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讀《金剛經》的居士來找我,給我大談般若智慧,跟我說了,師父,學了以後還要把它忘記。我說那既然要忘記它,為什麼還要學呢,不是多此一舉嗎?你學了再去忘,這又多了一層分別心,又多了一層的執著心,我們只是不在心裡留下任何的痕跡就對了。不用取捨的心,因為這些好壞無非是你的妄心分別,都是夢幻泡影,了不可得。既然是夢幻泡影、了不可得,又何必被假象所惑,隨著外境而去妄動呢。就像我們古人,在唐朝的時候都是圓盤大臉稱為美女,形容唐玄奘的母親圓盤大臉,形容楊貴妃圓盤大臉非常有福報,美人,我們現在叫美女。而我們現在形容蛇精臉,下巴整的非常尖,稱為這種是美女,其實這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事物的本身並沒有一個好與壞,美和丑也沒有一個好與壞,之所以有個好與壞,完全是由於人的生活習慣、人的喜好厭惡,而形成的妄想之見所導致的這種分別。如果將這個習氣消除,妄想沒有了,我們試想一下,哪還有一個美與丑、那還有一個好與壞呢。都是我們個人的習慣、習氣繼而加以分別的,然後就形成了執著是好還是惡,好的我們就想得到、拼命地索取,厭惡的我們就生嗔恨心,造種種的業,我們就是這樣,是我們自己的分別。
有人會說,東西沒有好壞,這個人總有好與壞吧?我們見到好多的人無惡不作,還有的人老老實實與人為善,這是我們世間人的好與壞。是的,人的行為的確有好有壞之分,佛教也勸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因為人的行為不同,造就了一切眾生的正報和依報等等方面的不同。同樣生活在世間,有的人大富大貴;有的人窮困潦倒;有的人兒孫滿堂;有的人孤獨終老。那這些苦樂貧富的背後,都遵循著一條因果定律。
所以佛經中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環境和遭遇所受的這個果報,都是我們前世所造的因。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今生的所作所為,就是你後世的果報。這其中的因緣果報雖然極其錯綜復雜,但是正像人們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樣的規律是不變的,我們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好的果報也是自作自受,壞的同樣也是自作自受,因緣果報絲毫不差。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其實也是在害自己。
我們看過去殺業重,感得身體多病多災,壽命短促。說明雖然你剝奪了別人的生命,其實你也在剝奪你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們應該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雖然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會遇到一些惡人,我們不要去厭惡他,也不要去蔑視他,更不要去傷害他,能勸我們就勸他改惡向善,不能勸我們也生起這種禮敬的心、尊重的心,而絕不去傷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