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學佛或者是對佛法不了解的人總是對佛法有很深的成見,總是認為學佛的人都是消極避世的,與社會脫節的,這些人為了自己的解脫會離開自己的家庭,躲進深山老林裡獨自修行。
其實這樣的誤解大部分是來自於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中對於出家人和佛教的片面描寫,如果你能深入學習佛法之後你會發現真正的佛教和這些作品中的描寫是差別很大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目前在中國的傳播的佛教是屬於大乘佛教,講究的是修菩薩道,在著名的四大菩薩中,除了地藏王菩薩是出家僧人相,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皆是在家人形象,可見修行要有所成就並不一定要出家,因此大乘佛教並不提倡避世修行。
其實即使是出家人也需要擔負很多的社會責任,首先佛法的最大作用就是教化眾生,和尚的原意就是“親教師”,因此出家人的責任就是教化眾生、住持佛法、修持佛法。
而在家人學習佛法更應該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在家居士由於是入世生活的,因此他們的人際關系更加寬廣,一個修行好的在家居士完全可以用自身的行為去影響、改變、教化更多的人,而且居士還可以協同出家人護持佛法,共事佛行事業。
由此可見,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根本不是消極避世的,那些學佛之後變得消極了、開始不負責任了、與親戚朋友格格不入了,這樣的人根本不能算是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或者說這樣的人根本沒有實修佛法,即使他形式上有個皈依證,參加了皈依儀式也沒有用。這樣的人只能稱為名義上的佛教徒或者說是形式上的佛教徒,但是很可惜,這樣的佛教徒現在有很多,對佛教的消極影響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