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念佛的時候,不是想一個人在念,應該想到法界眾生同時在念阿彌陀佛,有佛堂清淨的地方出聲念,沒有佛堂或在家裡環境不清淨就默念。默念的時候就想到法界一切眾生和我在一起念,都是我的父親母親,都和我一起念佛,這樣子念佛,一切眾生心裡都發光,光光相照,成平等法身光。譬如說我們現在三只電燈,三只電燈合在一起的光,不分別了,這就是光光相照,只要我們從菩提心出發,一心念佛,十方諸佛,十方眾生,同我們成一個法身,同一個佛性,沒有兩樣,這個就叫“真正安心淨土”。自心念佛,一切眾生念佛,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時劫以來,同我們有怨業的,全部解脫,無量無邊的眾生都是我的父親母親,他們對我這樣子修行,都生大歡喜心,都希望我們快快成佛。
念佛九種勝 1、 字少易念阿彌陀佛,不若經咒之難持; 2、 隨地可念阿彌陀佛,不必定在佛前; 3、 隨時可念阿彌陀佛,不論早晚閒忙; 4、 隨人可念阿彌陀佛,不分貴賤愚癡; 5、 念阿彌陀佛,增長福德; 6、 念阿彌陀佛,消滅重罪,經雲:“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生死重罪”; 7 .念阿彌陀佛,天神恭敬; 8、 念阿彌陀佛,惡鬼遠離; 9、 臨終往生念阿彌陀佛,必定蒙佛接引上品生。
(大力推薦) 地藏菩薩化身清定上師溫州開示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們眾生無始以來,由一念無明煩惱的執著,才有色,受,想,行,識的諸行。有業行感苦報,是必然的結果。假使我們能夠以真智觀真境,不被惑業煩惱所控制,處處能夠觀無我,立刻可以把現前的身心轉變成就佛智的作用,這個方法就叫“轉依”。
那些不懂得佛法的人,不知道執著五蘊的危害,造業受苦,是可憐的。既然能夠知道執著五蘊,造業受苦危害性,就要好好的轉變它,利用它為修行所用,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懂得佛法之後,就應該曉得現在的五蘊,能夠起一個正覺的觀念,依法修行,立刻可以轉變過來,起五智的作用。比如說,我們以前不懂佛法時,執著自己身體色蘊的地,水,火,風四大是我,這個色身是我,由這個色起受,想,行,識的心。身子有一點不舒服,就想避免;有一點覺得可樂的,就想貪著,由色起受,由受起想,由想起行,由行起識。這就形成煩惱造現業,流轉生死。現在學修佛法,就要把它轉變過來。我們要隨時隨地的感想,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徹底皆空。不光是身心空,看十方世界,山河大地,房子,財物,有情無情,眼睛透過一切有相去觀空。這即是觀想真心,不被假像所迷惑。金剛經上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對一切有形相的事物,立刻曉得它當體即空,不被假象所迷惑,自然就得自在了。
能夠把身心世界觀空,自己身心內空,山河大地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乃至佛說的廿空,十六空隨時隨地不斷地在空觀中去修,自己就感覺到身子空了,虛空無邊。我這個身子也無邊。象這樣觀修的結果,本來執著現前的我放松了,這時身輕心安,空樂無分。無邊無際的法界,無邊無際的虛空,空明淨寂,這才是真正我的身子,這個身子是諸佛的法身。法界藏身,平等法身,就得大自在了,就是轉色蘊為大園鏡智,好像一面鑒照於法界的大園鏡,我在大園鏡當中,大園鏡就是我,虛空光明就是我。現前的我是假我,是幻象光影,是空的。
由於有四大的色身就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人家說我好話,我就很高興,說我壞話,我就不高興。那個人對我好,我就認為稱我心,那個人對我不好,我就認為可恨,這樣一種愛憎的心情,就是因為受業來的。假使內而身心空了,外而世界空了,一切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空了。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都空了。再觀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親,無量劫來的父母親。我現在知道佛法的道理了,我就要把佛法的道理告訴他們,讓他們也知道佛理,依法修行,早日成佛。
佛經中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具諸佛法身光明;問題是現在有執著,所以不現,只要我們能夠把這個道理告訴他們,我們的父親,母親,就由信起覺了!曉得自身是佛,自心能作佛,不斷觀修,一旦明心見性,就成始覺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大家都心遍虛空,佛也,眾生也,我自心也,三無差別,這個就成了平等性智了。然後在這個大圓鏡智,平等性智,以及法界的自性上,觀一切不空的東西和事情,就是說整個的虛空裡包含著無邊無數的佛土,無邊無數的山河大地;也包念著無邊無數的世界,這些世界中有完全無苦的極樂世界,也有極苦的世界,如我們的娑婆世界。眾生中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量無邊的情眾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裡面,包括六凡四聖。六道眾生,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天,人,阿修羅(三善道)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由於善巧觀察,轉變想蘊為妙觀察智,由不斷殊妙觀察,轉變行蘊為成所作智。極樂世界就是法藏比丘根據四十八願觀察成就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這個六道眾生中的有情世界,同一個成了四聖的正覺世界,以及十方剎土的器世間,都在整個法界裡邊,沒有一個人,沒有一樣東西,沒有一個有情無情,出於法界外的。這法界二字,一般初學的人不容易懂,為了使大家容易理解,現在用一個普通的名詞來講,就叫宇宙。所謂宇宙,宇是一個“宇””字下一個“於”字,意思是存在此中,即所講的是空間。宇宙的宙字,“宙”字下一個“由”字,是由過去到現在,由現在到未來,講的是時間。這個無邊無際的空間,同無始無終的時間所組成的宇宙,即是所謂法界。在這個法界裡邊,器世界,有情世界,在表面上看起來不空,正覺世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也是有這個聲聞,緣覺,菩薩,佛的不空。若真正究竟講來,整個法界上,器世界,有情世界,正覺世界,其真實的體性,都是空的。
講空了,又不是斷滅。金剛經上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一切法的自性是空,但能起的作用是不空,因緣條件具足了,就能成就緣生法,所以拿整個佛法來講,完全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真實正確的宇宙觀。我們每一個人,在這樣的宇宙當中——無邊無際的空間,與無始無終的時間中,我們應該怎麼樣做一個正確的人,來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最要緊的是一個正確的作意觀念,沒有這個觀念,修行就會走錯路的。一切法自性空,一切法的緣起作用不空。雖空不是斷滅,雖不空不是執實的。因空故所以能夠緣起,因緣起故當體即空。 例如說,我們現在的妙果寺,這座房子已經破爛了,現在要重新把房子蓋過,將來變成很莊嚴的一座佛寺,那麼我們這些建築工人,第一步就要把現在的妙果寺所有的房子全部拆光,經過計劃砌起新的金剛殿,大殿,後面的三聖堂,首先要具體設計,逐步蓋起新房,假使不把舊房子拆空,你要想蓋新房子,可能不可能呢?不可能。所以我們修行人,必須在一切法的體性上,觀它是空,然後能夠緣合三界莊嚴寺院,所以觀空不能說斷滅,因為不空即不能緣起,同時新寺建成了,因為緣起故也當體即空。再舉例說,我們這個講經法會在一個鐘頭以前,根本沒有,在一個鐘頭之後,大家散會回去了,也就不見了,現在暫時在一個多鐘頭中,我們大家會合顯現法會。為什麼呢?因緣條件,時間空間,條件具足了,大家無量劫來時的善根,在家出家平日發願的心情,共轉法輪的願望就實現了。這位雪山法師請我給大家講一講修行法要,有這樣的因緣,這個臨時法會就顯現了。空故緣生,緣生當體即空,因為空故— —真心體性是空,就叫真空。現在的形象是有,不是實執的有,是如幻的有,所以叫妙有。我們學佛的弟子,一定要懂得真,空,妙,有這個道理。
曉得真空了,我們這世間一切苦,樂,貪,嗔都解脫了,不去執著了,放下再放下,徹底觀空了。同時曉得妙有了,知道一切因果緣起一絲一毫都不會錯的。所以經書上說:“生死涅磐,纖毫自性無。”我們大家流轉生死,聲聞緣覺,證得涅磐,乃至成佛,證得無上涅磐。有為法,無為法,徹底自性是沒有的,都是空的。但是作用,緣生因果如如不虛誤。生起的條件,因果一點不錯。你殺一只雞,這只雞將來就要壞你的命,這就是你殺它的業報;你做一件好事,將來得樂報,也是不失的;你念一句阿彌陀佛聖號,極樂世界就有你的一朵蓮花。你一日乃至七日,一心念佛,日日發大光明,這朵蓮花,將來你命終時,就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朵蓮花,就是你的往生蓮座,見佛聞法成就的菩薩,這是決不有疑的。一心念佛往生因果如如不虛誤。一切法自性空,同一切法緣起情況不別,這兩個不但不矛盾,而且相互起作用,這個真理是龍樹菩薩根據如來世尊經教所造的《中論》《十二門論》《中論》三論當中精細闡明的,說出這個重要的法義。我們經過修行,實際證明是如此的。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知道這個道理,叫妙觀察智。
要知道仔細地思索世出世法,法空不空的道理。仔細觀察,也是我們這個心,不是別人家的心。我們能夠起這個作用,不是以前打妄想,妄想別的雜亂事情。而想的是世出世法的正智,這個觀察叫妙觀察智。有了妙觀察智,然而依法,依戒修行,能夠使自己所有的願力,都能成功。例如說,大家現在在坐念佛的人多,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真實的,不是沒有的,確實是存在的,沒有一句虛假,釋迦牟尼佛如來世尊完全不會講一句假話的,是真語者,如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不異語者,因為十方世界諸佛,都贊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是什麼道理呢?阿彌陀佛在百千萬億劫以前,他出家為比丘,叫法藏比丘。這位法藏比丘,他因為修行,深深地感覺到發了菩提心之後就要度一切眾生成佛。他看到,有很多的苦世界,眾生的煩惱很重,而且非常之難度。例如說: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經常到地獄裡度眾生,把他們度出來了,脫離了地獄之苦,但不久之後,又因在人間造惡業又到地獄去了。是個什麼道理,他們的煩惱根沒有度脫,繼續造業,又回到地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他們對眾生發了大悲心,總是要度眾生,千遍,萬遍,都要度脫他們,所以在地藏經切利品上,參加這個切利天會上的百千億的佛,菩薩,都是什麼人呢?都是地藏菩薩發了大菩提心之後,千百萬次度他們成佛的。所以地藏菩薩的發願是:“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既然我們知道了這個道理了,知道了極樂世界是怎麼成立起來的,他就是阿彌陀佛的因地法藏比丘,在過去的佛,定自在王如來面前學法的時候深深地感覺到,要使苦惱的眾生得到解脫,趣向菩提,很不容易,要想自己發願成立一個極樂的世界,接引別的世界眾生都往生到這個極樂世界來,第一步離女相,全都變成男相;第二步,生活的一切,完全是福報自在,不要去裁衣燒飯;第三步經常聽聞三十七道品妙法,就能得到解脫,證聲聞,緣覺;第四步,往生極樂世界之後,一聞到大乘佛法,就能夠發菩提心,就能夠修到無生法忍,得不退地,最後就能夠取證無上菩提,他要成就的就是這樣的一個世界。
因此就在世自在王如來世尊面前,發願普度一切眾生,悉皆成佛。當時他請問世尊面前,發願普度一切眾生,悉皆成佛。當時他請問世尊,過去的佛是怎麼發願的?怎麼修行的?怎麼成就佛剎?現在怎麼度眾生成佛?請如來世尊代為介紹,當時世自在王如來即現了二百一十億尊佛,告訴他過去因地做菩薩時是怎麼樣發菩提願,發了菩提願之後是怎麼樣長期修行,怎麼樣最後圓滿成佛,度生之依正果報。當時世自在王如來為法藏比丘說法後,法藏比丘經過長期修法,再向世自在王如來發四十八願;再長期依願修證,最後成就極樂世界之依報,及無量光無量壽阿彌陀佛之正報,這在阿彌陀經,無量壽佛經及觀無量壽佛經中有詳說。
再講一講藥師琉璃光如來,過去因地發了很多願,主要是十二大願,要成佛度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一切苦厄,究竟成就與佛無二。他發願之後,無量劫修行,成就這個琉璃世界,到了成佛的時光,就成了琉璃光佛。現在我們若有病魔,苦難,只要念藥師琉璃光如來聖號,就可以滅了無量劫來的生死重罪。又例如我們出家人,在家居士,受了五戒,八戒,受了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對戒律有違犯了,普通忏悔很難消淨,但是一念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聖號,一想到藥師琉璃光如來法身,就象萬裡無雲萬裡天,如同蘭色的天空一樣無邊無際,想這個蘭色天空光明回光返照,照著自己,這樣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法身光明,回照自己,自己犯戒罪墮,就能消滅還復清淨。這是菩薩因地發願,經過修行,果地成佛的功德。所以如來世尊說:“一個眾生能夠得到人身,要遇到佛法,是很不容易的,但能夠聽到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聖號就更不容易了,什麼道理?要在無量劫來為眾生而起大悲,為大悲發無上菩提心,這樣才能聽到。前面所說,那個法藏比丘,聽到世自在王如來的介紹,二百一十億尊佛的因地行願,當中經過修行,最後成就果德,他把二百一十億尊佛的特別勝願,園滿無上的,經過長期修行最後證成的無上剎土集中起來,他就發這個願。當時世自在王如來贊歎他,說是現在正是這個時候,你發了願之後,將來可以饒益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菩薩。因此,法藏比丘就在佛前發了這個四十八願。發了四十八願之後,經過無量劫的修行,修行成就了這個無苦的極樂世界。眾生往生到這個世界裡,煩惱業報很快的清淨了,不但是自己能夠解脫,而且能夠度一切眾生解脫,而且很快趣向無上菩提,不要說聲聞,緣覺的數目不清楚,菩薩的數目也數不清楚。
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有很多很多的人,都是阿 跋致,八地以上的菩薩,而且很多是一生補處的菩薩,下一輩子就要成佛了。何以成就這樣一個極樂世界?這個世界是怎樣成就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因地法藏比丘以他的妙觀察智,同成所作智,修行成就這個世界。這種智慧,就叫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就把我們原來的色,受,想,行都轉變了。本來色蘊,轉成大園鏡智;本來受蘊,轉成平等性智,本來想蘊,(為了人一切分別要念)轉成妙觀察智,現在再進一步用妙觀察智,現前觀想的力量,轉行蘊成就所作智,成就了這個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成就以後,大家看看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在這三個願中講,凡世界一切的眾生中的任何一個人要想往生極樂世界裡,首先要有虔誠的信心,要相信阿彌陀佛的發願是不虛假的,信佛,信法,信僧。信佛,信阿彌陀佛的因地的發願,果地的功德。信法,相信持名念佛,自己一心念佛,把自己的心要念到一心不亂,怎麼一心不亂呢?要觀想阿彌陀佛的法身是無量光佛,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第二個是阿彌陀佛的報身佛,是無量的壽佛,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祗劫,彼佛無量無邊的化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佛,佛的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阿彌陀佛從發菩提心到成佛以後,彼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這十劫當中,到現在,沒有一天,一分鐘,一秒鐘不想我們法界的一切眾生,只要你有一念,我命終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念頭,同阿彌陀佛要攝受眾生到極樂世界,得解脫成佛果的這個願相符了,就如電話打通了一樣。我們自己的覺心同佛的覺心就能合在一處,自願和佛願就能合在一起。阿彌陀佛憶念眾生,如母憶子,象一個母親想念自己的兒子一樣,子若逃逝,雖憶何為?我們當兒子的不想母親,母親就是想你想死也沒辦法,你一個人跑到外面去不回家來,母親也找不到。子若憶母,如母憶子,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母親每天從早到晚在家想我,只要我一念想母親,兩個心念就合攏了,不離開了。例如我們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從發願的一天起,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裡,就有我們的一朵蓮花,只要我們天天念佛,天天憶佛,這朵蓮花天天放大,天天放光。當我們臨命終時,它就是我們去往生的一個剎土了。
我們這個世界,是有男女的,是靠母親生育的,到了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不是胎生。這樣蓮花出現,往生極樂世界是決定無疑了。只要我們信心堅固,並現前能夠憶佛念佛,一切眾生憶佛念佛,離佛不遠,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毫無疑問,不憶佛,不念佛,那麼是自己把心門關起來,心地就不會清淨了,我們只要憶佛念佛,胸襟就打開了,心地發亮了。自己的心光同佛光合在一起,十萬億國土,一剎那就到了。別人不相信,你拿鏡子看,這面鏡子,我們假使在房頂上面掛起來一照,十裡,百裡,千裡,一剎那就照出來了,一彈指間,都照出來了。我們憶佛念佛的心,只要正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他發願一定來接引我們,我們就能夠從念佛的心中,一彈指間,往生極樂。
一切法自性空。佛的法身,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在自性空中,一起出現在我們面前,無所謂來去。只要我們一念一念地把心意打開,佛光同心光合攏,剎那間就可以往生。有這個信心是很要緊的,並且知道這個道理是非常重要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什麼是現前?當下念佛,就能夠念到一心不亂,能夠見到阿彌陀佛的法身光明遍虛空,自己的心光和佛光合二為一。自己的心光同一切眾生心光也合攏來,這個時候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當下就是明心見性,見自己本性,這樣念佛見佛,安心淨土,成就三身功德,使我們現前的心安在阿彌陀佛的法身光明中,安心在極樂世界的無苦世界裡邊。這樣, 一切壞事不做,一切好事都做,一切壞心不想,一切好心多想。
我們佛弟子,最要緊的是你要相信佛法,你的動機及出發點在哪裡?你在為你自己個人?或是在為一切法界眾生?有的人說,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世苦。這句話對不對?是對的,這個是站在個人的立場上——苦樂的立場上講的,真正講就是說:“我們修行不是為我們個人。為我們個人修行的功德比較少,范圍小。我們修行為法界的一切眾生,是為度一切父母眾生而修行的。我們日日這樣觀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親,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對我們有無量恩德,我們不超度他們,誰去超度?假使我們不度父母,我們就不是一個佛弟子。既然是佛弟子,第一個就是報四恩,度三有。報什麼恩?第一報父母恩,父母擴大了就是眾生,那麼,怎麼能夠度眾生?主要是靠三寶加持的力量,所以要報三寶恩,那麼?怎樣才能報三恩呢?我們怎樣去修行呢?在什麼地方修行呢?要報國土恩,我們生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成人,是靠國土恩。所以我們佛弟子,除了愛教以外,還要愛國,愛國就是報國土恩。今天我們祖國開展四化運動,造益於全國人民,使這個社會走向一個新的安樂的社會。那麼,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應該除了為佛法修行外,為這個國家建設四化也應該盡自己的心力,盡自己的實力,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對佛弟子,我們頭一個條件提出: 要歸依三寶,發菩提心,歸依佛,從不覺到覺;歸依法,從邪到正;歸依僧,從染到淨。歸依佛,法,僧,就是要做到覺,正,淨。覺什麼呢?覺就是說,處處要做到無我,完全為眾生,任何一個事情,起一念為我的心就是私心我執,起一念為眾生的心,就是利他大悲心。觀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他們就沒有一念為自己的,都是為他人的。觀音菩薩,因地發了願說,將來我成佛的時候,法界眾生的一切苦難我都給他消除,假如不能消除眾生苦難,不成正覺。觀世音菩薩很早就已經成佛了,名叫正法明如來。為了度一切眾生,遠離苦難,重新發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為眾生撥苦與樂的大願力。這位觀世音菩薩,在過去觀世音自在王如來面前就發了願的。觀世音菩薩修行成就,悲心虛空無邊,世界無邊,眾生無邊,眾生苦難無邊,菩薩的大慈大悲,撥苦與樂的悲心無邊。一切眾生,誰有苦難,只要你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就能得感應,消除苦難。是什麼道理?他的修行悲心大成就了,他用三種無生法忍救度眾生,特別是第三種無生法忍以無緣大悲種類俱生無能作意生身,在一切時處,對一切種類的眾生進行救度。只要你憶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觀世音菩薩的法身遍虛空,立刻就感受。普陀山過去有一付對聯: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
這是什麼意思呢?觀世音菩薩的悲心遍照一切處,只要你——任何一個眾生,你有信念,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立刻就會得到感應的,這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意思。這是表明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又是表示你的信心,有一念信心就得感應。同樣的事例,表示你的身心,有水的地方就看見月亮,無水的地方就看不見月亮。看你自己的信心,只要做好事,利益眾生的事,只要你有苦難,為免除苦難,你一念聖號,觀世音菩薩馬上滿你的願。但是你若想做壞事,要妨礙眾生,就不起感應,就不給你滿願。
觀世音菩薩是這樣的慈悲,文殊菩薩也是這樣的。文殊菩薩十大願大家看過了,應知道佛經上講,文殊菩薩十大願主要是:每一個願,不管怎麼樣的眾生,殺我,害我,罵我,打我,壞到極點,都是對我很好的,對我有緣。什麼緣?可以教他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成佛的因,成佛是菩提心的果。文殊菩薩在十方諸佛成佛時,文殊菩薩為上首菩薩,幫助佛教化眾生,發菩提心。為什麼說文殊菩薩稱為智慧第一菩薩?因為文殊菩薩圓成諸佛的根本智。他早已經是成佛了的,即不動如來,阿眾 佛。但是為了利益眾生故,依舊化身為菩薩,妙吉祥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種種身。同樣地,普賢菩薩也是早已經成了佛的。利益眾生故,現普賢菩薩身。普賢菩薩教我們說:“一切諸佛都以眾生起大悲心,以大悲發菩提心,以菩提心成等正覺”。
所以,我們假如不能夠觀想無量無數的眾生都是我的父親母親,這個觀想沒有了,大悲心起不來;大悲心起不來,菩提心就不能發。所謂菩提是什麼意思?菩提即覺。什麼覺?第一是始覺;第二個是隨份覺。第三是究竟覺。發菩提心,也有前後第次不同,我們觀想法界,一切眾生無量劫來的父親,母親,都是佛性,都能成佛,這是第一個始覺;第二個覺是想,法界一切眾生都對我們以極大的恩德,我一定要報恩,逐步引導他們趨向成佛,這是隨份覺;第三個觀想是法界眾生對我有無量恩德,我就要報恩。怎樣報恩法?應該這樣思索,一切眾生都在生死流轉,特別是地獄,餓鬼,畜生在三惡道受苦,我們應該撥他們的苦。拔苦就是大悲心。那麼,怎樣把他們拔出三惡道,得到人天的安樂,解脫的安樂,菩提的安樂,怎樣能夠究竟圓滿成佛呢?就是無上菩提心。一定要成佛才能夠度眾生圓滿,這些菩薩摩诃薩們都是這樣的。有這個知母,念母,報恩,拔苦,與樂,成佛。諸佛菩薩,他們是這樣發願。我們每個佛弟子都要這樣發願,這樣發願了,就叫菩提心,這也叫發心菩提。
發了心之後,我們的煩惱,業障,現行要消除處處為自己打算的心念,應該做忘我利他的事情。那麼,怎樣去做呢?就要依佛的教義,依佛的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乃至於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及菩薩戒, 以戒的力量,使我們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或是問心有愧的,不應該做的事情,應盡量不做,不應該說的話不說,身不造殺盜YIN,口不造妄語,绮語,兩舌,惡口,心不起貪,嗔,癡。防止這十惡,要天天修,時時修,使一切壞念,壞事,壞因緣,都減少,這叫伏心菩提。伏心菩提之後,進一步精進念恩,報恩,想念一切眾生,拔苦與樂,自己起大悲心,這樣修行之後,想念一切眾生,為什麼他要執著受苦。普賢菩薩說:“能如說修行,利益諸眾生,攝受於有情,代眾生受苦,勤修諸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如是等供養”。大家念過普賢行願品這部經的都知道,我們應該遵照如來世尊怎樣教我們的,我們說修行,主要就是處處要利益於一切眾生,隨時隨地利益一切眾生。舉個例子講,比如我們在馬路上看到有一個孩子在車道上跑來跑去,孩子他不懂得,車子開來了,就會發生危險,我不管這孩子是誰的,都應該把孩子抱上街沿來,無論他住在什麼地方,都應該把他送回家去。假使我們的鄰居有個女人要生產了,丈夫不在家,公婆也不在,沒有人照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知道了,我們能不管嗎?假使不管,自己的心裡也過不去應立刻幫助他,或者送他到醫院去或者叫護士來,這是應該做的。那麼, 凡是一切好事,對利益眾生的事,我們樣樣都要做,凡是對眾生不利的事情,我們一樣也不做,這個叫止惡修善,伏心菩提。
由伏心菩提,繼續修行,然後進入明心菩提。伏心菩提做到自然不容易,但是能夠修了,也不難。只要你下決心,比如在夏天,蚊子叮我們身上,一般人很簡單,聽到蚊子叫,就一下把它拍死。我們佛弟子應該怎麼樣?就考慮考慮自己的修行,蚊子來吃我們的血,就在吃得最高興的時候,我們該怎麼樣?我們討厭它嗎?我們或是悲憫它嗎?我們要是討厭它,我們就不是佛弟子,什麼道理呢?蚊子是有情眾生,也是我們往劫父母親,它無量劫來的惡業,感受了今天苦果,變成都了蚊子,我們這個父母親,我們不度它,誰度它呢?我們怎麼度它?今天它吃到我們的血,我們心裡歡喜。什麼道理呢?我們是一個發菩提心的人,吮了我們的血,它也有了菩提心,很快地就能夠解脫,因為吃了我們的菩提心血之後,蚊子的業障就能消除,下輩子變成人,就能聞到佛法,假使你能這樣想,這個蚊子你還去打嗎?你還殺它嗎?會恨它嗎?不會的。
所以我們修菩提心,起不起大作用,就看我們能不能夠一心照佛的教導去修行,這樣把煩惱心降伏下去,天天念念不忘師尊三寶,念念不忘父母眾生,念念不忘依法修行,念念不忘攝受眾生,念念不忘代眾生受苦。
一切眾生的苦是無量無邊的,舉個例來講,在社會上發生可怕的災難時,我們不怕自己要受苦,而是為一切有情受苦,眾生害怕的心理怎麼辦?佛弟子要在觀世音菩薩面前,至誠地發願,從現在起,誓度一切眾生所有的苦難,願菩薩慈悲,把所有的苦難普遍救度,讓我來代受一切眾生的苦難。我的一切善根,過去的福德,現在的修行,將來乃至於成佛的功德,全部布施給眾生,願他們能夠離苦得樂,快快成佛。
一般人說:我們自造的業苦都受不了,還要代一切眾生受一切苦,怎麼受得了。我說是兩樣的,一切應當自受的苦,是他過去造的惡業苦果,這是不可避免的,宿業——善惡的業,感苦樂的。我做菩薩發了心代眾生受苦,性質是兩樣的。只要我們發心,把眾生的業苦讓我自己來受,我們修行一念觀察,一切眾生,一切惡業當體即空,自己沒有力量,十方諸佛加持,這個業苦,當體即空,所以我們有這樣的心,發生了這樣的作用。我們念念為了利益眾生,念念無我,所以修行到最後,諸佛的光明照著自己,自己的光明發現了,證明了觀世音菩薩所說的,覺空空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出世出世間十方圓明。我們念佛的時候,念到一心不亂,內而心身,外而世界,徹底皆空,諸佛的光明照著自己,自己的光明照著眾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正如佛經上說:“忽然超出世出世間,十方圓明。”至於我們這顆心,普遍十方,十方世界圓明,就是我們的心,就是諸佛的法身,就是眾生的佛性。所以,懂得這個道理對我們很有幫助。因為這樣,所以能夠明心,能夠見性,小乘法,聲聞緣覺修無我,修到明心,見性時見無我,證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大乘菩薩明心見性,證初地除了證見無我外,特別要見到利他功德。體會到我今天怎麼能夠見自性。因為天天想到眾生,忘記了我,所以能夠見性,明心菩提之後,一步一步要漸修,得了好境界之後,立刻觀空,把一切功德都布施給眾生。自己得了光明之後,把這光明普照法界,利益眾生,這樣修就從初地歡喜地進到二地修持戒進離垢地,三地修忍辱進發光地,四地修持精進進智慧地,五地修靜慮進難勝地,六地修般若成現前地,七地修方便成遠行地,八地修菩提成不動地,九地修大智慧地,十地修大悲成法雲地。善慧地是智慧圓滿,法雲地是大悲心圓滿。以上出一地到一地,進到等覺叫出到菩提,最後妙覺成佛,無上正等覺稱為究竟菩提。
我們佛弟子皈依三寶之後,就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有了這個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趣向無上究竟菩提,每一個人都要向這個方向學修。因為這樣,我們把上面所講的,轉變我們的身心——轉變我們的色成大園鏡智,轉變我們的受成平等性智,轉變我們的想成妙觀察智,轉變識成法界體性智。什麼叫法界體性智?轉變行成所作智?今天我們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所念的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法界藏身阿彌陀佛,現在阿彌陀佛的法身,不是普遍所講的,絕對空法身,他那個法身,十方世界的器世界,在他法身裡邊,十方世界無邊的眾生,在他法身裡邊,十方世界中的聲聞緣覺菩薩乃至諸佛的功德身,也都在他的法身裡邊,所以稱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我們念佛的時候,不是想一個人在念,應該想到法界眾生同時在念阿彌陀佛,在佛堂清淨的地方出聲念,沒有佛堂就在家念,環境不清淨就默念。默念的時候,就想法界一切眾生和我在起念。都是我的父母親,都和我在一起念佛。這樣念佛,一切眾生心裡都發光。光光相照,成平等法身光。比如說:我們現在有三只電燈,三只電燈合在一起的光,不分別了。這就是光光相照。只要我們從菩提心出發,一心念佛,十方諸佛,十方眾生,同我們成一個法身,同一個佛性沒有兩樣。這個就叫“ 真正安心淨土“。自心念佛,一切眾生念佛,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時劫以來,同我們有怨業的,全部解脫。無量無邊的眾生都是我的父親母親,他們對我這樣的修行,都生大歡喜心,都希望我們快快成佛。
所以我們佛弟子,最要緊的三點,第一個是歸依三寶,第二個發菩提心,第三個是要下決心精進修行。首先要止惡修善,一切壞事不做,一切好事多做。好事與壞事以什麼為標准呢,第一個是依戒律,第二個是依菩提心。依戒律,依佛的戒律,在家居士就是殺,盜,YIN,妄,酒的五戒,那麼我們就要聽佛的話,不隨便殺生,不偷盜人家的一切財物,特別是對三寶的財物,我們絲毫也不能占便宜。因為三寶的財物是法界眾生的,十方三寶共有的。我們占了便宜之後,就害了法界眾生,就是侵損三寶了。在家居士,他們自己的夫婦為正YIN,夫婦以外的對象是邪YIN。犯了邪YIN的,你這就不清淨了,生生世世不清淨。那麼,出家之後,根本斷YIN欲。不但不能有YIN欲的行為,而且一念也不能起,起一念就是心念之罪。為什麼道理呢?出家人割愛斷欲,斷煩惱,證解脫。
妄語是最容易犯的。比如說,本來沒有這個事情,我說有。有的時候是方便妄語,很難免的。比如說,到人家家裡去,本來是還沒有吃飯,覺得在人家家裡吃很不方便,就說自己吃過了,這個話動機不是壞,但事實上是在打妄語。所以我們佛弟子,做到所講的話與心裡所想的一樣,這叫心口一致,言行一致。經書上講:直心是道場。完完全全是為利他人,沒有一句話是欺騙人家。欺騙人家就是欺騙自己,人家還沒有被欺騙,自己已經犯錯了,受騙了。所以自己在戒妄語上要下點功夫。
至於飲酒,在家弟子受五戒,假使殺盜YIN妄四戒受不全的,受三戒二戒都可以的,但是酒戒一定要受的。為什麼道理?酒是與我們成佛— —覺,完全相對立的。覺是不迷,酒是迷性的。只要我們吃酒,不應該說的就說了,不應該做的事情去做了,所以絕對不應該吃酒,一定要把酒習除了,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的。現在一般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不曉得酒的害處。我們拿出家人來講,戒律條文更多,更要依戒修行。
第二個依菩提心修,今天我做一天的人,做了那幾件事情對別人有利益;那幾件事情對別人不利的,起過那種心;不滿意人家的,起過那幾種心使人家歡喜的。凡一切有利於眾生的好事,應該多做,凡是危害他人的事,不應該做,壞心不應該起。佛告訴我們,十方諸佛在,過去莊嚴劫已成佛,現在賢劫始成佛。到釋迦牟尼佛及諸佛戒律上都是說: “應斷一切惡,應修一切善,應渡一切眾生“。所以我們一定做到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做不到自己慚愧,已經做錯了自己就忏悔,沒有做錯就堅持。這個是第一要緊的,止惡修善法。
第二個要緊的就是說:“斷惑證實法“。怎樣能夠做到壞事不做,好事多做呢?一定要把我執煩惱度脫,然後能夠真正做到一切壞事不做,一切好事多做。所以這一步的修行要斷自己的我執,把我除去了,貪心也沒有了,憎心也沒有了,愚癡心也沒有了,這第二個要斷惑證真,斷煩惱證得解脫。
第三個最要緊的是忘我利他。很多人要去修行,他修行不管人家,自己修行就好了,別人家修行不好也不管。比如說,在我們佛教內部講,無論在家和出家,年紀老的人,有的老的老了,死的死了;年紀輕的人,由於障道因緣,沒聞到佛法,現在佛法的道理不知道,怎麼樣修行不曉得。假使我們處在這種情況下,即佛法要脫節的時候,我們不把接班人培養出來,我們的佛法就要中斷了。所以我們每一個出家菩薩,在家菩薩,一定負擔起這個責任,把佛法的新一代接班人培養出來。這要靠菩薩利他忘我的覺悟。正法久住,法輪常轉。任務我們要擔負起來,使釋迦尼佛正法永久住世。
為了利益眾生,常轉法輪。每一個佛弟子,要為正法久住發心。若不為正法久住發心,或發心不真,不是為這個發心,不是真正的菩提心,不是為正法久住發心。發心不真,那麼他自己修行也沒有走上正路,對佛法來說,也不會起多大作用。
所以我們現在,凡是在家弟子,出家弟子,對於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女兒,真正為佛法,為利益眾生發心修行,我們要幫助他。真正自己發心修行的弟子呢,我們要盡一切力量去啟發他,教育他,使他有一定文化程度,能夠對一代時教,從華嚴經,阿含經,般若經,法華經,涅磐經全部的道理懂得,不但懂得,能夠怎樣聞法,怎樣想法,怎樣修法,怎樣學戒法,怎樣修定法,怎樣發慧法,怎樣能夠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怎樣念佛能夠念到一心不亂,種種的修行方法也使他們能夠學會修。
我們學佛二個條件非常重要。第一個條件,佛一代時教,法的道理,無論如何,大家要了解,不僅曉得,而且要真實說佛法,一定要曉得佛法的大概情況,特別是要懂得佛的真實義。我們講經前念到一句:“無上甚深微妙法,千百萬劫難遭遇“。所講的是聞到佛法不容易。第二句話:“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今天我見到佛了,聞到法了,我願意受持,受是接受佛所講的道理。我完全相信,持是照佛所講的依法修行。主要是第一個,願解如來真實義,要懂得佛的真正的本義是什麼?佛真正的本義不是別的,完全是忘我利他。就是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因為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佛一代時教,就是告訴我們怎樣驅除雜亂的妄想,怎樣消除無明的執著,證得這無上菩提。佛經上說“自心是佛,自心能作佛”。要相信自心佛性沒有兩樣,自心能夠修行成佛。相信這個道理後,處處念自己的覺性,念一切諸佛的法身,這叫”安心淨土“。把這個心安在覺心的淨土上叫“安心淨土”。安心淨土了,然後利他自利,菩薩處處念念不忘師尊,三寶,念念不忘父母眾生,念念不忘依戒依法修行,念念不忘成佛度眾生。我們每一個信佛的弟子,都要把這個念念做到。比方一般人不曉得佛學,說你信佛教就是迷信,因為他們對佛教道理不知道才叫迷信。我們知道道理的信叫正信,不叫迷信。同樣的,不知道正理,相信外道的邪理,也是不正確的,這叫邪信。我們現在即是正信。成佛的時候,叫無上正等正覺。
覺了就不迷,對一切境界來了,我們能夠象一面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雖然照而內心不動,寂而常照,清清楚楚,這樣完全不迷。不象夜裡一樣,睡覺睡著了,自己喊著話,別人說話不知道,現在醒了,就知道了。現在知道了,還不是真知道,真知道什麼?要把現在分別的念頭放下去,要使無分別的正念提起來,象一面鏡子一樣,它沒有分別的,但是一照,全部在裡面,一放下來,一個也沒有,為什麼呢?它自己本來無我,無我就能夠照,現量平等智。
十方諸佛成佛,在時間上——無始無終,在空間上——無邊無際,在這裡面,所有的一切一切無不知道。金剛經說:“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印度的恆河,象我們的長江一樣,一條長江沙無量,一條河的沙,每一粒沙變一條恆河,恆河是無量的,這樣多的恆河所有的沙,變成一個世界,這世界的眾生無量無數。所有眾生起心動念,如來悉知,都知道,無不覺的。所以,在佛經上,無論什麼人問什麼事情,無量劫以前的事情,你一問,佛可以馬上講出來,也不需仔細想,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一般人所講的,我們眾生每一個人起心動念,佛都知道,那麼佛的心裡就忙煞了。佛經上說,佛雖然一切眾念都知道,但不分別那個心念是自己或人家的。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都是空的,不受人影響,象鏡子一樣,你照不准形相,鏡子已轉變了,裡面也空的。知道了這個道理,就是大圓鏡智,就曉得覺的道理。
所以,我們佛弟子一定要覺,不要迷。一件事情來了,這個事情是好的,利益眾生的,我們做。不利益眾生的,不做。不利眾生的事情做了,自己的正覺和佛不相應了,是不好的弟子。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一心念,應該持名念佛——“南無阿彌陀佛”。應該在念念之間,自己聽心念,凡是聽到心念,就了脫了,立刻是覺了。正覺怎麼辦呢?不要打妄想,妄想什麼人啦,什麼事情啦,不要去想。你一心抓緊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心,以這六字洪名排除那些妄想。這樣修法,久而久之,妄念就不起了,妄念不起,則最後一心不亂,那就自己的心光同佛的光,光光相照,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所以說:最要緊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注意到,第一個是止惡修善,第二個是斷惑證真,第三個是發菩提心,妄我利他,時時處處注意起心動念,一念為自己就是有毛病了,念念為眾生就是有功德了。因此,這一點特別要緊。最後最要緊的是,不光是講這些道理,“願解如來真實義。”還不夠,就是了解了如來真實義,但如來真實義同你的身心沒有合在一起,沒有契悟,沒有契證,何以呢?我們學佛除了理解佛法的道理以外,還要修行,漸修漸證一切法空。
心經上講:“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是不是空了,放下放下再放下,確實是空了,以後,再空下去以後,怎麼辦呢?現在的身心世界忘記了,要用諸佛的法身度自己的法身。提起,再提起。阿彌陀佛的無量光身,就是我身。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法身,就是我身。十方諸佛的一切平等法身,就是我身。以諸佛的法身,代替自己現在的五蘊,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可見這個是修行最要緊的。大家念心經,心經雖然只有二百幾十個字,實際上心經包括般若經六百卷的內容。般若經六百卷分為四處十六會。六百卷裡面第一會到第八,講的是廣般若,第九會金剛經,講的是涅磐者,一切法空。第十會講的是理趣般若,也講的是密法,從十一會,十二會,十三會,十四會,十五會到十六會,這六會補充說明前面的廣般若。六百卷般若經,道理意義全部攝在心經裡面。
心經裡所有修法,就是教我們:第一步照見色,受,想,行,識空,教我們轉變成為大園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還教我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要我們把六根六塵轉變了。不要受六根六塵的影響,一切法是空的。第二就是說:不光是世界上世俗法是空,出世法也是空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就是把十二因緣法也觀空了。假使執著了十二因緣法,就是不肯修菩提法。不光是十二因緣法,就是聲聞法——苦集滅道四谛也觀空。苦集滅道四谛能使我們證得阿羅漢果,我們發菩提心的阿羅漢就是登七地。始終是小乘阿羅漢。因地呢?我們修行的人,一步步地向上,要世間法空,出世間法空,然後到菩薩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度萬行。假使菩薩執著了六度萬行,我是菩薩,你是眾生,我度你,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連菩薩法最後也空,無智亦無得。不光是菩薩法空,連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觀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過是名字上有,這個道理非常重要。
心經上最後說:“菩提薩捶,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菩薩如此,佛呢?“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闡明了心經的功德,最後還說:這個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能觀空,以智慧力量觀我空法空,把世出世間一切法徹底觀空,以悲心的力量,對一切眾生起大悲化度心的作用。
最後一段咒子,把心經總結了,把六百卷般若經也總結了: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日:“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第一個揭谛,一切惡法不做,一切善法要做,揭谛是印度梵語,漢譯為“法”或“出離”。出離一切惡法,修一切善法。第二個揭谛,,斷煩惱,證解脫,斷惑證真。第三個揭谛,是波羅揭谛,止惡修善,斷惑正真,一定要到究竟彼岸,煩惱未斷盡,問題還沒有解決,止惡修善不能徹底解決。那麼,一定要止惡修善,斷惑證真,做到波羅揭谛了。是不是修完了?沒有!波羅僧揭谛,自己證解脫,要度一切眾生解脫——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自己到彼岸了,要度一切眾生到彼岸,這個是要緊的。到了彼岸,菩薩修萬法是不是圓滿了?菩薩要真正圓滿菩薩萬行,要真正成佛,徹底能夠圓滿,所以,“菩提薩婆诃”,最後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什麼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印度語,譯成漢語,“阿”字是 “無”字,“耨多羅”是“上”字,“三”是“正”字,“藐”是“等 ”字,“菩提”是“覺”字。即無上正等正覺。我們剛才所講的,也是最要緊的,是隨時隨地要正覺。正覺就是說,自己起一個念頭,是完全為利他的。比方說,我們今天做一件事情時,對四化有利的是正的,反過來,要貪便宜,不肯去勞動等各種情況是錯的。要起正覺。我們對人的關系,對一切眾生,我們要知道佛法。打我罵我害我,到了極點,也不起一念嗔恨心。
過去釋迦牟尼佛因地修菩薩行的時候,有個冤家拿尖刀刺進他的心肝,還把刀轉一轉問他:“你痛不痛?”在這個時候,一般人要起不歡喜的恨心了。但這個時候的菩薩怎麼講,他說:“真可憐啊!你受煩惱的業苦啊,我們今天這樣的情況,不是你害我,而是煩惱害你。今天你這樣的煩惱作法,這個責任歸我,我是菩薩,我應該使你覺。我沒有使你覺,你還受煩惱的苦,這是我的責任,將來我成佛,我首先度你”。菩薩當時是這樣表態,那麼最後怎樣呢?釋迦牟尼成佛時,首先被度的五比丘中有一個就是這個人。首先度他成阿羅漢。菩薩是這樣忘我利他的,所以我們處處要從大悲心出發。忘我利他,是最要緊的。做佛弟子。忘記了這個利他的思想就不是佛弟子。忘記利他就不是正覺。一樣事情正覺容易,樣樣事情正覺就難了。要修成處處遍正覺,我們叫等正覺,無上等正覺,一樣事情正覺,樣樣事情正覺,遍等正覺。比如釋迦牟尼佛在祗園精捨講經說法時,有一個初信佛法的在家弟子,雖是有一點相信但還沒有徹底相信,聽人家說佛能知過去,能知未來,現在的一切無不徹底知道,他心裡懷疑。他想考驗,祗園精捨四周有幾百萬株竹,他就喊了幾十個人來,三天功夫砍了幾千株竹,不但砍了竹,他還把砍下來的竹,每一株竹有多少竹葉都記錄下來。到第四天,他在佛講經的時候,對佛如來世尊說,我現在有一個問題,請如來世尊為我解釋。如來說,你盡管問好了。他說祗園精捨四周原來有多少竹子,多少竹葉?現在有多少竹子,又有多少竹葉?如來世尊沒有考慮,就說:“在三天以前,祗園精捨有多少竹子,一共有多少竹葉,這三天以內你砍了多少竹子,砍去多少竹子有多少竹子,現在留下來有多少竹子,有多少竹葉,同他所記的數目一樣。這樣,那個弟子心裡一下子就慚愧了,才明白真知真覺,等正覺,樣樣事情都知道,一點不假的。
比方,我們現在想身上有多少個白血球?有多少個紅血球?昨日多少?今日多少?我們身子有多少細胞,多少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鄰虛塵到底有多少成份?我們自己知道嗎?我們不知道。等到修行成就的時候,自己完全清楚。今天增加了多少白血球,自己清清楚楚,今天少了多少白血球之後也清楚。比如說,今天晚上我們在坐的,有多少男居士?有多少女居士?如果以現量觀照起來,有多少個男的?多少個女的?是不會錯的。我們修行到最後,不起分別念,起現量正智念了,就能知道過去,就能知道未來。
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修行,就是根據上面所講的,我們首先要歸依三寶,要發菩提心。從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趣向無上究竟菩提。一定要這樣的修行,我們下功夫修行了,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第二,斷一切煩惱,正一切解脫。第三,修行要緊的就是要安心淨土。要把自己的心放到清淨剎土裡去!什麼是清淨剎土?有三個:一個是十方諸佛的法身,就是我第一個清淨剎土;第二個是自己同一切眾生的佛性,就是我們內心的清淨剎土;第三個看待一切法,看到一切有為法,比如房子,一看過去有相的立刻就觀他是無相。即“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是覺。
能夠這樣修行,隨時隨地,不被環境——外面的境界所迷,自性是始覺,有這個始覺,逐步修成正覺,等正覺,到成佛,叫無上正等正覺,到了十地菩薩已經同佛差不多了。但有上,什麼有上?最後成佛的妙覺還未現前,佛的覺法是遍虛空,遍法界的。一尊諸佛如來的平等法身。這個法的名字叫什麼?他就叫妙覺。如法華經上說,大道聖智如來,已經坐菩提道場降魔了,但是十方諸佛的平等覺法沒有現前,繼續入定十個小劫。這麼長的時間,諸佛平等覺法現前。為什麼大道聖智如來要示現成佛?這因為要和無量無數的眾生,無量無數的菩薩,結被度之緣。為什麼他的覺法不現前呢?這有二個原因,一個是如來世尊現個樣子給我們學佛的知道,學佛要懂得有兩個我,一個就是假我,一個就是真我。懂得佛法道理了,翻來覆去的觀想,看清楚,這叫做懂得道理了。
一切法自性空,一切法緣起,作用不空,這個道理曉得了,佛的一代時教,從學華嚴經到法華、涅磐經,全部的教理都知道這叫解悟。你真正要親悟入,叫證悟。什麼是證悟?比方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一句話,你有沒有感覺?你有沒有修行證到?的確是自性同佛的法身,一切眾生心合在一起了,懂得這個道理是解悟,要親自證得有實際受用,這是證悟。
我們佛法能夠住世,不光是佛法,經教道理要解悟,還要取得證悟。所以我們要有教證正法永久住世。教證正法不是靠那一個人來維持,是靠我們在坐的,在家和出家的大眾弟子們,大家發心。一個要認真學習佛法,從不懂到懂,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悟到悟。先有理解,解悟,慢慢修行到證悟。那麼最要緊的是使這個證果自然有證法的,能夠利益眾生,永久住世。所以我們要緊的,就是利他自利。信佛度生就是每一個人都發願,一定要成佛。這個願頭就是說: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發了,是一個佛子真正的善因,這個善因發了以後——現在發了菩提心,將來一定成佛。至於修行,一定要安心淨土,隨時隨念,要想到諸佛的法身,念念不忘諸佛法身,念念不忘自性佛法。這樣修行,大家很快就會成佛。
今天晚上就簡單地這樣講,祝願大家一心修行,現身成就解脫,究竟趣向無上菩提!吉祥圓滿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日於浙江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