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語說:“睫在眼前人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意思是說:眼睫毛就在眼睛的前面,可是人的眼睛卻看不見;無上菩提就在我們自己的身心之上,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反而錯誤地到身外去求。所以,對自己的身心毫不關注,而將注意力完全投注在身心之外的外境上,是我們不能了悟心靈奧秘的根本原因。因不了悟心靈的奧秘,我們雖然在百般地追求著安樂,卻仍然在痛苦中掙扎,雖然自稱在尋求無上菩提,卻行持著毫無修心實質的“影像佛法”。
所以,一個人要想得到今生和來世的安樂,必須學會將注意力反轉過來,觀察自己身口意的對錯,並學會不斷調整自己的身口意,使之逐漸趨於完善;同樣,一個人要想證悟無上菩提,也必須將注意力反轉過來,學會透視自己的身心,並了悟身心的空性本質。
猶如必須穿過一個門,我們才能進入一間屋子一樣,學會“反省自己的身口意”是我們進入“安樂之屋”的門,也是我們進入“悟道之屋”的門。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反省自己的身口意,則將永遠在“安樂之屋”和“悟道之屋”之外徘徊。
不觀察自己的身口意是我們飽受輪回痛苦的根本原因。因為不觀察自己身口意的緣故,我們永遠不能了知苦樂的根源就是自己的身口意,而非外境;因為不觀察自己身口意的緣故,我們就愚蠢地將自己所遭受的一切痛苦歸咎於外境,而將自己所得到的所有幸福也愚昧地歸功於外境;因為不觀察自己身口意的緣故,我們就一直停留於對外境的貪著和怨恨之中,並且像乞丐一樣向外境無休無止地乞討著安樂和幸福;因為不觀察自己身口意的緣故,痛苦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誰在痛苦,快樂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誰在快樂,身體做著一件事情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嘴裡說著一句話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因為不觀察自己身口意的緣故,使得我們像一個在人群中看熱鬧的傻瓜一樣,活著卻不知道怎麼回事,雖然隨眾人傻笑,卻不知道為什麼而笑。
因為不觀察自己身心的緣故,我們一直錯誤地以為自己的身體實實在在地存在,而不能洞察自己身體的本質實際上猶如空中幻影一樣;因為不觀察自己身心的緣故,我們一直以為自心所遭受的種種快樂和痛苦也實實在在地存在,而不能了悟自心的種種痛苦和快樂猶如空中鳥跡一般沒有任何實性。總之,因為我們不觀察自己身心的緣故,使得我們至今都不能了悟自己身心的本性——空性和光明。
一向自恃聰明的人們啊!我們自己身心之外的萬事萬物已經被我們無數次反復地觀察和評判過,可是我們至今卻不知道誰在觀察、誰在評判;我們曾試圖無數次地改造和控制自己身心之外的外境,可是迄今為止,我們依然無法改造和控制自己的身心,面對種種不如意的外境,我們的心卻還是不由自主地開始痛苦。
學會像觀察外境一樣觀察自己的身口意!學會像評判外境一樣評判自己的身口意!學會像透視外境一樣透視自己的身口意!這絕對是所有聖人成為聖人的首要原因!這也絕對是學佛之人步入佛門的先決條件!
將注意力投向自己的身口意!當我們學會觀察自己身口意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生命的本質就是一顆正在活動著的心靈;快樂,是自己的心靈在快樂;痛苦,亦是自己的心靈在痛苦;快樂也好,痛苦也好,實際上都無關外境本身,而只是自心看待外境的一種態度。當我們深刻了達“苦樂之權操之在我”的道理之後,我們就會進一步觀察到心靈的一切痛苦來源於自心的“貪嗔癡慢嫉”這五毒習氣,而自心的一切安樂則來源於自心的“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
觀察自己的身口意!越觀察我們就越明白,在外境之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敵人,內心的“貪嗔癡慢嫉”才是我們獲得安樂的真正敵人;外境上也沒有什麼所謂的安樂,內心的“慈悲喜捨”就是安樂的真正源泉。越觀察我們就越明白,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如何修正和調整自己的身口意,卻又想得到真正的安樂,真是癡心妄想!到外境上去尋找安樂的想法,最後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學會一念不生地透視自己的身體!越透視我們就越明白,身體的本質猶如鏡像水月一般,一點實性也沒有;學會透視自己的種種苦樂心念,越透視我們就越明白,心念的本性猶如水中的波紋,雖在水中生起,卻不捨水的本性。當一個人體會到身心無生無滅的覺性本面時,就會精進地在猶如澄清水一般的覺性中安住,體驗心性的大安樂和大光明!
古人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這真是一句寓意深刻的修道妙訣!明了身心之外事物的“外知之明”人人皆有,而明了自己身心的“自知之明”卻非人人皆有。在人的所有品德中,“具備自知之明”這個品德是最珍貴的,一個人一旦具備了這個品德,必將漸漸獲得安樂,並終將成為聖人。
《二規教言論》中說:“於此世間萬物中,更無如己之愛重,若不思維己過德,則與禽獸有何異?”在此世間萬物中,每一個人最最珍愛和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安樂,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反省自我、觀察自己身口意對錯的能力,那麼這個人和只知道覓食和繁衍後代的動物有什麼區別呢?身口意沒有過失的人極其鮮少,具足圓滿德行的人也極其罕見!可是,如果我們學會了觀察自己的身口意,就會漸漸斷除身口意的種種過失,並培養種種美德。當我們自相續之上的過失越來越少、美德越來越增上時,痛苦就會越來越少,安樂就會越來越多!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