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神僧傳新白話版25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處寂

  釋處寂,俗姓周氏,是蜀人。拜智诜禅師為師,服侍勤懇,很少欲望與世無爭,十分通達佛法的玄奧。天後武則天聽說後诏請處寂進入宮內,賞賜摩衲袈裟(千年不朽)。處寂告辭請求回山裡,四十年不到村落街巷,在繩床上靜坐不睡覺,常有老虎蹲伏在座位下,就像家畜一樣。處寂受到本地民眾的敬重,學佛法的人都來匯集,因此很有奇異出現。如無相大師從新羅國來拜見诜禅師,處寂預先告戒眾人說:“外國的來賓明天會見面了,應當打掃干淨等他來。”第二天果然有海外東邊的賓客到來。開元初年新太守王晔上任,要求境內所有沙門來集會慶賀,只有處寂久不下山。有人勸處寂前往參加集會避免禍端,處寂對弟子說:“你們雖然出家,還不知業力。我沒有死,王晔能把我怎麼樣?”王上任三天,僧眾到到齊了,有人說:“只有處寂蔑視大人,不來慶賀。”王有點不高興,讓僧人們坐進廳裡,開始怒問處寂為什麼不來,面色難看僧人們都很緊張。忽然王僕倒在地,左右的人忙扶起他,退到廳後,隔著屏風能聽到好像被打臉的聲音,不一會兒王就氣絕了。處寂八十七歲那年,在資中寺圓寂,至今人們崇仰他。

  元圭

  釋元圭,姓李氏,是伊阙人。受少林寺禅師開悟,大通佛法心要,深入佛法玄微,於是在岳中龐塢結草廬,對他的徒弟仁素說:“我初始就住寺東的山嶺中,我滅度後你一定要在這裡建塔安放我的骨骸。”元圭在山巖下修禅,當時有戴高冠穿大袍、部下隨從眾多的人來拜訪,稱元圭為大師。元圭看他的樣子高大精明不同尋常人,對他說:“好啊仁者,為什麼事來?”來人說:“師父,難道不認識我嗎?”元圭說:“我看佛與眾生平等,所以我看你也一樣,哪有分別啊?”來人說:“我是這裡的岳神,我能影響人的生死利害,師父怎麼能看我與眾生一樣呢?”元圭說:“你能影響人的生死,可是我本來不生,你怎麼能讓我死。我看身體與虛空是一樣的,看我與你是一樣的,你能毀壞虛空和你嗎?如果能毀壞虛空和你,我就不生不滅啊。你尚且不能這樣做,又怎麼能影響我的生死呢?”岳神再鞠躬行禮說:“我也是聰明正直的神,哪知師父有廣大的智慧辯才呢?願授我正戒,讓我救度世間,幫助他們的威福。”元圭說:“神既然求戒就是有戒了。為什麼呢?因為戒外無戒,又何需再戒呢?”神說:“這個道理,我聽不太懂,只求師父授戒,讓我成為佛門弟子。”元圭推辭不過,就為神擺好儀式焚香正式說:“授你五戒,你能奉持就說能,不能奉持就說不能。”神說:“我洗耳恭聽虛心受教。”元圭問:“你能不YIN嗎?”神說:“已娶妻了。”元圭說:“不是說這個啊。是說不正當的YIN欲啊。”神說:“能。”問:“你能不盜嗎?”神說:“還用問嗎,我怎麼會盜取呢?”元圭說:“不是說這個啊。是說壞人祭祀就加福,好人不祭祀就加禍啊。”神說:“能。”問:“你能不殺嗎?”神說:“有生殺大權怎麼能說不殺?”元圭說:“不是說這個啊。是說胡亂冤枉啊。”神說:“能。”問:“能不妄語嗎?”答:“我本來正直怎麼能有妄語?”元圭說:“不是說這個啊。是說預言不合天意啊。”神說:“能。”問:“能不因為酒犯錯嗎?”神說:“盡力做到。”元圭說:“如上所說就是佛戒啊。”又說:“要有心奉持而無心的控制,要有心為他人而無心想自己,能到這樣的境界那就是比天地先誕生也不算是妖精,比天地後死也不算是老怪。整天變化卻不是動,整天寂默卻不是休。悟到這個道理就是雖然婚娶也不是妻啊,雖然享受祭祀也不是取得啊,雖然有權也不是任意啊,雖然作為也不是有意啊,雖然酒醉也不是昏沉啊。如果能對萬物無心,那就是有欲望也不是YIN,加福壞人加禍好人不是盜,胡亂冤枉不是殺,不合天意不是妄,昏沉顛倒不是醉,這就是無心啊。無心就無戒,無戒就無心,無佛無眾生,無你也無我。無我無你,誰能戒呢?”神說:“我的神通低於佛。”元圭說:“你的神通十句話,有五能五不能。佛也是十句話,卻有七能三不能。”神惶恐地起身離開桌子下跪恭敬說:“能聽您細說嗎?”元圭問:“你能像天帝一樣指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從東向西運行嗎?”答:“不能。”又問:“你能代替地神融合五岳(嵩山泰山衡山華山恆山)而連結四海(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答:“不能。”元圭說:“這是五不能啊。”又說:“佛能證悟一切現相的空性,成就一切事物的種智,而不能當下滅除定業;能知眾生無量劫的事,而不能化導無緣的眾生;佛能度無量無邊的眾生,而不能度盡眾生界;這是三不能啊。定業也不是牢固永久的,無緣說的也只是一期。眾生界本來沒有增加或消滅,從來沒有一人能主宰幻有的萬法,萬法無主,就是無法,無法無主就是無心。如我理解的佛也沒有神通啊,只是因為他能夠無心通達一切法罷了,是自然作用顯現在有情眾生面前的啊。若是有心有作,那作用必然不能普遍一切了。”岳神說:“我真是淺陋,沒有聽說空性的意義。願師父授我戒,我會奉行,更有什麼事需要我為世間處理,我願報答您的慈悲大德。”元圭說:“我觀身體沒有一物,觀佛寺都是無常,還有什麼欲望?”神說:“師父一定要吩咐我為世間做事,展示我一點點小神功。使已發心、初發心、未發心、不信心、必信心的五等人,看見我的神跡,知道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等。”元圭說:“不用了不用了。”神說:“佛也使神護法,師父難道違背佛意嗎?隨意指示一下吧。”元圭不得已說道:“東巖是寺的屏障,但空曠一片沒有樹,北山有樹可以作為寺的屏障用。你能把樹移到東嶺嗎?”神說:“我就遵命了。”又說:“我一定是在昏夜運送,有風雨飄擺震動,願師父不要害怕。”說完行禮告別。元圭送他到門外,見他的儀仗侍衛如王者一樣前呼後擁。當晚果然有風暴雷鳴奔雲閃電,寺宇殿堂搖晃不定,僧人膽戰心驚,鳥也嚇得狂叫,所有東西互相亂撞,元圭對眾僧說:“不用怕不用怕。神與我是有約定的。”天亮後雨過天晴,那北巖的松柏都移到東嶺,成了一片森林了。元圭對他的徒弟說:“我死後不要讓外面知道,如果讓人知道落下口實,就會認為我是妖啊。”開元四年圓寂,享年七十三歲。

  通玄

  通玄,姓李氏,是太原東北人。舉止行動不可預料,身高七尺多,相貌呈紫色,眉毛長過眼睛。胡須鬓毛如畫,頭發深紅帶卷,口唇紅潤牙齒緊密,頭戴桦皮冠,身穿大袖單衣,不束腰帶,腳不穿鞋,冬天沒有凍裂,夏天沒有污垢臭汗,放任自在沒有什麼拘束。但通今博古洞察儒釋兩家,說話語氣聲若巨鐘,而傾心華藏從沒有忘懷過。開元七年春帶著新本《華嚴經》,柱著竹杖從定襄到並部盂縣的西南同颍鄉大賢村高山奴的家住下來,在偏房中著寫論文演暢《華嚴經》的義理,不出庭院幾乎有三年,高與鄰裡都覺奇怪。每天吃棗十顆、柏葉餅一枚,其它沒有什麼要求。後來遷移到南谷馬家古佛堂側,建小土屋空閒時就靜坐,高氏依舊供他棗餅。也曾經帶著他的經論去韓氏莊,路上遇到一虎,通玄安撫虎背,把他的經論搭載虎身上去土龛中,虎就低頭溫馴的前行。那地方沒有泉水可用,這時暴風雨拔起老松就成了一百多尺的水池,深有一丈多,水的味道香甜甘美,至今還叫做長者泉。鄉裡人多因干旱來請他祈雨,也多有感應。又寫論文時,室中沒有焟燭,每夜口角兩邊含著毛筆,放出白色光一尺多長,通明照亮習以為常了。通玄自己到土龛那裡,然後有二女子,美顏優雅,每天送一盒食物放在龛前,通玄吃完就撤走離去。總共經過五年,至於紙墨供送沒有虧缺過,論文完成後二女子就不出現了。通玄寫的論文四十卷,總括了八十卷《華嚴經》的文義,其次決疑論四卷。一天鄉人正聚集喝酒,通玄來對他們說:“你們保重,我今天走了。”鄉人驚怪以為他要到別處去,通玄這才說:“我壽終了。”大家都悲泣留戀送他到土龛,他說:“去留是常態啊。”鄉人下坡回看他的住處,雲霧昏暗。到子時已經坐在龛中圓寂了,白色的光從頭頂冒出直上天空。這是開元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享年九十六歲。天亮後數人登山,看見那龛室內被蛇填滿,不能靠近,人們相互對蛇說明來意,蛇才散去。男女老少都很感念,用推車抬他的遺體到太山的北邊,砌石為墳安葬了。安葬那天有二班鹿,雙白鶴,各種鳥獸來聚,好像悲戀的樣子。

  一行

  釋一行,俗姓張氏,是钜鹿人。本名遂,早年卓爾不群,聰明慧黠,有少年老成的風范,讀書一遍就能背誦了。拜普寂禅師為師,出家剃度在嵩山。普寂師曾經在寺院設齋飯,大辦法會召集群僧,有住數百裡遠的都如期而來,並且聚會有數千人。當時有叫盧鴻的,有很高的道德學問,隱居在嵩山,因此請他作文章贊歎普寂的法會。那天盧鴻帶著文章來到寺院,普寂接下來放在桌案上。鐘聲梵唱開始,盧鴻對普寂師說:“我的文字有數千言,而且字句怪僻,何不在群僧中選一個聰悟的,我親自傳授他。”普寂就吩咐叫一行來。一行來後展開文章微笑著只看了一遍,又放回到桌上,盧鴻覺得他太輕率而暗暗奇怪。不一會兒群僧會集到堂上,一行卷袖進來,開讀發聲,字句格式沒有一點遺忘。盧鴻驚愕了良久,對普寂說:“不是先生您能教導的啊。應當讓他出外游學。”一行因此精通了《易經》。從此求師訪道,不管路途有幾千裡遠,曾經到過天台國清寺,見一庭院的古松數十株,門前有流水。一行站立在門的屏風間,聽到院中僧人在庭院中推算,有蓛蓛的聲響,然後僧人對他徒弟說:“今天應當有弟子求我學算法,應該已到門前,怎麼沒有人通報呢?”接著再算一卦,又說道:“門前的水卻都向西流,弟子應當到了。”一行隨著話語進入,行禮請教,僧人的技術全都教給了他,而門前的水又向東流了。一行從此遠近聞名,唐玄宗聽說後召他進入宮內,對他說:“先生有什麼技能?”回答:“善長記憶浏覽過的。”玄宗因此召呼後宮取宮人的書籍給一行看。一行看完一遍就合上書本,背誦精熟好像素有練習,數本之後,玄宗不知不覺下床向他行禮,稱他為聖人,嗟歎良久。這以後玄宗不定期召請一行對談,占卜災福了若指掌,言語多有補益。刑和璞(道家真人)曾經對尹愔(道家學士)說:“一行是聖人吧?漢朝的洛下闳(天文學家)制作《大衍歷》說:‘八百年後應當誤差一天,那時會有聖人修定。’今年到期了。而一行制作大衍歷修正了洛的誤差,那洛下闳的話是准確的了。”一行又曾拜訪道士尹崇,向他借揚雄的《太玄經》,幾天後又見尹崇還書,尹崇說:“這書的意旨深遠,我琢磨多年還不能明白,您再研究研究,何必還得這麼快啊。”一行說:“已經明白它的意義了。”於是拿出他撰寫的《大衍玄圖》及《義決》一卷展示給尹崇,尹崇十分歎服,對別人說:“這是顏回(孔子學生)再生啊。”早先一行還是年幼的時候家裡很窮,鄰居有個王姥,前後救濟他約有數十萬,一行曾想報答。到了開元年間一行受到玄宗的敬重,什麼要求都可以滿足。不久發生王姥的兒子犯了殺人罪,還沒有定案,王姥來找一行求救,一行說:“姥姥要金銀財帛,我會十倍的回報啊。犯了國法難以請求,怎麼辦呢?”王姥用手指著一行大罵道:“認識你這僧人有什麼用!”一行表示抱歉,但王姥頭也不回走了。

 

上一篇:神僧傳新白話版24
下一篇:印光大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