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修行不缺少方法、不缺少果德、不缺少路徑、不缺少方便、不缺少深邃境界、不缺少一切不可思議利益,缺少的是這個“我”能不能忍得住擾?
面對擾,你能否不跟隨它起心動念?這就是不隨境轉,不被境轉,能否不覆擾?就算干擾來了,我不會去主動地消滅他,不會去掩蓋他,由他自己去我不動,隨他自己跑我不跟,因為沒有去跟,所以不會去覆蓋,不會去起心動念扭轉乃至抗衡,外在境界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需要我在其中動心起念,若外在境界好了我歡喜,這是沒定;外在壞了我煩惱,這是沒戒;戒定都無,就自然沒智慧了。若有智慧,若想有智慧,若是真有智慧?
所以我們應該念佛、念法、念僧。我們聽到一個聲音,就想起念佛法僧的心,如何實現?這個你能聽到的聲音,若外尋就是塵雜混亂,若內覓就是自性起用。沒有自性的分別跟隨,這聲音你如何能觀察體會到?於是但凡你接觸到的任何感受、任何人事物,沒有一個不是自性起用,我們才對他們的出現有個見聞覺知;若是這些聲音塵相都是自性起用,那麼我何必跟隨而上?你跟上,就失敗了,你一跟上,就會用自性的能量去貼這個相,使得相更加堅固,也就更不容易破得掉。
所以在平時鍛煉“轉念一想”,這是非常必要的練習,看到一個人轉念一想,這是人我相,這是分別;聽到一個聲音轉念一想,這是物質震動,這是人我分別;遇到一個事物轉念一想,這是人我分別,若沒人我相,何來人事物的相?自然就一切相合成一相,諸相本是一相,這一相就是一真法、不二法、真如法、究竟法、圓滿法、不壞法。
鍛煉自己不被塵相圍困,這個做得到了,才能說隨後的不被境轉,這個做得到了,才能說隨後的內容。這些次第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爬山,山石間有台階,高低不同、多少不一、長短有別,隨山勢而走,遇山石而隨形,一眼望去可以盡收眼底,但是腳下你的路還是要從當下開始,不會因為你看到了山頂,你的腳就馬上到了山頂。走不到,看到了,也只是望望,若當自己看到了就是真實的,那麼這就是妄妄了。
這理事圓融才是佛教裡的唯一標准,道理多高妙都是其次,事上見真假,事上做不到,這道理很遺憾也是錯誤的。就算你把佛陀說的原話拿來,但是你自己做不到,這佛陀的原話就成了障礙,就成了誹謗佛陀。如《金剛經》中佛陀說無一法可說,不是佛陀沒有說法,而是佛陀沒有說“定法”,若我們把佛陀的某句話當成定法,這就是在誹謗佛陀了。法會隨緣而起用,因緣契合才是法能有效果的根本原因,若不強調因、不強調緣,只說法,這法是沒有意義的,說來也是空洞無力。
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佛說阿彌陀經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