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破執相得果
聲聞乘有四個果位: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須陀洹意譯“預流”、“入流”、“逆流”,意思是初入聖者的法流,逆凡夫生死之流。證須陀洹的聖者已經斷盡三界見惑,尤其是斷除了身見、疑、戒取見三結,在天上人間生死往還七次後必證阿羅漢果。斯陀含意譯“一來”,證此聖果者已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貪嗔癡淡薄,命終後上生欲界天,再從欲界天來人間受生一次,即可證阿羅漢果。阿那含意譯“不還”、“不來”,為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之位,證此聖果者死後不再來欲界受生,上生於色界五不還天,並於彼處證阿羅漢果。阿羅漢意謂應供、殺賊、不生,證此果位的聖者已斷盡三界諸煩惱(殺盡煩惱之賊,意為“殺賊”),已出離六道輪回,不再受生於三界,是應為世間所尊重、所供養的聖者。
《金剛經》說,得到小乘佛教四個果位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不能夠生起已經得到這些果位的念頭,即得到果位的修行人不能執著於自己的一切功行之行相。若得到果位的修行人有已得到果位的想法,就著了我、人、眾生、壽者相。
在《金剛經》中,有一段佛陀和須菩提之間關於破執相得果的問答: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诤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得到須陀洹果位的修行人不能產生已得須陀洹果的想法,因為須陀洹的意思是“入流”,即預入聖者之流,既然已預入聖者之流,則逆世俗之生死欲流,即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諸外塵外境,心中又沒有進入聖者之流的念頭,這樣才叫做須陀洹。
得到斯陀含果位的修行人不能產生已得斯陀含果的念頭,因為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來”,即須在天上人間往來一次才能斷惑開悟,但在心中卻又不執著於往、來之相,這樣才叫做斯陀含。
得到阿那含果位的修行人不能產生已得阿那含果的觀念,因為阿那含的意思是“不來”,即不再來人間受生,但他心中又不執著於不來之相,這樣才叫做阿那含。
得到阿羅漢果位的修行人不能產生已得阿羅漢果的念頭。因為阿羅漢的意思是“無生”,既然是“無生”,即心中不再有任何法相的分別執著了。假如阿羅漢生起已得阿羅漢果的念頭,他就成為執著於虛幻不實的我、人、眾生和壽者這種種法相的人了。佛陀說須菩提尊者已經得到一切平等、無诤無惱的禅定了,在人中是道行最高的聖者,是斷除欲念最徹底的阿羅漢。須菩提說,他不會生起這樣的念頭,他是這徹底的離欲者。假如他生起得到阿羅漢果的念頭,世尊就不會說他是寂靜無诤之人了。正因為須菩提已經徹底捨棄分別執著之心,不再執著於自己的一切功行之行相,所以才被稱之為是寂靜無诤之人。
從佛法修行實踐的整個過程看,《金剛經》的掃相破執涉及兩個主題:一是破因,一是破果。末學在前面部分提到的破執相布施和破執相修行屬於破因,這部分所說的破執相得果屬於破果。既破因又破果,將因地修行的分別執著和果地得道的分別執著一並破除,這是《金剛經》的絕妙之處和高明之處。《金剛經》的破是真正徹底的破,由此可窺見一斑。
也許有人會說,《金剛經》所闡述的破執相得果與我們無關,我們學的是大乘佛教,不是小乘佛教,不存在得聲聞乘四果的問題。這樣的認識當然有偏頗。我們學習佛法是學其精神實質,不是學些形相皮毛。實際上,大乘佛教也存在破執相得果的問題,因為菩薩也有果位,只是普通修行人尤其是初學者對於菩薩的果位不是很了解而已。菩薩的修行境界共有五十二階位,分別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各十個階位,再加上等覺和妙覺,共計五十二個階位,因超出論題,在此不詳盡闡述。想詳細了解菩薩階位的佛友可查閱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