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建立佛化家庭預知時至韋陀菩薩來迎的陸氏善女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善女人往生傳】建立佛化家庭預知時至韋陀菩薩來迎的陸氏善女人

  晚上師父繼續向大家報告《善女人往生傳》。前面我們探討到了第七本書《修西聞見錄》,這一本書摘錄了十六則故事收錄在《善女人往生傳》這一本書。前面我們已經看了第一則故事,底下從第二則故事接著看下去。

  第二則故事的這一位善女人姓陸,陸氏她也是早晚很虔誠的念佛。她在臨終見到了佛菩薩,跟一般人在臨終見到的佛菩薩不太一樣,這比較稀奇一點。

  這一位陸氏很虔誠的念佛,到了臨終見了很多的出家人和韋陀菩薩來接引。故事裡雖然沒有說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或大勢至菩薩來接引,但是我想是故事裡沒有提到,一定是韋陀菩薩先現前,後來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再現前。這一則故事很短,大家體會體會,

  陸氏是江蘇省蘇州市人,這位陸氏也是住在江蘇省,性情慈悲善良,幾乎所有善女人都有的優點。所以諸位菩薩,你我都是念佛人,我們要不要對待自己的家人、親友、蓮友乃至於一切人慈悲?要。我們生性要善良,對人要慈悲。因為這一些往生的善女人幾乎都有這樣的優點。如果我們不夠慈悲,一個念佛人跟爸爸媽媽合不來,跟兄弟姊妹合不來,跟子女合不來,跟先生跟太太合不來,那你看你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心裡的慈悲一定是不夠的。心性一定太剛強,所以才會跟自己的親人也合不來。跟自己的親人都合不來了,那跟周遭的其他外人更不容易合得來。所以念佛人的個性要大眾化的個性,慈悲柔軟。講出來的話讓人家如沐春風,聽了之後內心溫馨滿懷。講好話、講柔軟語,待人處事學習阿彌陀佛的慈悲心。對待人、處理事尤其在三寶門中處眾,更是要以慈悲來處眾。因為三寶門中蓮友大眾在一起共修,一定人多是非多,那你有慈悲心、柔軟心,你處眾一定能處的好。要跟每一個人都合得來,不管哪一位善女人都是性情慈悲善良、孝順父母、恭敬公婆、相夫教子,對不對?對。都是做到這一些很基本的人倫綱常。所以我們信受阿彌陀佛本願的念佛人要不要好好的修行?當然要。師父經常講我們第十八願的行者要比聖道門的人修行修的更好,才會讓阿彌陀佛臉上有光,對不對?對。阿彌陀佛才不會因為有你這個弟子面子都沒有了。實在夠倒霉有這種的弟子,就是因為我們表現的不好,對不對?對。我們如果表現的好,阿彌陀佛一定會很欣慰、很高興、很開心的,那是一定的。

  這一位陸氏她的性情慈悲善良。她的丈夫姓陶,和她的兒子也都信佛,很難得,佛化家庭。她的女兒證西建了一間蓮華精捨,她就住在精捨內早晚都念佛,也是很認真的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同治癸酉年她生病後,從夏天一直拖到秋天都好不了,她只吃水果和飲大悲水。陸氏告訴兒子和媳婦說:我死的時候你們不要哭,多多念佛才好。她知道自己八月初十要往生了。你看又是預知時至,對不對?對。幾乎我們看這一些古代善女人的念佛修學幾乎人人都預知時至。這裡並沒有說她知道八月初十要往生的那一天是哪一天,但是一定是事先知道的嘛,八月十日就要往生了。於是當天就沐浴更衣,設了供香爐的桌子,叫家人念四十八遍大悲咒,臨終時她見到很多僧人和韋陀菩薩,於是就念佛而終。當時室內充滿了異香而她的頭頂是溫暖的。

  這裡面只有一點師父是覺得比較可惜的,就是她臨終的時候先叫家人念四十八遍大悲咒。如果這時候一開始就是舉佛號開始稱念,那說不定現前來的就是阿彌陀佛。雖然她見了韋陀菩薩就改念佛了,就改念南無阿彌陀佛了,故事裡並沒有說阿彌陀佛現前。但是師父在想,阿彌陀佛一定是現前,只是故事沒有交代出來而已。因為也很有瑞相,室內充滿了異香而且頭頂還是溫暖的,證明第八識是從頭頂出去,這是往生之相。

  這一位陸氏怎麼修行?就是每天早晚念佛。她有一點福報,就是住在女兒所建的蓮華精捨裡面早晚念佛。一般沒有出家的在家人能夠在寺院、道場、庵堂或精捨裡面一心念佛修行,這是有福報的。能夠在寺院道場或庵堂或精捨一心好好修行別無雜務、好好用功,這是福報。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至少要穩當多了。因為在寺院道場或庵堂精捨裡通常住的一定不是只有一個人或兩個人,像我們新建道場如果建好了,將來可以住進去的人少說至少一百個人以上。那隨時有人走了,還會怕沒有人助念嗎?對不對?那當然要穩當多了。

 

上一篇:信願法師:生淨土者,是假他力,彌陀願攝,釋迦勸贊,諸佛護念(二)
下一篇:淨空法師:老師教我六個字,我六年沒放下,六十年才好一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