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表現在外面,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依照順序應該倒過來,先是“同體大悲”,後是“無緣大慈”。首先眾生苦難要幫助他化解,拔苦;然後再幫助眾生得樂。
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落實在哪裡?統統落實在教學,中國古聖先賢說“教學為先”,無論干什麼都是“教學為先”。宗教是首開“教學之先”,無論哪個宗教,宗教裡頭有大聖大賢,都是菩薩,“同體大悲”來救眾生的。救眾生的理念跟方法,就是“慈悲為本”。
“慈悲”是什麼?真愛。為什麼不說“愛”?世間人聽到“愛”,他就產生情,情愛,情愛麻煩,是煩惱,所以佛法換一個名詞,叫“慈悲”。“慈悲”是什麼?“慈悲”裡頭有智慧,“愛”裡面有智慧,“愛”裡面有道德,這就對了,而不是“感情”。
“感情”那是麻煩,那是六道輪回的根,這個東西粘上了,出離很難。換句話說,所以是佛法的“愛”,這個“慈悲”是真愛。
“慈悲”是真愛,世間人講這個“愛”是假愛、是情愛。情是假的,情會變,今天愛了,明天就不愛了。你看這個世間人,結婚當然是情最濃的時候,粘得很緊,過幾天離婚了,情完了,沒有了,完全消失掉了,所以它是假的。有生有滅是假的;慈悲是真的,永遠不變,永遠不變的這個“愛”叫“慈悲”。我們得認清楚,佛陀的教誨。
我這一生最感激的一個人,方東美先生,他要不為我指出一條路,我這個人苦惱一生,早就死了,就不在了。他改造了我的命運。就一部書《哲學概論》,《哲學概論》裡頭一篇,“佛經哲學”,我聽懂了、聽明白了,下定決心專搞這一門。
章嘉大師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我真干。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從三十歲開始,開悟了開始。我從三十三歲,出家就教佛學院,就在外面講經,多半是居士們的團體,在台灣很多蓮社,散布在全島各地,我經常到他們那邊講經。一部經可以講十幾遍,熟,熟能生巧。“巧”是什麼?悟處。遍數講多了有悟處,後面補充前面的,後面的改正前面的,不能中斷,要天天講。
天天講沒人聽怎麼辦?那個時代錄音機剛剛發明,有居士送我一台錄音機,我很喜歡,為什麼?我講給它聽,然後我講完了,我再打開來,我聽它的,它再講給我聽,我的功課就一天都不缺、旅行都不缺,這隨身帶。這是我學習的方法,就是說自己講、自己聽、自己來改正,自己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