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宏圓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四十七願即得不退轉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好,我們大家再看第四十七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這是即得不退轉願。

  菩薩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如果遇到退緣,就會喪失菩提心。比如十信位的菩薩稱為輕毛菩薩,就像風中的一片羽毛,隨風上下不定,自己的信心不能完全由自己把握。捨利弗在初信位和六信位之間,進進退退了六十小劫。阿彌陀佛為了能讓他方世界的菩薩眾,所修的功德善根越來越增長,只有進沒有退,更快的成就佛果,所以發願加被這些菩薩,聞信彌陀名號即得不退轉。即得,是指不必很久,現在就能夠得不退轉,不退轉,也就是阿鞞跋致。

  通途的教理講,不退轉有三不退。第一是位不退,一般是指斷見思惑不會退到凡夫地,這大概就是圓教七信位的菩薩,相當於阿羅漢。第二是行不退,這是進一步斷塵沙惑,能修大乘行,恆常度眾生,不會再墮到二乘地。這是圓教八到十信位,八信到十信位,八信以前這個行還會退的。第三是念不退,全歸中道,心心流入如來果海,念念都與一切種智相應。這是圓教初住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證到念不退。這些他方世界的菩薩,如果是靠自己的修行,證得阿鞞跋致是非常難的。在《寶積經》中說:“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就是說,我們看那個魚,生了很多的魚子,但是,很多都被人或者其他的動物吃掉了,能長成魚的很少;這個庵摩羅樹開的花很多,但是結的果很少,這是比喻菩薩發心的多,而能不退成佛的很少。而現在這些菩薩們,只要聽聞彌陀名號,對阿彌陀佛生起堅固的信心,即使不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也蒙阿彌陀佛加被很快得不退轉。從這裡可以看出,阿彌陀佛真的是平等普度九法界一切眾生,他對他方世界發心度眾生的菩薩們也非常的關心,以他苦修無量劫成就的這個萬德洪名,來作為快速不退轉的方便,保證了這些聞信佛名的菩薩,都能夠不退成佛,平等普度,心量多麼的廣大。

  大家都知道,往生之後,我們都能得阿鞞跋致圓證三不退,大家也要知道,我們深信切願,持佛名號,現在就已經得不退轉了。《阿彌陀經》中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段經文大家天天都在念,可能都沒有注意到,只是滑口而過,這裡說的很清楚,已經發願的,已經往生了,到了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了。今發願,就是指我們現在發願的人,只要我們真實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雖然我們身還在娑婆世界,但是已蒙阿彌陀佛加持不再退轉了。當我們信願具足的時候,念這一句佛號,我們極樂世界的胎胞蓮花已經生出來了,得不退轉了,就像經中說的,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我們信願具足,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你已經是極樂世界的人了,就是這麼的光榮。只要是發了真實願的,全都包括在內了,哪怕有的人現在正在聽經,正在這個時候,你發起了求生淨土的願,你都已經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極樂世界已經有你的蓮花了,你的蓮花已經成立了,阿彌陀佛就是這麼的慈悲攝受一切的眾生。

  我們生在這個末法時期,法弱魔強,要想靠自己的力量去修行,不僅僅是退步的問題,嚴重的有可能難逃魔掌,走到錯路上去。智者大師在臨終時說了一個贊:“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花池寶樹,易往無人”。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莊嚴的極樂世界這麼美好,這麼容易去,只要你信心具足,十念乃至一念皆可往生,但是,易往無人。容易去,可是沒人去,什麼原因?因為很多人留戀塵勞的世間,放不下、捨不掉這個五欲六塵。其實這種情形,就像飛蛾撲火,飛蛾看到那個燈火是光明的,就奮不顧身撲上去,結果自己燒死了。現在很多的眾生,都是奔著所謂的光明,追求的是名利、感情、五欲的享受,把塵勞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時時刻刻把了脫生死當大事,這樣做的結果,只是會受更大的苦果,而不把不退成佛這麼大的利益當做大事,就失去了。為了世間一點點的享受,而失去了了脫生死的大利,真的是太不值了、太可惜了。所以我們今天一定要醒悟,不要再去追求其他的事情。蓮池大師說:“放開懷抱,看破世間,宛如一場戲劇,何有真實”,這是讓我們趁著未老未衰之前,抖擻精神,深信切願,持名念佛,不僅現生即得不退轉,臨欲命終還能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快速的成就佛果。

 

上一篇:印光大師:樂山大佛建成後不久,由師願力感佛慈加水改其道
下一篇:放生使眾生歡喜、佛歡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