就是領納的意思。境界來了,不加考慮,就接受了,有舒服之感覺。譬如吃一種好東西,覺得很自在,這就是受。穿一件好衣服,覺得很舒服,這就是受。住一間好屋子,覺得很漂亮,這就是受。坐一輛好汽車,覺得很舒服,這就是受。乃至一切身所接受的,覺得不錯,這就是受。

  (三)想蘊:就是思想的意思。因為五根領受了五塵的境界,就生出種種的妄想,種種的念頭。忽起忽落,起了作用,去想色,去想受。

  (四)行蘊:就是遷流的意思。隨來隨去,隨去隨來,沒有停止,川流不息。作善作惡的動機,由妄心所支配,而反應於身口的行為。

  (五)識蘊:就是分別的意思。境界來了,就生起分別心。例如:見到美色,生歡喜心;聽到惡聲,生討厭心等等的分別。

  若能把五蘊破了,才能度一切苦厄,也就是沒有一切的災難。我們為什麼有災難?就因為有我執、有法執,二執不空的緣故。

  《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五蘊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五蘊本來沒有自性,猶如空中的浮雲,自然而有,自然而無。不明白這個道理,被五蘊所覆,不得自在,不得解脫。我們修道,就是破五蘊,好像浮雲,來,隨它來;去,隨它去,不需要注意它,不需要執著它。貪瞋癡好像水中的泡一樣,本來沒有實體,它自己生,它自己滅,不執著就沒有了。

 

上一篇:悟顯法師:清淨心供養
下一篇:淨慧長老:家庭也是道場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