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道之自然則《會疏》更勝。疏舉二義:第一個,以他力直超為自然。第二個,以無為無作為自然。而以初義為主。此說極好。蓋淨宗之妙,正如《要解》所雲:「從事持達理持。」但當老實念去,則無為無作等等,自然在其中矣』,念老這句話說得好!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說從事持自自然然就達到理持,關鍵是信心、耐心、長遠心,一定能成就。
如果對這個有懷疑,他就不能成就了。決定不能懷疑,一定要相信。我們不如古人,為什麼?古人心清淨。古人那個時代生活環境比我們現在簡單,沒有科技,沒有這麼復雜,人口也少。現代的社會令人焦慮,煩心,所以心浮氣躁是現代人正常現象。古人沒有,古人心地純樸善良,確確實實是於人無爭,於事無求,安分守己,修行好修。現在修行很難。
但是這個方法是真的,我們果然能夠把萬緣放下,真正依照這個方法來行,我相信決定成就,因為它合理、合情、合法。那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我們今天要辦學,要培養人才,從哪裡下手?就像蕅益大師說的,從事持達理持。
事持,就是選一部經典,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每天用十個小時去讀誦,這是事持。目的?目的是得三昧,開智慧,那就是理持。智慧開了,理持,不是事持了,淨宗講的理一心不亂,先從事一心不亂,然後就能達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因此,「但當老實念去」,這一句話重要,真正要相信,老老實實念去,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妄想,一句佛號念到底,或者是一部《無量壽經》念到底,把妄想、分別統統念掉了,把清淨心念出來了,平等心念出來了,這就是理持。清淨心念出來,是阿羅漢的境界;平等心念出來,是菩薩的境界,這是念佛三昧。再不間斷,繼續努力念下去,就會開悟。
這經題後頭,覺,大徹大悟。佛在經上把理論、方法都告訴我們,我們聽明白了,聽清楚了,真干,就真有成就,這個成就是自然往生。經上講的「無作無為等等」這些話,統統都自然在其中,這其中是什麼?就是「老實念去」,都在這其中,不必再去問什麼有作無作,不必,統統都放下,自然入無作無為的境界。
文章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注第527集201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