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宗薩仁波切:孤獨是一種聖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般若波羅蜜多經》中,

  有一位菩薩在拜見佛陀時,

  向佛抱怨說:

  “我感到非常悲傷,

  我對這毫無意義的生活和

  這所有的一切都感到悲傷不已,

  幾乎是痛苦的。”

  然後佛說:

  “這是一種聖財。

  你有如此多的福德,

  才會對這些感到悲傷。”

  生命本身是圓滿的,

  為什麼我們卻常感到孤獨

  生命本身是圓滿的,是自立並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賴。

  但無明帶來的貪心,卻不斷慫恿我們尋找外在的依賴。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無法永久依賴的。所以,我們在尋找的過程中,內心始終沒有安全感。

  我們的身體、家庭和事業,哪一樣是永恆不變的?我們每天都可以觀察到無常,但無常並未使我們警醒。相反,無常往往使我們更加執著。似乎執著就能抵擋無常到來,並使我們執著的對象變得堅不可摧。

  我們的貪著,正是在不斷生起貪心的過程逐漸壯大的。並在最終,使我們自己成為貪心的受害者。貪著之心帶來的危害,與貪著程度是成正比的。

  在金融風波中,很多人都會受到傷害,但程度卻各不相同:有些人自尋短見了,有些人精神失常了,也有些人失落一陣就痊愈了。貪著越深,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傷害就越大;反之,環境變化就不會構成太大的破壞力。就像爬上一個注定要坍塌的高樓,爬得越高,摔得自然就越重。

  我們也在不斷培養我執,每做一件事,無不介入自我。其實,一件事從開始到完成,只是緣起的過程。我們執著其中有“我”,完成是出於錯覺和不良習慣。

  什麼是“我”?我們自身的存在,只是一個妄想。色身能代表“我”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當識前去投胎時,我們將父母的那一點遺傳物質當作是“我”,由此開始上演“我”的一生。如果這就是“我”,那麼,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又是什麼?

  緣起的世間,沒有我,也沒有我所。生命的延續,只是緣起的相續。我們的色身,就像我們所擁有的一個器皿。器皿是不是“我的”?只有當我們認為那是“我的”,它才被貼上了“我的”這個標簽。

  不然,和“我”有什麼關系?但自從我們將執著投射其上,將之視為“我的”,它的變化就會影響我們。當它敗壞時,我們就會因此難過、惋惜。

  我們對色身也是如此,只是這種執著更深入、更持久,已經和色身合二為一,不可分離。從投胎的剎那起,我們的執著就開始了。事實上,早在投胎之前,我們已執著了生生世世。在我們的意識活動中,我們不斷從“我”出發,不斷介入“我”,不斷鞏固“我”。

  成功時,會認為是“我”成功了;失敗時,會認為是“我”失敗了。如果不介入“我”的成分,只是盡心盡力去做,成與敗,就不會對我們構成什麼傷害。因為事業成敗也是緣起的,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能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而不至為執著所累。

  我執使我們處處張揚自我,可是自我又是什麼?世上並沒有自我這個東西。但我執所形成的自我中心,卻將我們和他人對立起來。有了強烈的自我觀念之後,我們當下就和整個世界成為對立的雙方。

  我代表著一方,而整個世界代表著另一方。現代人常常感到孤獨,當你的世界只裝著你一個人,當然會感到孤獨。如果你和整個世界、和所有眾生是一體的,就不會懂得孤獨為何物。

  一個佛教徒應該投資孤獨

  為什麼人們總是感到孤獨?

  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嗎?

  還有:為什麼我們不能獨自生活?

  如果我們能夠獨自過活,那會很好,這正是瑜伽士所擅長的,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從各種包袱中解脫的原因。

  對我而言,孤獨實際上是一種哲學問題。根據佛教,孤獨是根源於我之前談到的不安全感。

  而當我說不安全感時,盡管我們說“我”、“我是大衛”、“我是這、我是那”,即使我們擁有一個名字、一個職位、一份工作、丈夫、妻子、學位、公寓、汽車、頂樓公寓,但總有一種持續的不安全感,因為我們不能百分百地證明自己存在著。

  纏繞皮膚、割腕、獲得學位、結婚等等,我們做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暫時給自己某些存在感,而這不安全感其實可以顯現為孤獨。我之前說過,我看到的花,你永遠看不到,所以我們無法分享真正的花,我們只能假裝我們在分享,而這是非常孤獨的。

  我永遠不能和你分享我正經歷的,這真的是非常孤獨。我所經歷的,只有我能經歷。

  但若你是佛教徒,孤獨是智慧的曙光,你應該對這種孤獨做投資。

  如果你感到孤獨,你是對這個輪回生活感到不對勁,你能感到它行不通,你會有一種一切都有點過度承諾的感覺,你能有這個感覺。

  這種不對勁的感覺、不屬於這個輪回生活的感受,實際上是一個修行者應該投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

  當我們小時候,我們的價值觀全都集中在去海灘築沙堡,我們對此非常興奮,我們就是熱愛那個沙堡。一段時間過後,當我們十幾歲時,沙堡這個把戲不再有用,變成了快車和電動游戲。

  人到中年時,那些也不奏效了,變成工作、職位、同事、婚姻等等。當你到九十歲左右時,那些游戲也行不通了。當你九十歲左右時,我想你會開始看重那些你之前忽視的東西,象是鹽罐、桌布等等,你的玩具變了。而我們有些人能夠在幾個月內快轉這一切。

  你有點明白這毫無意義,而那種怪怪的感覺確實令人孤獨。對修行人而言,那種孤獨非常重要。

  《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有一位菩薩在拜見佛陀時,向佛抱怨說:“我感到非常悲傷,我對這毫無意義的生活和這所有的一切都感到悲傷不已,幾乎是痛苦的。”

  然後佛說:“這是一種聖財。你有如此多的福德,才會對這些感到悲傷。”

  如果沒有那種福德,你就會因為生活中這一切小玩意兒及種種事物而分心散亂,等到你真正開始想:“等一下,發生了什麼?這九十五年啊!”那就為時已晚了。所以對修行人來說,這很重要。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

  修行的場所在哪裡都無妨,所以試著不要過分挑剔。

  否則,你會為了安排正確的修行條件,而把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花在枝微末節上,卻沒有時間修持。

  龍欽巴(Longchenpa)曾說,在山頂上,我們的心自然而然會較為清晰,因此較容易平息心理上的昏沉。

  所以,如果你有機會在山上修行,而且接受過觀想、「止觀」的教授,那麼就應該做這些修持。

  他還說,在巖石崎岖的地方思惟無常是有益的,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在心中生起對「輪回是苦」的悲傷感。

  因此,巖洞是修持「止」、「觀」的好地方。安坐在流水邊上,能夠對激發出離心與厭離輪回的修持,培養出迫切感;在墓地修行,則會非常迅速地帶來許多加持與大成就。

  因此,如果你很容易就能在巖洞、河邊或墓地修行的話,那一定要遵從龍欽巴的建議,但若無法做到,也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去嘗試。

  佛法修持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全然的孤立,因為當我們獨處時,受到散亂的影響就會較少,因而能創造出完美的條件,讓悲傷感在心中增長。

  「悲傷」是一片活土,對於那些知道如何善用它的人,無須費力就能從其中湧現各種善念。

  吉美·林巴形容「悲傷」是最無價的聖財,而且在佛經中,佛陀也贊歎「悲傷」是引導一切善德能接踵而來的開拓者。

  只有在孤獨中,我們才能看到輪回的過患與涅盤的利益

  隨著悲傷,我們自然會生起信心與虔敬心。培養出這兩者之後,「止」和「觀」的修持就無須太費力。修「止」能讓心變得柔順、可塑;有了一顆柔軟的心,「觀」就相對地容易達成。

  一如佛陀在教授戒律時對僧眾所做的開示;戒律能幫助我們保持於「定」(梵samadhi,三摩地),習慣於「定」能延長我們清明的時間,而清明與智慧兩者無異。

  證得智慧,我們就不會再被貪、瞋、癡所困,而能如實地感知一切現象。

  但在這年頭,光是想找時間全然獨處都極有問題,特別是對那些有家室的人而言;也因此,要安排一個「理想的修行場所」更是無法想象的奢侈品。

  所以就單純一點,讓自己每天盡量有一、兩個小時完全獨處。如同吉美·林巴所說,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而且除了修持佛法之外,什麼也不做;供養整個世界與其中的一切,也積聚不了足夠的福務來擁有獨處修行的機會。

  他還說,只有在孤獨中,我們才能看到輪回的過患與涅盤的利益。因此,我們要從心底祈禱,願自己有一天能遇上如此的機會。

  另外一個維持獨處很好的理由是,要遇見沒有偏見、能尊崇佛法而不心懷嫉妒的人,是非常稀少的。

  如果我們還是很難創造獨自生活的機會與助緣的話,至少試著讓自己的心遠離迷惑。

  如同康楚仁波切所說,在所有獨處的經驗中,將心與迷惑分離是最殊勝的閉關、最殊勝的孤獨、最殊勝的僻靜處所。

  因此,當你置身於人群,例如一聲聚會或足球賽時,試著做做看,讓自己有一小段時間不融入於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之中。

  修持,不是要讓你「自我感覺良好」,

  那只是滿足了你世俗的自信心;

  修持,不是要讓你活得開心快樂,

  那只是昙花一現的幻覺。

  五種心態:

  1. 培養面對真谛的意願:

  我們多數人在必須面對真相時,總是容易變得怨恨,然後從怨恨生出否認。比如明知道死亡是無可置疑且普遍的真谛,我們的慣常反應卻是假裝它不會發生——面對大部分其它難以下咽、令人不安的真谛,我們也都是用這種態度對待。

  2.克服貧困心態:

  許多人都自覺心靈貧困,這是因為我們不停地欲求舒適與快樂。除非我們克服這種貧困心態,否則我們永遠會花大部分心力去確保更多個人的舒適與快樂,如此一來,要放下任何事情都變得非常困難。

  3.對「聖財」要貪婪:

  為了獲取聖財(包括出離心、慈愛心、虔敬心與悲心),我們要加倍努力,佛法修行者對於他們所領受、研讀、修持的教法數量,永遠不該覺得夠多了,因為佛法之財是唯一值得擁有的財富。

  4.與時間賽跑:

  這種心態對修持十分重要,不要說:「下周我要開始修持。」這多少意味著你有可能不會去做。一旦你理解了佛法修持就是跟你的驕慢與我執作對時,就會即刻開始修行。

  5.依自己的能力而修持:

  我們修持什麼或我們修持多少,基本上取決於我們的能力、工作與家庭的狀況,以及我們有多少時間能用來修持。這些完全都是合理的准則,即使在佛陀時代,他也如此地要求大家。一個人是否一定要成為比丘、比丘尼才能做佛教徒呢?絕非如此!

  四種態度

  1.如受傷之鹿的態度:

  如同一只受傷的鹿尋找僻靜處療傷一般,找個離群之處,讓自己有時間與空間做修持。

  2.如獅子的態度:

  如獅子一般勇猛,完全不理會任何困境或噩耗,因為它們只會吞噬你、令你分心,以至在未來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3.如風的態度:

  風對自己吹向何處是不加分別的。相同的,不要試圖招引好的狀況,或避開壞的狀況。

  4.如瘋子的態度:

  像瘋子一樣,對任何世間八法不懷偏愛也不憎恨;例如,不在意被贊美也不在乎被批評。

  我們的情緒及習氣如此強大,即使真谛在面前直視著我們,我們也看不見。

  因此,在開始追求快樂之前,必須先定義什麼是「快樂」真正的意義。

  如果你「快樂」的概念是要超越世間的喜好與欲望,而不只是名利的追求,那麼佛法也許就是你在尋覓的東西。

  然而,修持確實是一件令人挫折的事,極可能會傾覆你,讓你停止修持──而這是你必須不計一切代價都要抵擋的誘惑。

 

上一篇:人間天:為什麼會遭遇水災?如何獲得解脫?
下一篇:龍舒淨土文新白話版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