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宏圓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二十四願供具如意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大家請看第二十四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這是供具如意願。

  我們在講上一願的時候講過,佛是無上的福田,任何一個佛弟子,都想在佛的福田中廣做供養,廣修供養,那就要有供養的心,所供養的境,還要有供養的物品。在佛住世的時候,眾生因為福薄,要想用如意的供具去供養佛,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佛在給孤獨精捨住的時候,波斯匿王非常敬仰佛,發心用一千斗油燃燈來供佛,有一位貧窮的女子叫難陀,她不但窮得缺吃少穿,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她看到這個國王和臣民們,都紛紛去供養佛,心想,由於我過去生的業障,以至於今生貧賤,雖然遇到殊勝的福田,卻沒有資糧來培植福報,因此,心酸傷感,非常的後悔自責。於是她就出去乞討,想做點微薄的供養,結果乞討了一整天,才要了一個錢,她拿著錢到油店去買油,准備來供養佛。店家問她,你這麼一點點錢,買這麼少的油想做什麼用呢?她就把自己想要供養佛陀的心願告訴了店家,店家憐憫她,給了足夠一盞燈用的油。難陀心生歡喜,她拿到精捨去供養世尊,她把自己的燈,放在佛前的眾燈當中,隨即立下誓願:我今生貧窮,只能用這樣的小燈來供養佛,希望以此功德讓我來世得到智慧光明,滅除一切眾生的垢暗。佛為她授記,來世二阿僧祇百劫當中,當得作佛,名曰燈光,十種名號具足。還有,經中記載常啼菩薩,為了供養昙無竭菩薩,賣身為奴。所以,阿彌陀佛憐憫眾生不能隨自己的心願,去供養佛菩薩,發此供具如意願,加持所有極樂世界的菩薩,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時,在諸佛的面前現其德本,種種想要的華、香、伎樂、衣蓋、幢幡,自然化生,應念即至,現其德本。這個德本就是功德,功德是本,這個功德,就是前面的願中說的承佛神力,包括修普賢菩薩之德等等。所以,由於彌陀願力的加持,功德智慧廣大,種種的供具自然而至,滿足供養者的心願。由於彌陀的大願,我們能夠深深體會到,阿彌陀佛為我們考慮的太周到、太周全了,只要能夠幫助眾生快速成佛的方法,這些事情,阿彌陀佛都為眾生考慮到了。像貧婦難陀,以供養一盞燈的功德,都能感得二阿僧祇百劫當中成佛的果報。那現在極樂世界的眾生,能夠用無量的真妙,殊特的供具去供養十方諸佛,那所修的功德更是無量無邊,肯定能夠快速的成佛。

  那有些人認為,眾生心性中圓滿一切的功德,般若法身中一法不立,為什麼還要如此的執著去廣修供養呢?其實,有這種認識的人,是沒有正確的了解法身,沒有真正認識到般若。《般若經》中說:“般若雖空,不壞一切法,合於一切法,正因為法身不立一法,而能熾然建立一切善法”。《維摩诘經》中說:“菩薩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普賢行願品》中說:“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不僅普賢菩薩發此供佛大願,修無邊勝行,一切諸佛都曾廣修供養。像世尊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之前,遇到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大智度論》中說:“大慈大悲,十力,四無畏,一切種智,自在無礙,皆從福德中生,古今善知識,都普遍上供十方諸佛,中供諸賢聖,下施六道群生”。蕅益大師晚年恨自己福德太薄,所以利他的事業不廣,他勉勵後人多積福德,所以我們要廣修供養。我們把自己生平所珍愛的,這些珍寶、妙衣、燈燭、香花、淨水等,用清淨心來供養諸佛菩薩,及六道一切眾生,內可以斷除悭貪,增長法身慧命,外可以培植生生世世的福德尊貴之身,乃至成就佛的報化兩種莊嚴身相。我們看是供養眾生,其實功德都是為我們自己所修的,所以師父經常跟大家說:付出即收獲。如果能用香花燭種種珍寶,供養佛的功德,回向求生極樂世界,那就可以作為往生之因,到極樂世界不受眾苦,但受諸樂,而且能夠一生成佛。

 

上一篇:神僧傳新白話版30
下一篇:宏圓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二十五願說一切智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