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滅罪真言」,出自《大方等陀羅尼經》。經上是這樣說的:「爾時文殊師利,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而曰佛言:世尊若比丘,於世尊去世之後,若毀四重,若比丘尼毀犯八重,若菩薩若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毀如是一一諸戒,所犯重罪當雲何滅?」
文殊師利菩薩祈請釋迦牟尼佛,向釋迦牟尼佛提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世尊去世以後,有的比丘毀犯了四重戒,比丘尼毀犯了八重戒,或者是菩薩毀犯了一一諸戒,或者是優婆塞優婆夷,毀犯了一一諸戒,所犯的重罪當雲何滅?
修行佛法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忏悔的過程,消除業障的過程,開顯智慧的過程,積累福報的過程,這是修行佛法。可以這樣說:只要我們沒有成就,都會有過失,特別是末法時期。末法時期眾生根性相對淺薄一些,福報淺薄一些,業障重一些,那麼犯戒的因緣就多一些。在這裡文殊菩薩非常慈悲,代末世眾生祈請釋迦牟尼佛,提出了疑問,然後釋迦牟尼佛一一回答。
「汝今谛聽當為汝說……釋迦牟尼佛說你好好聽著我要給你解說。「我去世以後,若有惡律儀比丘,毀四重禁」。惡律儀比丘,就是不持戒的比丘。「毀犯四重戒」,哪四重戒:殺、盜、YIN、妄。殺盜YIN妄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也是性戒。這四條根本戒也叫性戒,性戒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無論你相信它不相信它,無論你承認它不承認它,只要你犯了,必然受惡報。所謂修行人為什麼要持這種戒呢?持這種戒就是最大程度的不去造惡業。如果我不是學佛的,我殺生了,我偷盜了,照常有惡報。修行的人和不修行人的差別在哪裡?修行的人明理,他知道怎麼做。雖然有一些他可能做不全面,但是他知道怎麼做了,這就是佛法佛理的指導。性戒就是這樣,如果你不信佛,做了,也有很大的惡報,是這個意思。所以比丘的四重戒是:殺、盜、YIN和妄。
我們三皈五戒當中講到了,前四條戒是根本大戒,也是性戒。比丘尼還有一個八敬法,這個八敬法,如果說比丘尼犯了,那麼就是毀犯八重戒。如果是菩薩毀犯了一一戒,就是指在家菩薩毀犯了在家菩薩所應該持的戒條,出家菩薩犯了出家菩薩應該受持的戒條。還有就是沙彌和沙彌尼也是一樣。出家沒受大戒的二眾,男眾叫沙彌,女眾叫沙彌尼。再就是優婆塞、優婆夷。優婆塞、優婆夷是在家眾。在家眾最多受持的是三皈五戒。可以這樣說,如果我們不明佛理,不懂正法,連三皈戒體都難保住。
現在很多人三皈戒體都破掉了,哪一種?比方說受三皈五戒,不去僧眾處求受,那就沒有得,他不得三皈戒體,何況是五戒呢?有的跟著居士受戒,受三皈,我們原來講到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嗯。如果是跟著僧人受戒,受的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啪”一拍,准了,就這樣,當下即得。居士給人受戒呢,可能是他也懂一點,但是他還沉不住氣的要給人家受戒,就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嗯……。懂嗎?所以這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嗯……,是二寶居士。
摘自仁清法師《神奇的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