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出現在娑婆世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導言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個娑婆世界呢?《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問及此事,經文如下:"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游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佛陀就此問題開了隨後的三十二應身(講法)及供養不受的部分(方便之力),但對觀世音菩薩因為什麼出現在娑婆世界的問題,並沒有在隨後的經中提及。那麼佛陀為什麼不回答這個呢?以下人間天老師將試著就此問題與大家一起略作些探討。

  1.觀世音菩薩到底因為什麼而游於娑婆?為什麼佛陀沒有觸碰這個問題?

  雲何游此娑婆世界?簡單解釋:憑借什麼出現在這個娑婆世界!或者是怎麼出現在娑婆世界!不管怎麼解釋這句經義,都是一個非常復雜內容。前文提到《法華經》的特點三根普被鈍利兼收,完全是納繁於簡藏奧於凡,在經文的平鋪直敘中不揭示深奧的道義。亦如經文裡佛陀提到:大智之人,當以譬喻得度!《法華經》就不是給你講道理了,就是講例子,做比喻,你要通過解讀比喻,從而獲得甚深義理。

  那麼觀世音菩薩到底因為什麼而游於娑婆?隨後兩個問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經文中多多少少都有提及,只有這個問題沒有觸碰,在讀《普門品》時是否也會對照一下佛陀回答的內容,為什麼不回答這個呢?

  所答非所問的情況,在其他經文裡也出現過,但是不回答卻很少。佛陀對第一義谛的問題是不會回答的,比如某人非常感興趣的問: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這對佛陀來說可以知道,但是沒必要講解,因為這對解脫個人的生死是沒有價值的;同樣有人問:既然本性是圓滿純淨的,為什麼衍生出紛繁復雜的世界和眾生來?這個問題,佛陀也依然在經文裡有過滲透,但是如果直接問這個,很抱歉,不可能回答這個問題;有的人會想:世界是怎麼產生的?最開始的那個因又是因為什麼而形成的?這種問題雖然不是多神秘,佛陀鑒於此類問題和實際解脫輪回修行等等是沒價值的,所以不會回復。

  還有一類情況,比如:菩薩有多少啊?佛又有多少啊?恆河裡的沙子到底是多少啊?這類的白癡問題,佛陀也依然不會回答。因為說一個多大多大的數字,實在是沒任何意義。在經文裡佛陀常常用比喻,來說一個數字的大,比如把一個世界碾碎為微塵,然後過多遙遠的世界點下一粒微塵,直到把這些微塵全部用盡,所有這段距離裡的世界再碾碎為微塵,每一粒微塵代表一個劫!佛陀已經用這樣的比喻來解釋那種浩大了,但是這對我們來說是無法理解的。

  如果經文裡涉及到能觸摸到第一義谛的內容,一定是其中要解答某菩薩的疑惑,而非是你我現在要學習的東西。

  還有一種問題是佛陀不會回答的,就是以妄想使然的問題,就像有人會問:如果被打劫了怎麼辦呢?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了,你先救誰?這個被打劫的局面或許是會發生的,但不一定就發生在你的身上,問這種問題就等於是在妄想設立了一個問題,回答這樣的問題是在妄想上做解釋,並沒有實際意義的。亦如我也常常說:你想問什麼,就問你自己的事情,不要問別人如何如何!問別人的問題,這種問題是可以不回答的。

  顯然無盡意菩薩問的第一個問題,佛陀沒有回答,那麼就有一種傾向是:觀世音菩薩游此娑婆,這個問題觸碰到了第一義谛了,所以佛陀隱去不答。

  2.沒有眾生就沒有菩薩,菩薩從眾生中來

  如果我們要刨碎這層冰牆,就要去思維:到底因為什麼,而出現在娑婆世界?這個問題可能涉及到我們個人的重大關切了,如果觀世音菩薩出現在娑婆的原因,是否也是我們出現在娑婆的原因呢?或許我們出現在娑婆,也有觀世音菩薩出現在娑婆的原因的一部分呢?這對我們認識自我,會有莫大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從本問題的多個角度刨進去看一看都是什麼樣的原因。

  首先是體性。我們知道佛菩薩安於常寂光中是法身常駐,而常寂光的法身狀態是盡虛空遍法界的,能進入常寂光土的佛菩薩都是證悟到了“本性於虛空法界同”的境界了,所以法界的一切眾生都是本性眾生,都可以是本性釋放的一種能動而演變成為的一種生命走向和結果。

  亦如現在人理解的平行世界的概念,但是現實情況不是如概念提到的產生眾多的世界,每個世界裡有一個不同的自己。現實的情況是:如果菩薩妄想一種狀態,就會引出一段變異生死!可以理解為念頭生和念頭滅,但這很難理解菩薩為什麼要滅這個變異生死。換個角度,當菩薩釋放了一個念頭,那麼這個念頭就會引發周遭的改變,形成對應的結果,從而衍生出相應的局面。所以菩薩的一個念頭,會形成一個全新的生命體驗。所謂全新的生命體驗,其實就是他釋放了一個念頭,因為有足夠強大的能量,這個念頭就成為了一個單獨的個體,也可以說是一個分身,也可以理解為菩薩釋放出一個能獨立思維的神識體。這個神識體,沒有及時的回旋回歸菩薩本性裡,從而沒有湮滅這段變異生死,這個神識體執著了一個對應的妄想,就必然要走上證破妄想的一條漫長的道理,這樣的失誤就導致一個有情眾生產生了。

  為了解決根本問題,菩薩就要繼續在守心上努力,爭取早日達到常寂光境界;然後還要努力的清洗自己對世界的影響,也就是之前因為妄想波動釋放的無數無數無數的念頭,導致的無數無數無數的眾生的各種亂七八糟的生死痛苦。所以菩薩因為懂得這個道理,把救度眾生當成份內之事,不是因為佛陀說:你要救度眾生!也並非因為真正的理解到了眾生的痛苦煩惱,而是因為眾生的痛苦煩惱,就是菩薩自己的痛苦煩惱。

  只不過是之前釋放的一個心念導致的後續結果,而這個結果沒有及時收回,就會不斷的衍生出更復雜的情況,讓回收變的更漫長和辛苦。所以我們常常聽到:佛是身口意三業圓滿!這一句話對菩薩而言,就是菩薩的身口意三業還未圓滿,也就是菩薩在行走菩薩道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圓滿身口意三業,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因為眾生是從菩薩身口意三業的妄想而來,所以沒有眾生就沒有菩薩,菩薩從眾生中來,這就是一來一回兩個過程。眾生是從菩薩的妄想中來,而菩薩又要從解脫眾生的妄想中來。此上一大部分提到的菩薩並非是某菩薩,而是一切眾生的本體性,所以在這個層面上沒有所謂某菩薩、某佛的概念分別。也就是在常寂光中、在本性層面是沒有某佛、某菩薩的概念的。所以我們的這個本性可以展現一切佛、一切菩薩,這就有禅宗的自性佛的一說,只是淨土並不這樣提,也不會研究這樣深。順這個話題,如果我們證悟到了足夠高的高度,我們知道本性含藏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佛陀、菩薩、一切眾生,那麼只要我們想見到哪一尊,彼聖者就可以應念而至;同樣我們想要見到某一生的某位親人,也依然是應念而至,這就是宿命通的基礎原理。一切的神通都是源於對本性的發掘和本性功能的運用,而沒有什麼奇特,只不過我們暫時沒有走證悟實修的路,從而略有距離罷了。

  3.觀世音菩薩游於娑婆是因為菩薩早已經無相,因為眾生執著有相而展現有相

  從展現的相來說。因為我們執著有相,所以佛菩薩展現有相,也因為要展現對應的相,所以有了對應的世界、對應的國土、對應的環境、對應的業力、對應的周遭一切。亦如我們執著有相,佛菩薩就要順應我們的執著而取一個名字,叫一個什麼什麼佛、什麼什麼菩薩;然後又要展現出穿戴、持用、表情、顏色、冠帶、器具等等的不同,供我們各種執著。所以往生極樂世界都是金剛那羅延身,身形和阿彌陀佛是一樣一樣的,只是身量高低要差一些,全極樂的眾生裡稍微不同的是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兩位,比其他極樂眾生略高一點,比阿彌陀佛略矮,觀音頭冠處有一尊阿彌陀佛坐像,大勢至頭冠是一個淨瓶,除這些差別,其他的所有所有就沒有一點點差別了。這是什麼意思啊?和剛剛說的內容一對照,各位就知道是這個意思了。

  因為我們有執著,所以展現的相不同,若大眾沒有執著,沒有你我的分別,自然就不需要有相上的任何差別,所以都是金剛那羅延身這就一點毛病沒有。這樣的話,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如果能思維到自性層面,就等於用觀音菩薩的一的稱念,達到了對法界一切諸佛菩薩的稱念的萬的受用,也就是以一代萬了。

  這樣我們就能理解“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的意思了,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在《彌陀經》裡說那是一切諸佛都在護念你了;換到《普門品》裡簡略的說就是:我們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就等於稱念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聖號了;加上其他經文的注解,依然是“南無觀世音菩薩”等於稱念了十方世界無盡佛、無盡菩薩摩诃薩。

  所以觀世音菩薩到底是誰?可以是這個菩薩,也可以是那個菩薩,還可以是這個佛,那個如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可以有隨後的三十二應身,才可以千處祈求千處現。《地藏經》裡釋迦佛也更是如此,乃至稻草、竹子、山石、河水,只要他認為需要,釋迦佛可以是任何相!

  所以當我們執著於某個形象是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否定其他的形象的觀世音菩薩,以這樣的狀態,怎麼可能見佛呢?這就是《金剛經》中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果理解了這一層,必然會激發出我們如普賢菩薩十願一樣的普遍恭敬的基礎心態和心量,這就是普賢菩薩的第一願的“禮敬諸佛”了,你面對的任何眾生,你沒有辦法完全界定他就是眾生,這也是阿羅漢不敢講法的原因之一,因為八萬劫看下去,他不敢確定這個眾生是否在八萬劫外已經成就菩提,因為沒有辦法完全界定誰是眾生,所以佛說:眾生眾生者!就是這樣叫一叫!

  所以《維摩诘經》裡就說了:眾生是有疾菩薩!就是菩薩有病了而已,說有病了就不是菩薩嗎?有病的菩薩還是那個菩薩嗎?這句裡承認眾生的本源的同時,又承認眾生和菩薩間的差距。差距在有病沒病上!所以菩薩的病是什麼呢?就是釋迦佛在菩提樹下三歎奇哉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因為有了妄想執著的這個病,一切眾生顛沛生死輪轉無端。如《法華經-毒藥喻》一樣,中毒輕一點的,狀態就好一些;中毒重一點的,狀態就很差。好一點可以是菩薩,差一點可以是凡夫,但這個好和差的區別是真實的嗎?如果藥到病除,中毒的輕重就沒有任何差別。所以就算我們是凡夫,就算我們中毒忒深,如果藥對了,路對了,就可以和諸大菩薩比肩,可以和諸大菩薩是同修,亦如往生極樂世界和無量無邊大菩薩做同學,這不是不可能啊!

  因為本性能展現一切相、入一切相、示一切相,從而可入一切境界、一切法界,觀世音菩薩游於娑婆也正是因為菩薩早已經無相,僅是此地叫娑婆而已,也可以叫苦世界,叫堪忍世界,或者叫什麼;而什麼又叫此地此世界?因為無相,所以自然沒有世界相可得,沒有眾生相可得,沒有法相可得,更不會執著於此,所以此處用個游字!

  4.娑婆的眾生滿足了菩薩救度眾生的基礎標准,此世界的眾生情況更契合菩薩聞聲救苦的宿願本心。

  因為娑婆的眾生是菩薩的自性眾生,我們執著自己在娑婆,菩薩就要對應的給我們一個什麼相供我們執著,同時菩薩救度眾生的對應傾向是更危重極難的情況,這娑婆無常迅猛此類極難危重之事是家常便飯,所以娑婆世界的無常敗壞是契合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願的,也是娑婆和觀世音菩薩有大因緣的另外一個原因。

  所以觀世音菩薩因為什麼出現在娑婆啊?是因為娑婆的眾生滿足了菩薩救度眾生的基礎標准,這娑婆是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的平台,其他世界也依然是救度眾生的平台,只是此世界的眾生情況更契合菩薩聞聲救苦的宿願本心。還因為我們執著自己在娑婆,而從本位角度來看,我們更關注在娑婆發生的事情,所以並不太在意菩薩在其他世界是怎麼度眾生的事情。

  如果某世界都是一切圓滿的快樂淨土,那麼菩薩聞聲救苦的願力就不得伸展,這個宿願就不能被圓滿,也就是沒辦法圓滿宿世前的那個意業。所以在這娑婆觀世音菩薩展現出的願力更多是側重於聞聲救苦這個方面,而在其他世界就是因為對應眾生的不同,菩薩要激發不同的願心了,滿足菩薩宿願的點就不同了。

  這也是《地藏經》裡提到了“證十地事、不退正等正覺事”,但是幾乎滿篇都沒有提到一句對應的內容,因為此娑婆更多的是契合地藏菩薩救度三惡道眾生、救度六道眾生、救度苦難眾生的部分。如前文提到:我們為什麼不求更高的受用利樂呢?既然在菩薩這裡可以求一切,而這一切如理如法就都可得,這就要看我們以什麼樣的心念心態心量在面對菩薩了,所以《普門品》隨後出現了三十二應身,“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摘自幻海迷局新浪博客《普門品析》

 

上一篇:改變富貴層次念誦《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的殊勝感應
下一篇:如瑞法師:只要心裡有佛不管走到哪裡,佛都會來護佑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